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才是条件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才是前提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一块儿做成长型父母




问题来了


有人说,情商高的孩子“吃得开”,那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似乎“高情商”就意味着要么冤枉自己,要么用力过猛,都让人不舒服。



而这几年我却发现,说一个人高情商,不在于会说“漂亮话儿”,而是他总能恰如其分地让别人舒服,让自己舒服。


对我来说,这才是“高情商”的施展阐发,两者缺一不可。

什么是高情商?

关于情商的定义多种多样,最被普遍接受的即是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oldman提出的:



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深度的认知,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去辨析跟表白情感,然后通过对情感的认知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个概念里很清楚地指出了,情商包罗了四个元素:


1、自我认知— 理解自己的情感
2、同理心— 洞察他人情感
3、情绪管理— 辨析和表达情感
4、社交能力— 指导行为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才是前提

我们先认识了自己的情感,才会建立起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情感。


我们也只有理顺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合理的应对,进而去照顾他人的情绪–而这就是所谓的高情商了。


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这四个元素是缺一不可的,不然就很难自洽,也很难让他人感受到真诚。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才是前提

怎么做?

1、先有“自己”,才能高情商
要培养高情商,第一步不是去教那些套路,反而是先让孩子学会舒服与自己相处。

而让孩子认识自己情绪最好的途径,就是接触“真实”。

我们学过很多理论都在说,父母要怎样要怎样,于是我们经常明明很气孩子,却表现得很“正确”,说着正确的话,想向孩子展示,我们是个善于管理情绪的父母。

但80%以上的信息都来自于非语言信息,而且孩子的情绪感知非常敏锐,我们以为“假装”得天衣无缝,可孩子早就明察秋毫。
这样的“假装”就变成了“房间里的大象”,彼此都觉得那么明显,但没人敢谈及,这反而让孩子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自己。
我有了这份觉察后,面对小D的第一个改变,就是直面自己的情绪。



以前小D问我,妈妈,你是不开心了吗?我以前经常回答的是,没有呀,妈妈没事。

而我现在的做法是,实事求是。
是的,妈妈是有点不开心,因为我不想你做这件事。妈妈不想你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担心,你会XXX。虽然我会不开心,也会担心,但如果你坚持做,妈妈也会支持你。
–孩子导致的不开心(注意是不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情,并且孩子已经能成熟沟通了)
是啊,被你发现了,妈妈现在有点烦。这是妈妈的问题,和你无关。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有时情绪来了就会乱糟糟,这也是正常的,等我梳理好了就OK了。–与孩子无关的不开心

把这个问题说破,大家反而会轻松。

慢慢就建立了新规则,明白即使有负面情绪,即使对他人情绪敏感,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当我们可以真实向孩子展现情绪,孩子也就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明白,自己也可以保持真实,而不是随时察言观色,小心翼翼。

越能真实,越能明白自己要什么,也就越有了稳定的内核。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才是前提

2、要有“自己”,但别太“自我”

那这么教育下去,孩子不就是自我中心了吗?

这又是一个概念的认知错误,有“自己”不等于太“自我”。
如果只是一味忽略自己的情绪,那么这种同理心就是“迁就”;而只有因为理解自己,从而理解大家,那才叫“谦让”。

被迫迁就是忍,主动谦让才是大爱。



上面提到的让孩子有“自己”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得不到”的失望;“肆意”哭泣的权利;“受到惩罚”的愤怒,这些都是有好处的。


因为真正体会过,他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正因为这样的亲身体验,他也能有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他明白自己不需要去强颜欢笑,讨好任何人。


很多人会说,这样孩子会被宠坏的。情绪没有对错好坏,真正宠坏孩子的,是我们应对孩子这些情绪的方式不对。


要么毫无原则底线,孩子就误以为“自己的情绪是最大”的,也就是自我中心;


要么简单粗暴,孩子的情绪被压抑,最终“报复性地寻找补偿”,也就是自私冷漠。


3、形成积极情绪记忆


想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那么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地应对情绪。


每次孩子有情绪后,不管正面还是负面,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陪伴,建设性反馈”。


积极陪伴:情绪当下,我陪在你旁边,允许你的情绪发泄,如果需要帮助,我随时准备着。



建设性反馈情绪过后,妈妈为什么不允许这么做,为什么“不给”,怎么才能“得到”,分析原因,同时支招解决。


这样,孩子既体会到了这种情绪,也得到了情感的支持。这种体验就会变成情绪记忆。


当我们不断不断用一致的方式回应,孩子明白自己有表达任何情绪的权利,自我内核更加稳定。


但也开始理解,这个世界规则的边界,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也掌握了处理方法,管理情绪就能更加成熟。


而同时,自己的情绪记忆可以帮助他更好理解他人的情绪,因为那种感觉曾经一直被允许经历过。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他看到其他人的这种情绪,他马上就能调动起自己的情绪记忆,来进行回馈。





这样的反馈是建立在“真诚”上的,因为他真的能从对方状态中想到曾经的自己,而不是流于形式和套路的。

这才是高境界的“换位思考”,这是建立在孩子的“自循环”,而不是我们自上而下的灌输。

情商这件事,从来不是来自于别人给了多少指点,书里给了多少指教的,而在于自身的体验和摸索。

谈高情商,写关于讲话技巧,情绪管理的方式,肯定是最讨好的。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高情商”。

蔡康永曾经有段采访被问到,怎样才是一个高情商的人?


他的回答是,你把自己当人了吗?你允许你的悲伤、痛苦、羞耻、愧疚、嫉妒、愤怒、空虚存在吗?





我们经常容易把“高情商”作为人际交往层面的指标,但情商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事情,和他人无关。


“高情商不是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因为做自己很自在,所以令身边的人也放松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02017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