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 | 男性果然不适合育儿吗?

爸爸带娃 | 男性真的不适合育儿吗?


晚上9点,我和小星在海星的房间,给海星刷牙、漱口,讲故事,进行完一系列睡前顺序后,我俩齐齐站在海星面前,如等待被翻牌子的嫔妃般,望眼欲穿地再次问出那个问题:


“爸爸陪睡仍旧妈妈陪?”


海星的回答依然不令人意外:“爸爸陪!” 他一骨碌攀到了小星身上,搂着爸爸颈项,小脸贴在爸爸脸前,眼神纯真又急切地问:


“你陪吗,爸爸?你陪我睡好吗?”


小星看看我,做出为难的样子,“可是妈妈很想陪你呀,即日让妈妈陪一次好吗?”


“不好不好!” 海星有些急起来,又努力稳住情绪,转向我,原谅地说:“妈妈,你去工作吧,你去你房间睡觉吧。”

才两岁,就这么人精了吗?我又爱又恨地想。只能搂住他狠狠亲上一顿,再拖拖拉拉地说了晚安,回身出房间。关上门的一刻,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事情是怎么发展成如许的?

海星和爸爸的关系,最近实在是有点儿太亲密了。俩人一起入睡,一起醒来;小星每天一下班到家,海星第一个扑到他身上,马上开始嘻嘻哈哈地追逐打闹;海星闹脾气,不肯吃饭不肯洗手时,也往往是小星去讲道理去安抚。


刚开始时我还觉得这可真挺好,我总算能从终日不绝于耳的“妈妈妈妈”声中喘口气了,可随着时间发展,便越来越感到不对劲 —— 本来只想让小星当个辅国大臣、和儿子进修一下父子关系而已,这渐渐怎么有篡权夺位的架势?

于是再看到这爷俩勾肩搭背腻在一起、表情淘气鬼祟,不知道窃窃私语些什么坏主意时,我的心情就很是复杂。既觉得有爱,又像是落了单,三个人的电影没有我姓名?颇为不爽。

爸爸带娃 | 男性真的不适合育儿吗?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啊。海星一岁半前,在家里最最粘我。我每天给他洗澡哄睡,清晨喂奶穿衣,带着他读绘本玩儿玩具;每周陪他去早教课、图书馆、花园音乐室等等轮流来。工作虽然也忙,但好在时间灵活。


陪得越多,越是离不开,每每见到我是一定要缠在身上抱一抱的,看我出门也总会哭。导致我一度在家工作如同做贼般,处处躲着、尽量不泛起在他视线里。爸爸其实陪他也蛮多,可就完全没有这般待遇,在海星心里如透明人一般。上班说走就走了,爸爸在不在家?人根本不在乎。

转折发生在海星一岁半时。当时我带他回了一趟国,待了一个多月,小星则留守在家继续上班。海星离开爸爸这么久,似乎也没什么感觉,每天视频通话时,往往无视爸爸的存在。“这样下去、等再见面时就要不认识你咯”,我对小星说,小星也点头,一副泫然若泣的样子。

一个月后,我带着海星飞到夏威夷,和小星会和。出机场前,海星还有些闹,哭哭唧唧不肯走。时差、旅途劳顿再加上陌生环境,大概让他有些不顺应吧,小脸因为睡眠不足很疲惫的样子,眼睛也红红的。我两手满满的行李,也只能尽力安抚他,说马上就能见到爸爸啦,爸爸在门外等着我们呢!

没想到,一个月里对「爸爸」这个词都毫无反应的海星,居然就安静了下来,表情若有所思。待走到门口,远远看到正在门外等候的爸爸,海星的小脸瞬间散发出光华,蹦蹦跳跳向爸爸奔去。跑到眼前,却又没有立刻扑进爸爸怀里,而是咯咯乐着、像小狗狗一般绕着爸爸来回打转。那可真是打心底纯粹地高兴。



从那天起海星就变得超级粘爸爸,睡觉要爸爸哄,早起要爸爸帮忙穿衣服,爸爸一不在面前目今,就会急急地找我来问:爸爸去哪里啦?

像是有点儿怕爸爸再走掉、一分手又是一个月的样子。

我和小星都很感慨。这一个月不见,小小的海星轮廓上若无其事,但其实心里还是在偷偷想着爸爸的吧。


这件事像是一个转折点。正好那时我怀着贝壳,也进入了孕后期,而海星快要两岁,每天像猴一样窜上跳下,我带他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小星就渐渐接手了带娃的大部分工作。之后贝壳出身,我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每天大部分时间被怀里的小娃娃摁在椅子上喂奶。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磨合,我们俩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小星主带大宝、我主带二宝的合作模式。

然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爸爸带娃 | 男性真的不适合育儿吗?

说伤心倒也算不上真的伤心,海星和我依然很亲昵,只是在睡前或是哭闹需要安抚时,大部分时间会更偏向爸爸一点。可要说我无动于衷,倒也还是有那么一点沮丧的,谁不想做孩子心里最最需要的第一名呢?

但我也真的是没办法,扪心自问,也尽力了,无论如何无法做得比现在更好些了。

小孩子真的很实际,也真的很单纯。谁陪他更多、待他更用心细致,他便和谁最亲密。我只能抱紧怀里的贝壳,向小星发出并不有力的回击:可是二宝更亲我哦。

每每这时,小星都会以充满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说晚晚啊,等我们小贝壳长大你可怎么办啊?不用太久,就等他一岁多,我们爷仨得玩儿得多开心啊!到时候这个家里,哪里还有你的立足之地?






小星的话是玩笑,可时不时我也会隐隐担心。实话讲,爸爸带娃,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很多人觉得爸爸天生不会带娃,也不适合带娃,“爸爸带娃、活着就好”,这话我真是一百个不同意,就以我家的经验看来,爸爸这个物种,简直就是天生用来带娃的好嘛。



就说我自己吧。我主要是我妈带大的,尤其小时候,我爸在外工作非常忙,常常只有周末回家,大部分时间便是我和我妈相伴过日子。我妈真的是我讲过最最细致体贴的妈妈了,吃穿用玩,她永远会想在你前一步,把生活照顾得妥帖至极,绝对不会让孩子受到一丝委屈。

几年前我刚怀海星时,和我妈一起坐红眼航班飞纽约玩儿,本想趁着飞行时间好好睡一觉,可时不时便会被坐在旁边的我妈碰醒。“你袖子挽起来了啊,我给你放下来”,我妈看我醒了,略带歉意地说。我转头继续睡,没过10分钟,她又会强行把我的头扳到自己肩上,“靠这里、靠这里睡吧”。

正所谓有一种不舒服叫你妈觉得你不舒服。这一路我几乎没睡,忙着被她弄醒,而我妈也几乎没睡,忙着想让我睡更舒服一点。




就是这样一位以牺牲自己为己任、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的妈,可想而知我小时候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了。可我依然很期待我爸回家,他会给我带回一背包花花绿绿的零食,又带着我满世界转着玩儿,教我爬树抓虫,踩水坑玩沙子,像只泥猴一样四处疯跑打闹。他总是逗得我嘎嘎大笑,也常常爱把我惹急到哭,总之,是和妈妈在一起时不太一样的快乐。

当然也有不那么愉快的时候,爸爸嘛,神经总会大条一点。我一岁多时还不会骑车,他就把我放到小三轮车上,前面系根绳子拉着车子跑,玩儿得高兴了、转弯时也没注意,我连人带车啪嗒就被拖到了地上,额头摔出好长一道伤口。

我爸灰溜溜抱着大哭的我回家,把我妈气得、当场赶他出了家门,三天没理我爸。



然而就在这样的爸爸手里,我三岁多就学会了骑两轮单车,他把我的小车上两只辅助轮拆掉,带着我风风火火骑车去接我妈下班,别提多神气。之后的游泳、溜冰、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再之后的开车、编程,都是我爸早早就教会我的。有时想想,我比我爸妈长得都高,身体素质也一直都不错,和小时候的这些户外活动锻炼应该是很有关系的。

我爸带娃也并不是一味嬉闹,日常照顾起来虽不如我妈细心,但也不至于让我受多大委屈。三岁时我妈去外地出差,本想把我放到我姥姥那里去,可我爸说什么也不放心,执意要把我带在他身边,便连我带家当一起搬去了他工作的地方。他带着我走在他的学校里,身上背满大包小包, 一手拎着我的小便盆,一手抓着我最爱的大布娃娃,还要腾出三根指头牵住我。我对三岁时的事没有太多记忆,但这个画面却一直留在脑海里。

妈妈带娃温柔精细,爸爸带娃则偏放养。两种不同方式要真说起来,我反而会更偏向爸爸模式一些 —— 更粗砺更原始,自自然然跌跌撞撞地长大,其实也更符合现代的育儿理念。



如今我家里有了两小只,男女不同育儿方式的对比就更明显一些。我和我妈带宝宝时,最常做的是安安静静念绘本、画画或搭积木,家里气氛会比较恬静,宝宝的情绪也很平和。可孩子一旦到了小星或我爸手里,便如同释放出了内心的小野兽,整间房子顿时喧哗许多。跟我爸在院子里玩石子儿玩水玩泥巴,滚得一身脏,又或者被小星追得满屋跑,一会儿去蹦床上跳得一头汗,一会儿被扔进泳池扑棱到耗尽最后一丝电, 大笑大叫到停不下来。就连几个月的小贝壳,见到我爸时笑声都会比平时高许多,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Vigorous Play」,是现在越来越受重视的一个理念,定义便是强烈的、充满热情的动态玩耍。Liveliness 与 Activity 是两个关键词。孩子在这样的追逐跑闹时呼吸更深,心跳更快,渐渐出汗而挥洒生命力,对于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都非常有好处。而这样的玩儿法,确实和爸爸在一起时更容易实现。



想想若我是小孩,大概也会更爱和爸爸玩儿吧?尤其像小星这样,不怕丑又能扮傻,一会儿假装大猩猩,一会儿把宝宝举过头顶,表情丰富动作夸张,没有小孩不喜欢。就连邻居家的五岁小姑娘妞妞,都最爱和他一起玩儿各种傻乎乎的假装游戏。

妈妈能做的,除了喂奶爸爸都可以做,可论起和孩子 goofing around、玩儿激烈无厘头的体力游戏,我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小星的。可小孩子到了一两岁,不会在乎你洗澡的动作是不是最轻柔、做的饭食味道是不是更精致,只会记得今天的打怪兽游戏可真好玩儿呀!

这样想来。。。确实是应该有些危机感了啊。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纪录片,里面讲以色列的科学家针对「爸爸带娃」这个课题做过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奶爸们在照顾一段时间婴儿后,体内催产素水平大大提升,幅度几乎和刚生产完的妈妈持平。同时大脑里的“育儿网络”也会像妈妈一样自然开启,处理情绪的杏仁核结构,处理社会心理与移情的颞上沟等脑区,都被激活。爸爸的心理会和妈妈一样,对宝宝产生自然的依恋与牵挂感。

这说明什么呢?以往我们认为爸爸不适合育儿是天性使然,而妈妈的母性决定了她一定是育儿的主力。可现在科学却说明,男性的大脑与激素分泌,可以通过照顾婴儿而改变,形成“奶爸”思维,促使他们天然愿意为小宝宝忙前忙后,并对宝宝的声音与行为作出敏感反应,成为和妈妈一样适合养育小孩的人。

然后又看到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表示男性在照顾婴儿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长出额外的灰质,不仅可以增强爸爸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结,还会让爸爸在面对婴儿时情绪更温和稳定。而实验数据又表明,有育儿经验的爸爸,在辨别自己的小孩哭声时和妈妈同样敏感,准确率都平均为90%。

至此,男性算是没有不带娃的理由了吧。妈妈们也许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天然获得「母性」,优先具备育儿的条件。可爸爸们通过一小段时间的努力,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完全可以和妈妈们趋同一致,成为擅长育儿、能从育儿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感,并在育儿过程里和宝宝愈加亲密的奶爸。



我觉得小星就是后天获得「父性」的典型例子。记得海星刚出生的第一、二天,他还常常露出懵懵然不知所措的表情,又苦恼地对我说:怎么办?我怎么对宝宝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然而半个月后,他就迅速成长为了成熟的奶爸。哄睡喂奶换尿布动作行云流水,天天抱着小小的海星不舍得放手。再看看他现在,真是说不好谁才是家里的妈妈。

所以每当有人留言给我,抱怨老公不愿意带娃,或带不好娃还不如自己来、结果累到爆炸,问我“是怎么找到小星这样的老公的?” 我其实都有很多话想说,但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确实觉得,即使是女性意识愈发觉醒的现在,大家对于爸爸的定位和要求依然有些过低了。爸爸带娃,是在帮妈妈忙,可孩子不是两个人的吗?我在育儿方面的付出自认比小星要更多,可很少有人说我是好妈妈,因为那都是应该的。而小星一出现,“好爸爸”的赞誉就铺天盖地而来。

小星真的就那么好吗?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奶爸。他做的事,成千上万的妈妈包括我都在做,没有什么特别。



爸爸妈妈在育儿这件事上一定是平等的,这是我和小星两个人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只义务平等,权利也同样平等,我们都有享受育儿的权利。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小星不会推诿自己的义务,我也不会因为他一开始带娃不熟练、就不让他去做。说到底,育儿本质上是快乐的事。尤其是当两个人分工合理,任何一方都不至于太辛苦时,这种快乐便尤其突出。而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小孩子肯定都是越带越有感情,越有感情越想自己多带,也越能从中体会到这样的快乐,是一个很良性的循环。

所以我其实很希望,大家对爸爸和妈妈的要求可以更平等一些。即使夫妻双方有一方在工作或经济上承担更多,两个人的育儿分工也不应该太失衡。只要给爸爸时间和机会去成长,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爸爸都和妈妈一样适合育儿,也有着和妈妈不一样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