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文章内容来自:《华章、曹曦:从情绪认知到自我认知》直播精华整理
写在前面:
疫情让本就因教育而焦虑的父母们再遇难题,频繁的居家网课导致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积极性,正被不断的打乱和消磨,即便对教育非常有认知的家长,也再难控制情绪,忍不住斥责孩子,因此而引发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紧张状况正在不断升级。
所以,这一期这一期一土“慢”谈,我们特别邀请了抓马教育创意总监、贝学国际教育文化院执行总监曹曦,与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国内创新教育专家华章就以下话题进行深度探讨:
学习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要被“逼着”才肯学?
面对“看孩子上网课,家长情绪就上头”的现状该怎么办?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一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家长们,带来更多维度的视角与思考。
当下很多孩子都在接触艺术,但是基本学三四年以后好多孩子都放弃了,这大部分可以归因为我们那种普遍意义上的教法。比如很多孩子学钢琴,每天就是按照被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性的训练,就拿最普遍的钢琴来说,孩子们其实只是在“对付”钢琴,而不是在学习音乐,于是那种由音乐带来的联接越来越弱,最后孩子就会对弹钢琴这件事,从感兴趣到十分抗拒。
其实小孩子都爱自己编曲,我会发现很多没学过钢琴的孩子,看到钢琴就会自己坐在前面去弹,去自由编曲。我并不是说孩子随便弹的东西都是艺术,而是他突然意识到,由自己指尖一动刺激了这个键盘,然后它产生了某个旋律。这个旋律是抽象的,并且在孩子的内心产生了某种感受,这其实就是音乐或者任何外在于我们的东西,可以带给我们的一个特别强烈的连接感。
这就像用戏剧或虚拟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我们跟孩子一起编故事,去创造新的意义,我们不是在学习戏剧,而是在用它,即便孩子只是重复他今天发生的事情也很好,因为模仿只是一个入口,一旦孩子发现他可以拥有某样东西,只要我们耐心的等一会,这个孩子就必然开始创造。
这个钢琴的例子特别好,延伸到当下种类繁多的艺术班,我觉得孩子现在学任何东西,都会迅速地变成一个商业、一个产业,然后再迅速地搞出一大堆标准。像钢琴 10 级或者考美院的那种标准,孩子学素描要画得很精确,光影要画的很逼真,不论哪种学科最后都变成了某技巧,这真是让人倍感遗憾。
当孩子第一次接触音符时内心升起的喜悦,可能这才是我最希望能够保留下来的 。
其实我们需要更加的关注最本质的问题,现在家长特别喜欢看育儿书,我也看过很多育儿书,但这些书大都停留在了育儿技巧这个非常表层的地方。
而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常说教育是个生态系统,这里边的影响因素特别多,一般一本书讲的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不能覆盖全面。还有教育是有时代性的,现在世界变化很快,比如来出一个游戏就把孩子所有的兴趣全都抓走了,现在的父母面临的问题,可能五年前甚至三年前都不存在的。
第三就是教育有着很多个性化的属性,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和性格。某一个本书里的解决方案,对你的孩子是否适用呢?这是非常不确定的。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可以看到这个问题,来了解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要看到那些经历时代变化仍然不变的核心,回到自我认知、我们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看到孩子的情绪。
其实现在的优质的资源特别多,但是很多家长还没有足够强的分辨能力。这个能力跟我们讲的底层能力有关,到底在我们自己看来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相对不重要的,我们对教育的认知,教育观和底层逻辑会帮助我们选择。
所以首先是选择的问题,其次是动力的问题。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有这么多优质的资源,只要想学都可以找到资源,甚至都不花钱,但很多人又没有动力了。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被动的状态。
@曹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也是让我困惑的一件事。
▍ 首先构建场域
@华章: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土和抓马做的事情是有点类似的,真正好的教育是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很机械事情来运行的。我一直讲,好的教育不是因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或者家长请一个特别棒的家教就能把孩子教育好。教育的基础就是构建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场域,但是这个场域里的人都不懂教育也是不行的,首先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好教育,然后构建了一个好场域,还需要一批优秀的老师。所以好教育还是挺奢侈的。
但从家庭角度来讲,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这个场域的底层概念还是比较简单的,比如孩子发生一些事情,他有了情绪,家长这边不要先上纲上线,我们要先看到孩子的情绪,然后我们来找到他情绪后面真正的原因,在发现情绪到反应之间建立一个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这其实就是成人可以为孩子构建的一个很好的场域。然后在这样的一个场域这里,每个人都会很受滋养。
在学校里我们也是这么做,我们希望把节奏慢下来。因为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现在真的不缺好的教育理念,我更应该做减法,选更好的,更适合孩子的,然后慢下来,给自己点时间,给孩子点时间。慢下来人就松弛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才有机会生发来。
▍ 要选更好的东西
@曹曦:
我对你说的“要选更好的东西”特别有感触,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书本和媒体上的信息太多了,很多时候大家面临的不是找不到“好东西”,而是不太会甄别什么是更好的。
因为以前好东西少,所以看见一个 80 分的东西,都觉得太好了。但现在遍地都是 90 分的东西,如果再不进行筛选我们的信息量就过载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过载对孩子来说有时候是一种伤害,我真的希望在教育里面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一件事情,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冗余的事情。
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很多品格、知识、思维能力等等,无数的教育资源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我们只要把适合孩子的用好就够了,没有必要让孩子同时学太多种类。因为这最后会成为他的压力,如果孩子过载了,最后反而会影响他的学习效果。
我特别有切身体会。最近我跟我的孩子一块在线上学一些数学、科学的课程。我第一件事就是“选对”,不要一下子给孩子一大堆书本,先让孩子把一本书学好就好。然后就是慢下来,陪他非常缓慢地完成这个学习过程,在过程中让孩子找到他对这门课程发自内心的兴趣。等他有了兴趣之后,就不用天天催着孩子学习了。
其次我觉得大家的专注也都很有问题,现在媒体上的视频越做越短,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家专注力也是越来越短的。现在专注力是特别稀缺的,如果家长给了孩子太多东西,并且还有一个很高的期待要求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于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没有什么好处,现在找到一个能沉静下来做一件事情做很久的孩子,真的是很难的。
@曹曦:
对,我一直在想我作为一个父母,在自己的成长的方式和孩子的成长方式之间,会因为认知不够而产生很大的距离感。在我的经历中那些很多我看不惯的、不接受的部分,有可能也是我的孩子需要经历和重新认识一遍的。但有时候我会缺少耐心,就会替孩子做选择。
比如,很快地把我对某些件事的态度表达出来,这就让孩子没有机会去探索了。这可能是当今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太想找很多好的东西给到孩子的同时,又太想摆脱我们身上经历过的痛苦,也太想不让孩子经历那些我们经历过的负面部分。所以很多家长会像剪刀手似的,每天在孩子的生活里裁剪掉很多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然后增加很多自认为对孩子有益的东西,但最后孩子的人生可能就会变得很拘束,就像人生地图上布满了禁区和很多可能对于他来说是“过载”的内容。
长此以往,孩子就没法用一个完整的自我的经验去认识这个世界。
如果家长本身的自我认知和对教育的认识宽度不够,孩子就会更加受到局限,比如我们常规意识上认为,一个拉小提琴非常出色的人,就可以把小提琴课教的很好。但其实并不是如此,举例子说明的话,比如我在戏剧学院读书,有一半的老师是不会教课的,他是很好的编剧,但上课的时候这些老师会愁眉苦脸的撸头发,因为他自己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却讲不清楚课。
另一半属于“技术人才”就是纯教书的,可能后者教出来的学生更好,这个不光是教学法层面的事情,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人与人的连接,这与教什么无关,而是这个老师是否真正关心他的学生,之后才是数学、语文、音乐和美术等等的学术知识。
但我们当下普遍的教育观就是让孩子直接应对知识,这个音符孩子必须学会,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最终讨厌音乐,其实他不是讨厌音乐或某种乐器,而是讨厌那种重复的、背诵式的、没有连接感的教法。
@华章:
是的,如果学习变得很功利,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我真的觉得所有的教育都是相通的,甚至包括像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如果孩子面对的就是一大堆知识点,那最后这个孩子可能越学越不想学。如果我们能把学习变成孩子可以享受的东西,那情况可能会非常不一样。
我读过一本书特别有感悟,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这个可能非常反常识,因为大家都觉得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是学数的料,但其实数学恰恰是一种需要像盖楼一样,把知识点一层一层往上盖的学科。如果有一个知识点是模糊的、没有搞清楚,那越往上孩子对于数学就会越来越模糊,到最后终于会有一天孩子上课就听不明白了。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但如果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其实完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学好数学,一般一个班里的数学成绩都是正态分布的,有成绩很好也有成绩很差的学生,但书里记录的那个班,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超级”好。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 95% 以上。
这就很有意思,我觉得其实学任何学科都是一样,底层就是跟孩子构建连接,然后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兴趣、不害怕。孩子是需要有安全感的,当然也需要教育者有专业能力。就是鱼和熊掌都不能丢,如果只是天天跟孩子搞好关系,但是在教育方面没有搞明白这样的教学也是低效的。
没错,我最近看孩子的课本,就觉得肯定跟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不太一样,但又是一种特别机械化的学习路径。尤其是看了孩子的网课,老师请孩子提一个问题,然后孩子完全不懂老师让他做什么。
像是邀请孩子提一个问题,锻炼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各种教学法我都认同,但是我们怎么通向那个教学法,还是要看到当下孩子和学习的底层关系是什么。如果不看清当下孩子的情况,再好的教育理念也只是被套用了一些“术”和“方法”,本质上并没改变。
是的,首先说到关系,我最近经常跟家长们探讨,他们是怎么跟孩子聊天的,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情况就是,家长有一系列的问题要问,比如“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作业做了没有?”“饭吃的怎么样?”就像某种表格需要打钩,问完之后跟孩子的沟通就结束了。
从孩子的角度这样是不行的,因为他会觉得大人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家长无非就是来查作业看他做的怎样,然后孩子就会应付,应付完了沟通就结束了。
真正的沟通首先就是要平等,家长谈论自己想了解的事情之后,有没有跟孩子聊他感兴趣的话题非常重要,而不是孩子回答完大人的问题对话就结束了。就像打乒乓球,发一个球扣死了,再发一个又扣死了,来去几次孩子就不跟家长玩了。我觉得家庭教育说到最后就是关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挺难的,最后都是成人的功课。
尤其是当下的传统教育一直特别讲究效率和功效,我们很难关注到“人”层面的事情。这件事对成年人来说比对孩子难多了,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种体验,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事情并不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事情,并且从人与人的层面和人与知识的层面,还能得到好感受和深层次的连接。
我们真的可以把节奏慢下来,让孩子有空间也有时间,对这些领域自由的探索,并且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可以被看到,可以得到积极的正反馈。
受当下疫情影响,很多孩子都要面对居家上网课的状态,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上网课的状态不好,就忍不住斥责孩子,从而引发了亲子关系紧张,孩子的学习积极也受到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要看到,是孩子上网课的状态,引发了父母的一个情绪,然后父母对这个情绪的反应就是斥责孩子,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先来给自己一点空间来思考一下,孩子的状态激发了我们内心的哪一种情绪?我们在担心什么?我在恐惧什么?然后正确的反应是不是应该去斥责孩子?
我觉得教育里面很多表面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我们需要从表面的现象看到底层真正的问题。父母通过一个斥责,可能孩子当下就听话了,但是底层的问题肯定一点都没有解决,甚至可能加重了。但是如果我们真的看到了底层的问题,那解决起来就需要很多耐心,因为首先交流就是需要很多耐心的。
是的至少,我们要有意识的制造空间来探索这些东西。比如我们有时候直播都听了,道理也都懂了,然后这件事就放下了,比如我们在直播间讨论一个话题,其实也是在创造一个空间,创造一个专注的有固定话题的聚焦点。但它不能是一次性的,如果想要发生改变,我们必须频繁的、长时间的浸泡在这里面。那在家庭里面,比如家庭成员有没有这样的空间?可不可以寻找一下这样的空间?有没有可能我们来主动创造一个这样的空间?这也是很重要的。
是的,但很多对教育非常有认知的家长,情绪“上头”的时候也做不到不冲孩子发火,因为情绪的力量太强大了,它会推动我们做很多“明知不可为”的事情。所以自我情绪调节非常重要。那怎么调节呢?就是自我觉察,任何事情发生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当情绪升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觉察到自己有情绪了,给自己一点空间,来发某个现象为什么能引发自己的情绪,当下我们所要被情绪推动去做的事情,对我们最终期待的结果有什么影响?要给自己一点空间来处理情绪。
教育是高度个性化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做法就是自我觉察,让我们在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更能知道应该如何反应。还是要多一些耐心,因为我发现在教育里,只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多一点空间,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很多,也许很多问题并不是很好解决,但是它会简单很多。
有时候大家会特别想快速解决某些事情,但最后发现该有的步骤还是绕不过去。就是因为我们总想立刻做到,但“知道”和“做到”之间是有距离的,因为越是核心、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不可能马上改变的。我们可以先从一件特别小的事开始,先做一小步,你会觉得变化不大,但是其实变化已经开始了,只是需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坚持一点一点地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