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做不到理解孩子,怎么办?
文|冰千里
我种了一个小宝贝
却收获了一枚炸弹
——温尼科特
01
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常对我提出许多问题,一句话归纳就是:
“我知道应该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可一到事儿上就是做不到,事情还那样,我依然会愤怒、失望、失控,那该怎么办呢?”
恭喜你,意识到这点是对的。
你就是无法完全理解孩子,就是在孩子叛逆时情绪失控,甚至打骂孩子,继而内疚自责,然后反思道歉,下次继续循环。
这就是事实。
记住,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们(泛指9-16岁),你看见的所有“问题”不是被解决好的,甚至都不是被理解好的,而是陪伴好的。
你的问题拆开看有3层含义:
第一,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二,你并不甘心。
第三,渴望专家给你真正有效的方法。
这三点都在说明你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你的无奈、焦虑就是一个青春期妈妈本来的样子,成千上亿的母亲正在经历同样的困惑,你不孤单,而且,还很健康。
青春期孩子内心挣扎的原因,你我都心知肚明。
诸如:
渴望独立又希望依赖;
渴望表达又极其敏感;
渴望友情又各种嫉妒
渴望爱与性又压抑爱与性;
讨厌学习,又不得不提高成绩
生理的高速成熟,心理的不成熟
这些冲突是为了让你理解:
1、他们发脾气,和具体事关系不大
2、他们情绪飘忽不定,阴晴难测,不需要什么原因
3、青春期存在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
因此,你所有的理解都是自我安慰。
就像说:“理解了孩子,我就不那么生气了”。
真正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是徒劳的,别低估他们内心的冲突,也别高估你的理解力。
02
刚把你的问题拆开了3点,并表示鼓励,为什么呢?
我带你分别看一下。
第一,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说明孩子的胜利。
别指望早年对孩子很好孩子就不会出问题,青春期这几年是个必经之路,是孩子到成人的唯一通道。
这个通道中,孩子所有的“折腾”都在试图“打败你”。
让你难堪、难过、生气,让你手足无措、让你情绪失去控制。
他自己可能都觉察不到,大多数还伴随莫名的难过、自责、愧疚,“我怎么可以这样对爸妈说话呢?!”
但他们依然如此。
当你真被打败了,尽管意识上他是愧疚的,但潜意识是开心的,不能说是开心,应该是胜利!
温尼科特说过:
“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
这话你别怕,它是个隐喻,我认为包含两层含义:
· 父母只有让孩子打败自己,他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
· 但父母要幸存下来,要鲜活的活下来。
这就牵扯到你问题的第二点:你并不甘心。
孩子会控制不住的“叛逆”,发出各种挑战甚至没底线的瞎作,但就要求作为父母的你,别轻易屈服。
这里我必须提出2点失败的态度:
第一点,逃避。
很多青春期的家庭,父母逃离了。
他们逃进了工作中、学习中、沉默中、冷眼旁观中、各种恋情中等等。
更多的是隐性逃避。
比如:
-
孩子情绪失控时不管不问,怕自己承受不了,
-
除和孩子谈学习就谈不出别的了
-
“假性支持”,让孩子任其发展,放任自由
-
自己更需要同情和理解,更需要孩子的“照料”
这些感觉就像孩子发出了挑战,而你弃城而逃,他不战而胜。
对一个渴望攻城略地、杀敌拔寨的少年将军而言,这太失落了,简直是对将军的极大羞辱。
青春期的攻击性就是所谓的“叛逆”。
他需要朝向安全的人辩论、争斗,最后以胜利表达释放,所有幻想和理想化成功外化,他才能在以后道路中坚强独立。
否则,只能带着看似胜利的假面具,内心并没有真正成功的经验。
第二点,镇压。
与逃避相反,你会不遗余力打压孩子,最终令他乖乖就范、束手就擒。
这更常见,毕竟孩子只是个叛逆的少年,而你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加上学校、社会、亲朋好友的集体协助,灭掉孩子易如反掌。
形式多种多样,最终表现只有一点:
孩子不得不按照你的想法行事,伏案学习不惹事,为考取功名舍弃任何“不好”的行为、念头,像个机器人生活,你开心就好。
还有些不屈的少年,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势:
辍学、混社会、网瘾、离家出走、生病、自残,以上都不管用,就会自杀。
哪里有镇压哪里就有反抗,只不过有的摇旗呐喊,有的暗中运作,你会悲凉的看到,他们为了反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全部。
最终,你胜利了,但,你彻底失败了。
因为你忘了早年鼓励孩子走路、爬行、学说话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孩子自由独立,有个性,能战斗。
你辛苦培养起来的战士,只不过经历了青春期短短几年,就倒在了你的镇压下。
03
所以,你不甘心是对的,要直面孩子的各种挑战,你做到了不逃避。但你最好不镇压。
比不镇压更艰难的是不“诱惑”,诱惑是指:交易与报复。
比如“手机交易”。
“你按我说的做周末就可以多玩会手机,只要提高5个名次,我就给你买手机。”
或恐吓:“你没按我说的来,我就没收手机、卸掉游戏软件”。
“手机”是显而易见的,更多是隐形的。
比如:
你若不好,我就伤心死算了
你若考不上重点学校,我就失望透顶
你若不懂事,我这些年付出就白费了
这些以爱为名的交易,都是愚蠢的。
心理机制很简单:
你在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或你在利用孩子回避自己的恐惧。
这些恐惧包括你的早年,包括你未完成的使命,包括你的无力感、攀比心,包括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任何投射。
甚至潜意识,在报复你自己的父母。
04
最后必须要谈2点。
第一,孩子小时候,你觉得自己没能好好爱他。
因为那时的你正在苦苦挣扎。
连自己都不能保全的母亲,是不可能给孩子合格照护的,这是本能,你无须过度懊悔。
当然内疚难以避免,你很可能在孩子这个阶段过渡补偿。
此时,你要跳出来,看到:“孩子的问题”让你们全家、甚至整个家族重新洗牌、重新归位。
要清晰:
青春期是最后的机会,是要你把早年缺失的爱延续上。
一般这个时候的孩子会严重退行,比如辍学、极度恐惧、敏感,因此你对待他的态度不是14岁,而是4岁。
只有4岁的孩子得到了充分的爱与尊重,他才变回14岁,你也一样。
这需要时间,不能快,也慢不了。
你的耐心决定是否平稳度过,而这就是唯一之路。
其结果,就是家庭成员的全部归位。
第二,自我成长。
人到中年,你要面对孩子的攻击、伴侣的不理解、工作的变动、父母的疾病、衰老、死亡,还有自己的容颜已逝,你内心一定有很多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