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孩子》胡鑫宇,还能找到吗?

《消失的孩子》胡鑫宇,还能找到吗?


前几天和家人一起看了一部热播剧《消失的孩子》,看完后一米想跟大家讨论一个话题:有多少人,最终活成了消失的大多数?


联系到最近全网热议的“胡鑫宇消失事件”,一米有一些话想说,文章开始之前,大家可以点开音乐,边听边看。


用力活着

近段时间,江西的一宗失踪案件引发了网友广泛关注。

他就是在江西上游铅山县致远中学读书的15岁高中男学生胡鑫宇,他从10月14号开始,在学校一段十多米的监控盲区里失去了踪影,到现在为止杳无音信,在这十多米的路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实在让人难思难解。

胡鑫宇的失踪,激起了众家长的愤怒,这绝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件,学校的做法令人无法理解,也不能理解,从上到下都在欺骗,网友相信正义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致远中学的门口挤满了学生家长,他们为胡鑫宇担心,希望他平安,同时也为自己的孩子担心,有网友爆料说一到放学,学校门口就有很多家长在等待孩子回家,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

致远中学有没有想到胡鑫宇的父母也在等待吗?他们还能等到孩子叫一声爸爸或妈妈吗?


胡鑫宇去了哪里?

胡鑫宇在封闭的校园离奇失踪,他失踪的原因无外乎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躲起来不愿见到某个人,一种就是被坏人使用非法手段绑架甚至谋害,他属于哪一种?

近日有消息称胡鑫宇的录音笔找到了!关于录音笔的内容警方还在调查当中,希望真相会早上浮出水面。

《消失的孩子》胡鑫宇,还能找到吗?


《消失的孩子》胡鑫宇,还能找到吗?




胡鑫宇消失事件像极了火爆全网的网剧《消失的孩子》。


一个稀松平常的早晨,住在401的一家人开启了“兵荒马乱”的一天。

9岁的男孩杨莫,在李晟饰演的妈妈的声声催促中起床、洗脸、刷牙,睡眼惺忪地坐在餐桌前吃早餐。

又在妈妈的百般叮嘱下,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

佟大为饰演的爸爸杨远,为了完成私活,前一天晚上3点半才入睡,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提前下楼热车等待儿子。

可是杨莫始终没有上车,他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顷刻间,这一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和悲痛中。

随着警察的走访和侦察,单元楼里的3个家庭暴露在世人面前。

这里有疲于“鸡娃”的妈妈,有整日忙事业对女儿不管不问的爸爸,也有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妈妈。

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的教育观,造就出了三种性格的孩子。


看似幸福美满,但也暗藏伤痛的杨远一家三口。

妈妈陶芳犀利能干,却疏于对孩子的关怀。整天就威逼着儿子莫莫学习,挤不出一点时间来跟儿子出去外面透透气。

儿子杨莫罹患多动症给杨远这一家带来巨大的压力。

儿子爱狗,她视而不见,以耽误学习为由,逼着丈夫把狗狗送走。

相比陶芳对儿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杨远更愿意站在儿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他会在儿子被指认划车时,一遍遍询问儿子,并且相信儿子,找出证据还儿子清白。

他会带着儿子出去畅快地玩耍一会儿,即便回家会遭到妻子的数落。

可是渐渐地,在妻子的强势压制下,杨远妥协了,开始违背自己的教育初心。

他明明答应儿子,要带他去民宿看狗。

可当儿子央求要去时,他看看板着脸的妻子,只能敷衍说着“下次一定”。

这样的推脱,从一个周末到下一个周末,从一个月到下一个月,从暑假持续到寒假。

杨莫也似乎明白了,爸爸根本不会履行承诺。

《消失的孩子》胡鑫宇,还能找到吗?

现实生活中,像杨远、陶芳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他们经常把“我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可正是这些“为你好”的爱在折磨着孩子、伤害着孩子。

因为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没有爱到“孩子需要处”。

父母自以为是的爱是盲目的,带有掠夺性,它会给孩子造成痛苦,逼得孩子反抗,造成父母与孩子“两败俱伤”的局面。

父母要走进孩子心中,爱到“孩子需要处”。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的许恩怀,一点也不曾感受到过家的温暖。

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开始锻炼她照顾自己。

我无法忘记,乳臭未干的恩怀踩在凳子上给自己做饭的画面。

如果说妈妈只是为了培养恩怀的独立能力尚也不为过,但如果说是为了尽早让许恩怀自我存活,她好趁早脱身的话,这将是我见过的最差劲的原生家庭之一。

爸爸终日忙工作,早出晚归。于恩怀而言,爸爸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即便如此,恩怀的成绩还是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跟她庆祝过她学习上的荣耀。

直到她爸爸坐牢,他才让警察给恩怀捎话:桌子上的奖状,我看到了。

可当恩怀听到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心中毫无波澜。

因是未成年人,爸爸入狱后,恩怀就只能去许久未谋面的妈妈那里住。

在一个饭桌上,妈妈,后爸,恩怀三个人,无一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还有巨婴袁午。

袁午,他是女房东林楚萍的租客,也是名校毕业的高才生,他高考分数695,数学是满分。这是他最为骄傲的资本。后来在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原本一手好牌, 却被他打得稀烂。

学生时代的袁午,一直都活在“学霸”的光环里。

身边人的夸赞和羡慕,父母的得意和宠爱,名校带给他的优势,让他的前半生过得轻松、顺遂。

母亲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切为学习让路,不允许他交朋友,不允许他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导致袁午社交能力贫乏,因为袁午被保护得太好,没有养成自立自强的性格,选什么专业,交什么朋友,这些细枝末节都是妈妈说了算,而他永远都只是接纳和答应。

然而耀眼的成绩,是小时候照亮他前行的那束光,但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束缚和瓶颈。



走出校园,走进以能力分天下的社会后,只会考高分的袁午被同事边缘化,被领导打击。连相亲都要母亲手把手反复教他。

被“众星捧月”惯了的他,受不了工作以及生活带给他的挫败感。迷上赌博,将富裕的家庭彻底败光。

母亲在他面前车祸去世,彻底打垮了他,从此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再也不能上班。只要工作就会出现肚子疼,眼睛看不清的症状,从此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父亲卖了房子才帮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了他,从此他更像一个巨婴一样活着。白天如行尸走肉,晚上回到家,还要行动困难的老父亲做饭给他吃。

父亲满心期待地等着他工作转正的好消息,结果他试用期都没有过。每天靠父亲给的钱生活。


父亲的突然去世,袁午哭得像个孩子,他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活,他决定把父亲的尸体藏进浴室的墙里,以后好靠父亲的养老金生活。

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做饭,不知道怎么洗衣服。当他穿着湿衣服回到家,他会想起,妈妈对他说:“脱下来,放到那,我来洗。”

没几天他就把自己饿得脱相了,饿到不行的时候,会想起父亲做的饭,他会自言自语说:“好饿啊,好想吃你做的饭。”

这样的孩子别说孝顺了,他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照顾不好,他又怎么能为别人负责呢?可能父亲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连入土为安都差点成了奢望。


妈妈以为的成功教育,却害了孩子一辈子。高分低能的教育,最终让孩子成了“啃老族”、成了一个废物、成了一个要一辈子吸取父母血泪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