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完整,给我们平淡的生活添上一抹色彩,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只有在被需要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越养离父母越远,越养越不理解父母呢?
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有的孩子是这样回答的:
✦ 我帮妈妈买醋,她看我瓶子没打碎,醋也没洒,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就特别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 爸爸下班回家,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对我说“好儿子”时,我觉得他是爱我的;
✦ 我在奶奶的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逢人就说“这是我孙女打扮的”,那时,我觉得她是最爱我的,因为其他人都不愿意让我这么做;
然而,在得到这些答案之前,曾问过孩子们,是否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孩子们大部分没有觉得谁爱自己。
即便一再引导,孩子也还是认为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洗衣做饭都是应该的,“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就像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父母拼尽全力的付出投入,孩子理所当然的接受,并且不觉得有任何需要感恩的地方。
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我们的孩子,也并不是天生的就不知道感恩。只是很多时候,在孩子想为咱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回应是这样的:
✦ 孩子想要帮忙做家务,妈妈说,你去学习,这里不用你帮忙;
✦ 孩子做了一顿饭,妈妈说,你净整些没用的,考试才这么点分;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你付出你的,你期望你的;我享受我的,我无能我的。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欣赏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付出、开心接受孩子的爱意并表达感谢,在点点滴滴之间,形成亲子之间,一条流动着的、爱的河流。
父母爱子女,不是简单的关怀与照顾;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是懂得孩子的需求,让这份爱流动起来。每一个懂爱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懂爱的父母;每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都少不了父母在这3个小细节上的智慧处理。
懂得崇拜与欣赏的父母,即便是孩子的淘气,也能成为父母眼里的艺术品。
前两天,苏州的两个3岁的小可爱,得到了网友们的实名羡慕。
一段视频中,两个小家伙,时而用胖乎乎的小手,沾着颜料,在白白的纸上随意按下手印;时而拿起沾有颜料的画笔,蹦蹦跳跳地将颜料水甩到白纸上。
一位网友表示,这要是我家,估计要被我妈打残了。而孩子的爸爸,则是要么和孩子一起涂鸦,要么对孩子的“作品”进行二次加工,还原成大自然的美。
话多的孩子,有的父母认为,他们在思考;有的父母则认为,像叽叽喳喳的小鸟,吵得心烦;
好动的孩子,有的父母觉得,他们在尝试;有的父母则坚信,能够安静的孩子,更可爱;
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拆得七零八落的孩子,有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有的父母则大骂“败家子”;
孩子想成为一名厨师,有的父母笑着说“厨师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有的父母则数落,真没出息,整天只想着吃。
有部电影叫《告别昨天》,里面有个学生叫戴维,他有一位这样的爸爸:无论戴维做什么,爸爸都看不顺眼。在家呆着说他懒;出去赛车,说他不务正业;考试差了说他笨;成绩好了也不相信他。
戴维想考大学,爸爸却一口咬定说他考不上。戴维想:“反正他也不希望我能考上”,于是就放弃了大学梦。
就这样,戴维的行为验证了他爸爸的预期。幸运的是,戴维还有一位善于鼓励和支持他的妈妈。正当戴维差点因为爸爸而放弃参加自行车手比赛时,妈妈对他说,不要放弃,你能行。
人们很容易对事情做出一些主观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会演变成他们所预期的现实。数字心理学创始人钟缮夤说:“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关于孩子的未来,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也没有绝对优质的选择,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则在一朝一夕、一言一行之中。
欣赏和崇拜的心态,能够给孩子注入看见、认可的心理营养,即便是平庸的孩子,也能从中找到“我可以”、“我能行”的信心,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
有一位妈妈,当过多年的班主任,曾经捋顺了多位让人头疼的孩子,是大家公认的有耐心的好老师。
她的儿子却让她头痛不已。她常常数落儿子不专心、写作业慢、成绩不好等,甚至对他动手。
有一次,上六年级的儿子英语考砸了,妈妈说:“人人都说我是好老师,为什么我就管不好你呢?”
接着就要打他。儿子终于怒了,握着拳头吼道:“为什么在你眼里我总是这不好那不好?”
“你班上有五十多名学生,你总是用班里最好的学生跟我比。学习上不如谁,写字上不如谁,跑步上不如谁,在你眼中我是谁都不如的孩子!”
这次震惊的是妈妈,原来儿子变成这样,是因为她在他身上贴了很多不好的标签。
从此她变数落为表扬,儿子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表现出了越来越让她欣喜的行为。
有位心理专家这样说: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就表扬他是什么样!
几乎每位父母都坚信,自己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哪怕付出生命,也甘之如饴。可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越养离父母越远,越养越不懂父母的不易呢?
毕淑敏曾问过一群孩子: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帮妈妈买醋,她看我瓶子没打碎,醋也没洒,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就特别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爸爸下班回家,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对我说“好儿子”时,我觉得他是爱我的;我在奶奶的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逢人就说“这是我孙女打扮的”,那时,我觉得她是最爱我的,因为其他人都不愿意让我这么做……
然而,在得到这些答案之前,毕淑敏曾先询问过孩子们,是否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撇嘴表示,没有觉得谁爱自己。
即便毕淑敏一再引导,父母为了他们辛苦工作、洗衣做饭,孩子们依然坚持“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
一位网友曾说过:很多父母,90%的教育都是无用的。特别扎心的一句感叹,却揭开了许多亲子关系的伤疤。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就像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父母拼尽全力的付出投入,孩子理所当然的默认享受。
“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白眼狼”吗?毕淑敏老师也给出了答案:
很多时候,父母在孩子想为自己做点什么的时候总爱这样回应:孩子想要帮忙做家务,爸爸说,你去学习,妈妈说,别越帮越忙;孩子做了一顿饭,妈妈看不见,爸爸只会说“又没考好”……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你的付出你应该,我的享受我应得,你越付出而我却越无能。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礼尚往来”的默契,父母的爱得到了回应,孩子的反哺获得了认可,彼此,便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
03
相信每一位在阅读这篇文章的父母,都理解培养孩子需要“身教言传”:孩子首先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中学习,因此有懂得感恩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Andrea Hussong,开发了“培养感恩的孩子”项目,以研究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激之情。研究人员发现,感恩是一种由四部分组成的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做得比较多的是关注孩子的行为,比如提醒他们说“谢谢”(“表达”)。但很少有父母引导孩子关注他们感恩的对象(“注意到”),或与孩子共同探讨对自己所拥有的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这样的探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学习如何传递它。
青春期是感恩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理解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能力会随着他们生活体验的丰富和心智的成熟而发展。以下的三条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实践:关注拥有、探讨看法、表达感恩。
家人: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家里几代人一路走来的过程,让孩子看到祖辈们在不同时代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的辛苦;也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场合,让他们观察或参与一份力所能及的劳动,亲身感受挣得一笔收入的不易。
自然资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日升日落、阳光带来的温暖和各种颜色,无论是出门远游还是在楼下散步,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都能让我们感叹这些“免费”却丰富着我们生命的美好。
社会资源: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文化与经济背景不同的人;学校里,他们会遇到家庭背景不同的同学。当孩子看到差异的时候,就是父母与他们一起讨论“特权”的绝佳机会。在对话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孩子已经在学校学习过,或者自己阅读和了解过的时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拥有不同的条件和机会;面对自己拥有的事物,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利用好这份来之不易的馈赠。
与孩子讨论他们一天中遇到的最好的事情。父母可以每周找一点时间和孩子们来谈谈他们这一周中所遇到的值得感激的事情,比如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在餐桌上、在孩子睡觉之前,你可以问问他:
经常跟孩子做这种交流,鼓励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引导他们觉察到身边的幸福事件。
引导孩子们思考善意或礼物背后倾注的时间和感情。在孩子获得帮助或收到礼物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去体会他人给予了我们什么。例如,告诉孩子:
“你的朋友真了解你,她知道你喜欢拼图,送了你最爱看的《哈利波特》的拼图。”
“哇!奶奶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专程赶过来看你的表演。”
“其实他也有作业要写,但他放学后还是留下来给你讲题。”
这样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关注的不仅仅是礼物本身,而是礼物背后的用心、情谊和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让孩子从看结果到看过程,更加懂得感恩超出礼物价格本身的价值和温暖。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尝试让他们写一本感恩日记。研究表明,写感恩的文章是一种让孩子拥有更快乐更积极生活态度的有效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让一组孩子每天记录五件他们感恩的事情,另外一组孩子每天记录五件让他们烦恼的事情。
三个星期后,研究者发现,比起被那些每天记录令人烦恼的事情的孩子,每天记录值得感恩事情的孩子对学校、家人的看法更积极,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第一步:在一天中找一个固定的时间,记录今天3-5件生活中令你感恩的事情。可以包括任何事情——看到的风景、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
任何你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你的生活,给予你能量的东西。关于每件事,尽可能多地记录细节。
你可以把任何东西写进感恩日记,包括我们通常认为理所当然的日常事物,爱你、关心你的家人和朋友,感受到阳光照在脸上,能够洗个热水澡,有一张舒适的床,享受一顿饭,甚至只是头上有一片遮风挡雨的屋顶。
第二步:记录“如何”和“为什么”。写一写:我为什么对此感恩?这件好事为什么会发生?它怎样影响了我的生活?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刚开始写感恩日记,你和孩子都有可能觉得列出五件事很有挑战。但如果感受到了困难,就意味着这个练习对你们更加重要。
感恩日记可以逐渐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开始在潜意识里会去寻找值得感恩的事情。慢慢地,我们会看见生活中越来越多美好的事情,对人生中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恩的能力也会提升。
教育专家一直在向父母们传递,亲子教育的成败,是建立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之上。所谓“无条件的爱”,是出于本能的给予,而非带着要求和期待的爱。
当父母学会将“你应该”,换成“感谢你”时,亲子之间的关系,便会从“有条件、带期望的给予”,悄悄转化成“感谢你、成全我”的彼此共赢。
著名作家、教育家李子勋一直强调:“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欣赏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付出、开心接受孩子的爱意并表达感谢,在点点滴滴之间,形成亲子之间,一条流动着的、爱的河流。
心理学基本都接受一个观点:人的意识包含意识和潜意识,还有一个更直观的表达:冰山理论。
也就是说,我们理性上认为自己对孩子很好,其实都是意识上,但是潜意识上发现的缺点更多,不小心就会表现出来。
为什么我的大脑想的,与我的心里想的不一样,为什么我明明是为了好心,对方就非常反感呢?
因为,初衷其实不对。因为对方不听我们说的,对方用潜意识的心灵感知我们。
七十年代,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伯特•梅拉比安教授的研究揭露出,有效的沟通技巧应该包含三大要素:肢体语言、声调和说话内容,而它们的重要性在整个技能中的比例竟然是55:38:7。
沟通 = 内容(7%)+语气语调(38%)+表情肢体语言(55%)
55%来自视觉的身体语言(仪态、姿势、表情)。38%来自谈话时的声音面(语气、声调、速度)。7%来自实际说出来的内容。
梅拉比安在提出公式的同时也强调了公式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在表述自己的感觉或态度的时候才比较准确,例如前面的例子中当事人需要表明自己是否认同他人。
在表述个人喜好或个人态度的时候,仅仅用语言很难表明真实的想法;换句话说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能力非常弱。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通常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经常见到父母对孩子balabala说一通,孩子只是默默的承受,并没有任何改变。
焦点在孩子不主动,懒惰,思维慢,不自信上,传递出来的表情和声调都是在暗示孩子你这些方面就是不行。
孩子就能接受到这些信号,他就会真的去兑现这些暗示,他会相信:我原来是这样的人。
如果父母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就要琢磨:如何用语言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力量,如何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来暗示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带来很多先天的特质。这颗种子最后能长成什么样的植物我们无法预知,但它已经积蓄了足够多的能量,令它可以生根发芽、长大成熟。
而父母是孩子的土壤。种下一颗种子,未来究竟能够长成果树还是松柏,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法帮它做决定。作为土壤,我们能做的是,让他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看到自己的美好。
这样,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受打击、绝望的时候,也会想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时刻,想到自己曾经克服的那些困难,他会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寻求帮助,足够的毅力爬起前行。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知道或掌控所有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如果我们能真正享受在一起的那些时刻,其他的那些问题会变得简单起来。
如何说孩子会听?怎么听孩子会说?如何解决与孩子之间的冲突?120天的学习、践行,教你学会做最懂孩子的父母,让爱在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