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多了,孩子一年级“吃老本”怎么办?

幼儿园教多了,孩子一年级“吃老本”怎么办?

说实话,本文标题中的问题,现实情况中并不限于英语学科,只不过,我刚好认识一位英语老师,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英语学科展开。如果各位读者朋友有其他学科的建议,也欢迎给我留言或者投稿。

 

虽然公民同招的政策已经给考民办这件事情大大降温,但“幼升小”的军备战并未销声匿迹。我所见的,是方圆一届比一届更努力的家长和孩子。自然,有许多大班毕业的孩子,学科储备早已大大超过了学龄前儿童的要求。

 

我无意于就现象本身做太多的评述,相反,我带着这个问题,就教了ms. gong:幼儿园教多了,孩子一年级“吃老本”怎么办?

 

ms. gong,硕士毕业于美国圣约翰文理学院,主修西方哲学和文学,原浦东知名双语书院班主任、英语老师,曾任职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学校教授小学英语导读和数学。

 

幼儿园教多了,孩子一年级“吃老本”怎么办?

01

ms.gong的建议是,先要找到孩子“吃老本”的缘由,一般情况下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认为课堂上教的,己方都会了,以致于学习兴趣大减。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太累了,新的学习生活和任务让他非常吃力,因此不得不自己减负,觉得差不多学过的内容,就先用“老本”对付着。

 

针对第一种情况,首先要认识到幼儿园(就算是双语学校、国内学校)的英语教学和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差异。

 

幼儿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拼读学习、听说词汇的积累为主,但是对于语法的涉及并不体系,很多孩子会说带从句的复杂句,但可能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会搞错、单复数还会犯错,往往这些问题在口语的表达中很难体现。而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把孩子的听说能力,慢慢落到笔头——掌握单词的具体拼写、按照语法规则来写出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自认为自己都会了,可能是老师上课讲的实质都会听、会说,但不一定能读写并且写得又快又准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去意识到自己仍然有持续进步的空间。假设确实学有余力,那么可以在作业的“深度”上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

 

例如,书写能不能更规范?拼写能不能不出错(会说不等于会拼写)?原本是选择题的功课,改成问答题,是不是也能做?把原本要求口语完成的作业,对孩子提出书面形式的要求。

 

事实上,这也是美国课堂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25个孩子左右的班级会根据孩子的能力分成三组,教师的授课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给孩子的worksheet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但受制于国际教学的现实情况,这样的“深入”要求可能需要家长来提,这是从深度上去对孩子提要求,却让孩子在自己认为简单、容易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种因为孩子太累而决定“偷懒”的情况虽然不太多,但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极乐世界帮孩子去减负了,因为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远比现阶段看起来学了好多东西要重要许多。

 

不过,ms. gong也表示,关于吃老本的问题,家长朋友无需担心太多,因为现在很少有孩子会当先同龄人非常非常多。相应的,几乎在小学一年级以内,绝大多数的孩子会被拉到同一水平线上。



02

但是,ms. gong却提醒大家另一个现象,与其关注一年级的孩子因为懂而吃老本,不如关心三年级前后由于英语教学难题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突然会觉得学习很吃力。

 

举个例子,很多双语学校在一二年级,考虑到教学过渡的原因,英语教材主要用香港朗文教材。但到了三年级,为了成功实现与英语母语国度的能力衔接,除了朗文教材,许多双语学校还会再加一本英国或者美国的本土教材。后者对于听说读写、特别是读写的要求,远远高于朗文教材。

 

三年级教材难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也意味着对于一二年级(至少是双语黉舍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光满足于校内的教学内容并不够。

 

事实上,很多送孩子去双语学校(也包括一部分孩子就读于外语特色体制内学校)的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要求是对标母语国家同龄孩子。然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阅读研究主任里查德·安德森教授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儿童的课外阅读并与美国的儿童阅读情况后却发现,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差在哪?)。这也意味着,课堂之外,家长给孩子的英语加餐,必须是从大量的扎实的阅读开始,而不是当下看起来更fashion的演讲或创意写作。

 

在Ms. Gong看来,阅读不仅仅是读,而是带着目的的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坚持每天陪孩子读20分钟的阅读,20分钟不算太长,但贵在坚持。分级阅读是家长最容易上手的阅读教材。

为什么是分级阅读?一旦每一页的生词超过了5个,要孩子持续保持阅读兴趣就不太容易了。因此,成熟的分级读物(如RAZ、ORT、图书馆系列等),就是家庭阅读补充中很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