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西医治未病科、妇科、儿科、药剂科专家开展防疫科普,敬请关注!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居家隔离期间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哪些情况需及时带孩子就医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儿科
副主任中医师蔡成思为您解答
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吃饭以及喝水等时候,要保持安全的距离。打喷嚏的时候要注意姿势,不要用手掌捂住口鼻,用手肘来捂住嘴巴。
如果班级里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的学生,及早确定是否为阳性患者,对阳性早期的患者进行隔离。
抵抗力特别差、有基础病的小朋友,需要更加严格的保护,在房间里要注意通风,尽量减少人群的密集接触聚集。
儿童也是易感人群,且潜伏期短、发病快,但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轻微,因此家长不要过度恐慌。
儿童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潜伏期很短,目前北京等地出现BA.5及亚型,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儿童若被感染,快的可一两天内发病。
第一类是感染后没有明显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症状感染者。
第二类是感染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喉炎、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有相似之处,也呈现出自身特点。
第三类是下呼吸道感染,也即肺部感染,也就是肺炎。这种病例总体并不多。
第四类是重症患者。这种病例是极少数。
对于无症状及轻型患儿,可以选择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具有空间相对独立、环境舒适度高、日常生活便利等优势,同时孩子有家人的陪伴,可消除对隔离的恐惧,避免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
发病第一天
单纯高热。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可能4小时一烧。婴幼儿高热需要警惕热性惊厥。
发热时精神不好,热退后精神有所好转。发热夜间为主。婴幼儿发热时呼吸稍微急促。食欲有所下降。
发病第二天
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缩短。可能5—6个小时一烧。
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鼻塞,流涕,年纪较大儿童称咽部不适。
发病第三天
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个小时一烧。干咳变湿咳(有痰)。
发病第四天至第五天
低热或不再发热。咳嗽有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
发病第六天至第七天
症状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较为平稳。
病程中,少数患儿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针对发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对症退热。
每种退热药24小时内使用一般不建议超过4次。
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开始服药。
没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5℃开始服药。
体温降到37.5℃以下,不建议再服用退烧药。
药物降温同时可辅助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
注意补水
发热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以保证退热药物的疗效。
保持孩子良好的生活起居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温湿度,以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补充营养
饮食方面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丰富,避免生、冷、油腻或者进食过饱。
居家隔离期间,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
如果孩子病情加重,或者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饮食明显减少,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热性惊厥,出现了意识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尤其是首次抽搐。
有喉炎、喉梗阻的表现。
小朋友躺不下来,不肯吃饭、声音哑、透不过气,脸色甚至是发青的,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喉这个部位非常狭窄,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有重症的肺炎表现。
如果看到孩子气促、脸色发青缺氧,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尽早来医院。
注意观察精神症状。
有些家长认为精神症状很难观察、分辨,因为小朋友精神一直都不好。
在这里提醒家长,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症状要等孩子吃了退烧药,体温退下来的时候。
体温高的时候,孩子精神症状总归不好。体温退下来后,再观察小朋友能否睡觉、吃饭、玩游戏,是否喜欢和他人交流。
如果孩子一直哭闹,十分懒散,是需要到医院的。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到医院以后,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全程佩戴N95口罩,要看住孩子,别让孩子到处乱摸,携带一些免洗手消液,随时做好孩子的手卫生。
勤洗手、规范佩戴口罩、少聚集
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蔡成思 中医儿科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学习儿童性早熟、矮小症、少女月经病等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217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