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育儿中的执念,维持孩子的童真?

如何避免育儿中的执念,保持孩子的童真?

如何避免育儿中的执念,保持孩子的童真?


这是年爸原创的第8篇文章


执念是源于我们有一个念头,或者一个想法,不断地追随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比如我们阻止孩子看手机,阻止孩子吃零食,阻止孩子看电视…


在父母的心中它有一个很主观的想法,吃零食不好或者吃多了零食不好,看电子产品不好,只要碰到孩子吃零食、看手机、看电视的场景就下意识的提醒或者阻挠,并且不依不饶的阻扰;


当然有些执念表现为强烈要求孩子你务必如何,完全不管孩子是否接纳或者开心与否,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或者个人的要求与想法,就会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唠叨不完。


比如:

有些父母是执着一下,等到下一次碰到类似场景再执着一下…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当执念生起的时候,自己已经受到了影响,当没办法阻扰成功,其实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父母也因为执念搞得自己内心深处有很多不好的感受,主要表现为:


气冲脑门,头部发紧,身体气机上浮,胸闷,烦躁。

但是父母又不能自我调节好,其实质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执着。

父母身体不好也是源于自己,当然对孩子伤害当然也是显而易见,那是一种伤人伤己的很不好的情况。

其实孩子尊重自己的内心吃零食也好,看电视也好,看手机也好,孩子穿衣也好,吃饭也好,做作业也好,玩手工活也好,在孩子的世界:

他只是很自然的做了一个事情而以,都是一种自然、本真、快乐的状态,没有任何约束与羁绊。

孩子更多的是自然而然吃零食,自然而然看电视,又是自然而然不吃零食,自然而然不看手机。

孩子的自律是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换句话说是在父母身教的过程中形成的。

父母做到了,父母自己看电视,吃零食反映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这样,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影响。

那在这中间,就需要父母从身体力行做起,不然就会形成孩子的价值观分裂模式,比如:你要求孩子价值观是这样,但是父母自己又做不到。

孩子就会纠结了:

是这样做,还是不是这样做?


我是按父母的价值观走,还是按老师教学倡导的书本价值观走?

在纠结过程中孩子的人生信念就已经产生了影响,他对正信的知识与科学的价值观,形成不了领悟层面的定解:

内心深处不会深深地认同与接纳,在游离当中形成了不好的身心感受。

没有定解,哪来笃信?

当然这些是基于你没有阻扰,你没有用不好的父母语言去形成的孩子不好的习惯。

在一种自然,松弛的陪伴育儿状态,孩子很容易形成独立的好品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要倡导“自然教育”。

父母的耐心、陪伴与聆听很重要,而非仅仅只是语言的说教或者孩子行为制止与强化,毕竟孩子也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应该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灵魂个体。

如何避免育儿中的执念,保持孩子的童真?


我们生孩子,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不是我们在帮孩子成为我想要的人,而是娃儿在帮父母完善自己,让我们学会做父母,成为一个好父母。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孩子是不需要你去育儿的,你不去育儿,才是真实的好育儿。

我们来看看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的阻扰、拒绝、否认,让娃儿在他的思维世界中,形成一个奇怪的逻辑模式,比如:

他会不断地追寻我为什么不克不及看电视?

家人说我了,我很不安了!我很紧张了!

父母真烦躁!我很气愤

为什么同学可以这样做,而我不克不及这样做?

我不舒服了,心情很不开心,我要跟怙恃反抗!

我为什么不能穿我喜欢的衣服,真高兴,又要穿她安排的衣服!

我明明热的很,为什么妈妈务必要我带她爱好的大毛衣。全班同学都不是这么穿的?

我们要考虑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思维模式,在孩子成长初期一旦孩子形成纠结的思维逻辑,如果不正常科学的引导,他可能就一直是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他以后的学习态度与处世态度。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下。比如一两个生活中的执念,一年统计下来,可以说是几千次,上万次,对娃儿影响也是可想而知,孩子原本快乐的心灵,受到不断的冲击、压迫、扭曲。

多年之后,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觉知不出自身内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造成人格模式变得很不自信、犹豫不决、镇压,叛逆等。

越阻扰越指责,孩子的基本需求没办法实现的时候,其实他内心的潜在需求是越茂盛了,滋生的内心欲望也越强烈。以后造成的人格模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很多行为模式都是孩子这个年龄阶段习以为常的事情,而怙恃却用孙悟空的眼睛去发现孩子身上有妖怪!

作为正常父母该当如何反思?

1.我们应该以孩子良好身心感受来育儿,绝非按照一个固定的“不准”“不允许”“你必得”的行为模式来培育孩子,让父母的执念造成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盲目的“行为阻扰法”,是不适合育儿的。越压制孩子,孩子心灵越扭曲,毕竟孩子的心灵是脆弱与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