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全市初中生物学教师暨车水师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十二月)

践行课标理念 打造素质课堂
一、同课异构说课展示
四位教师分别对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和八年级上册《病毒》进行了同课异构说课展示,一致课题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展示了不同风格,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放异彩”。
73中赵凌靖老师在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究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其积极思考,通过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构建核心概念,最终达成课标的核心素养。
9中林鑫一老师课前带领学生栽培一株植物,创设真实学习情境,通过课前实践与课上交流,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把笼统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交流合作的魅力,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13中王平老师从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师生精彩活动的预设等方面作了说明,创建了相关情景,思路清晰,很好的对教学内容与作业评价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幸福中学贾佳老师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给学生生活常用的防病知识,用科学指导生活,提高个人生命质量,提升国民认知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实践作业的设计实践更加认同真菌对人类有利有弊,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
二、课标领学

41中张文婷老师以《学习新课标,开展新教学 》为主题,针对《生物与环境》这一进修主题,从主题概述、内容要求、活动建议等几方面,对比了2011版和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差异。
三、文献评述
130中窦玉洁以《基于情境问题 解决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课例探究——以“植株的生长”为例》进行文献评述,从研讨背景和主题、教学过程、文献结论、讨论学习几个方面展示了思路清晰,知识和素养双赢的一份教学课例。
80中李永洁老师在《基于真实情境发展学生态度责任核心素养——以人教版“病毒”一节为例》的文献评述中,不仅对文献资料进行讲解,更是对论文撰写的一种写作培训,对深度学习理论的深刻解读,对高阶思惟培养策略的实施指导。李老师通过一篇文献,将她对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指导、论文撰写的相关见解进行分享,倡导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在思辨交互之间,进行去伪存真。
四、课题研究

五、读书分享

126中张瑞群老师带来《进击的智人》的读书分享。介绍了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以及智人的由来,从深度学习的角度阐释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意思,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对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究,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
六、研讨交流
在评课研讨交流中,老师们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方面,以及深度学习、作业评价、教学评价一共7个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发现优点与亮点的同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研讨与交流中进行切磋,总结收获,反思不足,使整个交换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老师们切实受益,有效助力教师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田小菲老师在谈感受环节说到:在这个积极向上,有着车老师督促引领,有着小伙伴协作激励的集体中学习和成长,是幸运,从模仿学起,在教研中学起,是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希望学习收获满载而归。
活动最后,车海军老师对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安排面向全市进行了说明,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教授们立足课标,加强研习,努力提升学科素养与技能,为持续的专业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持续四个小时的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车海军红山教育名师工作室暨骨干教师研修班月度主题研修活动首次面向全市生物学教师开放,活动直播高峰参会教师达300人,实现了工作室和研修班的“示范引领,辐射影响”的作用。
“大势之争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面对2023年更加繁重艰辛的任务,让我们少一些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踌躇,多一点风卷红旗过大关的果决。”教研促成长,我们永远在路上;提升生物教师素养,我们永远在前行。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914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