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讲堂——冬至

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课堂——冬至

二十四节 气 冬至


浊酒醒来闻吉语,

晴过冬至兆丰穰。



冬至节气

       每到12月份时,太阳直射点往南半球移动,在12月22日移动到南纬23°26′时,便不再往南移动,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便开始往北移动,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多年前的年龄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节律

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课堂——冬至

中文名:冬至

别    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 :冬至一阳生,六合阳气回升

气候特点:暴雪、低温

季 节:冬季

时    间:每年12月21或22或23日 

太阳位置:太阳达到黄经270°

前一节气:大雪

后一节气:小寒

属    性:二十四节气的十一月中气 

冬至假期:汉代5天假日、唐代7天假期

起    源:依据天象物候制订




冬至由来

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课堂——冬至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如许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三候

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课堂——冬至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旧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不妨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传说

昆山市信义小学节气微课堂——冬至

01.

吃“捏冻耳朵”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模样,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

02.

“冬至馄饨夏至面”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03.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2022.12.22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

  1. 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

  2. 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

  3. 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318730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