悄悄话:动物学知识的学习法子(上:选择观念)
悄悄话:动物学知识的学习法子(上:选择观念)
这篇文章开放动物学(NakedZoology)写好好久了,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推送。我们已经预想到,推送结束后又有少数人会在后台写“已经报完名了,为什么才推送”之类的留言。
这其实是个不太直接的问题,这些人的意思大概是说,用什么“神乎其技”的类似方法就可以学习报考了,但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
因此,请大家允许我们这里再啰嗦一篇,尝试讨论或者解决一下观念的问题。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报考,就是要研究什么方向。这里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和一般的喜爱是不太一样的。
在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非常喜爱动物,也乐于学习动物知识。但其中一部分人的选择过于仓促,报考过于紧张。一旦开始某些方向研究,身心就相对地出现困难了,甚至放弃了自己对动物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喜好,真是得不偿失。相反,有的朋友虽然没有直接学习动物学,但却通过观察实践,积累知识,在成为爱好者之后进一步学习,形成体系,反而完成了动物学的初步甚至是进阶的学习,这是可喜的事情。
这就是说,对大部分朋友来说,喜爱动物不一定要进行相关研究。实际上,动物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动物学知识框架体系和基本观察实践方法都是开放给每个人的。动物学切实是平等的科学,是团结的科学(这不是本文重点,将会另文论述)。但是否要把学科爱好转移为研究专业,请各位朋友务必三思而后行。
同样地,确实有少数朋友热爱动物学,希望有自己的一点发现,甚至有志于推动学科发展。这样是否就可以开展研究、甚至是进行钻研了呢?很抱歉,答案依然是报考或从事前需要三思,并且,请暂时不要跟从业人员比拼热爱程度。
在这里介绍一下动物学相关领域的老先生们,如果有条件大家也可以自己采访调查一下。他们对动物学,或者说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热爱,那真是无可比拟的。再年轻一些,动物学的中坚力量,高校研究所的各位教授,他们对研究领域的热爱,那也是非常强烈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朋友留言说,考上之后,发现自己研究组或实验室有加班的任务,感觉不太适应。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教授或研究员热爱领域,而人对于自己热爱的领域其实是不知疲倦的。
当然,在研究中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要及时说明,我国绝大多数(至少在动物学学科内)研究者对这类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进行积极调整的。
那又有朋友要说,那现在从事动物学研究的人,都是因为酷爱而选择的吗?这也不尽然。
有一部分诚然如此,但是,现在我国北京地区院校的动物学研究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选择专业时不知道自己热爱、甚至爱好的领域。但是他们在选择动物学之后发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也就是所谓的兴趣点),并最终坚持到现在。这两种类型的分布与经济状况和地域文化有一定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留存的动物学研究的从业者,无论热爱与否,其专业性个别还是有保障的,而科学普及领域目前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
也就是说,动物学的学者不是因为热爱而从事的,但现在从事的大多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的。大家可以把这种情况与自然选择做一个类比,至于能否要参与到这种选择中来,至于参与到其中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好奇心和热爱,是某些朋友在以后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5317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