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知识 | 孩子便血,是虚惊一场,仍旧疾病信号?


“我家孩子早上大便出了好多血,怎么办啊,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啊?”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室中,一名妈妈带着7岁的孩子神色慌张地向医生询问。
“血是鲜红色还是暗红的?有没有照片?孩子肚子疼吗?大便是干还是稀?以前有误吞什么东西吗?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史。
“孩子以前也有这种情况,不过就是有一点点血丝,再加上平时孩子的大便经常干,所以没太在意。但今天早上大便时辰看到好多血,跟大便是分开的,鲜红的,也没说肚子痛,就是擦的时候有血。”孩子妈妈补充说。
听到孩子妈妈这样描述,医生考虑很可能是结肠瘜肉,建议其带孩子进行结肠镜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果然是结肠息肉,并且息肉很大,直径足有2.5厘米。
随后,该院儿童消化专科团队采用结肠镜微创切除术,为患儿切除了这枚肠瘜肉。3天后,患儿痊愈出院。
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孩子便秘很常见,大便带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便血。前者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排柏油样便;后者主要施展阐发为黑便或鲜红、暗红色血便,急性大出血时也可能会伴有呕血。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便血,也不用太过紧张,应仔细观察孩子状态及便血情况,可拍摄照片,以便就医时帮助医生判断病因。
知识卡片
结肠息肉:导致便血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发作的大便带血,多为大便表面附丽鲜红色血丝,出血量较少,偶见大量出血,一般无伴随症状,可通过结肠镜检查诊断和治疗。
肛裂:多为便后滴血,肛周可见裂口。医治关键在于止痛、软化大便和促进溃疡愈合。
结(直)肠炎:多伴有腹痛,大便呈黏液血便。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便血同时伴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举行小肠镜和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美克尔憩室:此疾病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较为多见,主要特点是便血量大,且呈暗红色,可反复发作。患儿一般没有痛感,但可能出现中重度贫血症状,如出血量较大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可通过超声、CT检查辅助诊断,但只有手术才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
肠套叠:多见于6个月至1岁婴儿。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患儿会哭闹,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和精神萎靡的症状,疼痛数小时后会有果酱样血便。体检时可在患儿右侧腹或横结肠处触摸到腊肠样肿块,肠管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贫血、低蛋白、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部分患儿会出现腹水。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内镜下活检有助于确诊。
过敏性结肠炎:常见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多表现为腹泻、大便隐血或有肉眼可见的便血。
十二指肠溃疡:多表现为中上腹和脐周反复疼痛,并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呕血、便血等症状,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
痔疮:儿童中较为罕见,临床可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便血或肛门瘙痒,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呈间歇性,在排便时有手纸染血、滴血或射血。
此外,肠结核、过敏性紫癜、肠血管性疾病等也会造成大便出血,甚至吃了红心火龙果、甜菜等也可能出现“便血”。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715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