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迷路-点击检查公众号-右上角找到【…】
立刻设我为☀星标/置顶☀
最近几天我家刚刚半岁的小二宝似乎开始格外缠我,但凡我出现在他身边,无论他在做什么都需要我抱抱。如果我抱着他后,又把他放在了床上或姑姑身边,他就会开始委屈的大哭。我想,他应该已经很明确的知道我是他的妈妈而非仅仅是“奶娘”了。
不记得从何时起,小二宝在那段时间让我“气”得牙根痒痒。他总是在饿了的时候才能够想起我了,其他时间他更喜欢窝在姑姑怀里,任我对他使尽媚眼儿,他基本上视若罔闻,忽略不见。所以,我家大宝才时常戏谑:弟弟一定是把姑姑当作了妈妈,而把妈妈当作了“奶妈”了!看看,才七岁的大宝都已经可以观察到这些,可见小二宝对我的忽视态度是如何了。算了,不提也罢,提多了都是“香菇的泪”啊!
正好昨天晚上无意间看到一段文章,原来宝宝是从这个时候结束有了“妈妈”的概念呢。受益匪浅啊!
早教育婴专家们为了弄清婴儿从什么时候起才能够把“爸爸”“妈妈”这样的单词和一名特定的亲人联系起来,一样为了弄清婴儿从多大开始能够把单词和特定物品联系起来,特意选择了24名6个月大的婴儿做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用白色背景拍摄了每位父母的面容,然后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腿上,在婴儿的两边各放了一台电视机,分别播放婴儿母亲或是父亲的面目面貌。然后用一个合成的声音叫道:“爸爸”或者“妈妈’’。通过研究人员观察到,婴儿会用更长的时间去看被叫到的亲人的面容。
然而,研究者并没有满足这一结果,他们想排除产生这个结果的另一种可能性。事实上,有人可能会认为,婴儿也许是把同一类的事物都归纳于一个标签下。就像“狗”这个词大概会被儿童用来称呼猫、奶牛或者其他四足动物一样,“妈妈”这个词也可能被这样使用,也就是说,婴儿可能会用这个词来称呼所有的女性,用“爸爸这个词来称呼所有的男人。
研究者又和另一组24名6个月大的婴儿做了一项实验,让他们观看参加第一项实验的婴儿父母的面容录像。而这次研究人员注意到这组婴儿似乎没有把“妈妈”“爸爸”和他人的父母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听到合成的声音叫道:“爸爸”或者“妈妈’’之后,他们看电视机里“妈妈”和“爸爸”面容的时间没有什么差别。
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一个6个月的孩子,虽然他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谁是自己的“妈妈”,谁是自己的“爸爸”。而且,对宝宝来说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其他孩子的父母不是“爸爸’’、“妈妈”。也就是说“妈妈”这个词并不是包含一切妇女的类别标签,就像“爸爸”这个词也不是描述所有男人的标签。因此,六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完全清楚的认识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看来,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就像一棵小苗,想要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栽培者,不能够拔苗助长,而是要通过小树苗的自然生长规律,为它施肥浇水,假以时日它必能成材。何况我们的宝宝呢?作为父母,一切莫急,静待花开,过程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