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看不见我的支出?
本文转自公众号“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母亲下班回家做好晚饭,待饭菜上桌,呼唤孩子一同用餐,孩子走过来看了看桌子,脸上挂着不满问道:“我的饭呢?”
全职妈妈接孩子下课后回家辅导其完成当日作业,却因与孩子意见不合,被指责“饱食以终日”“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
白领妈妈与孩子一同居家隔离,第一天打扫房间,第二天清洗家里所有需要清洗的物品,第三天整理全家人换季的衣物。这期间,已经上初中的孩子不仅没有帮忙,还未向其表示感谢。
几位家长讲述的故事,都指向亲子之间不容忽视的问题—— 孩子究竟为什么看不见家长的付出?
只会“仰望星空”,不克不及“脚踏实地”
当被问到人生目标时,孩子们总能描述出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如何实现梦想,不少孩子并不清晰,甚至不愿踏实地接受历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咱们追求的理想状态,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只会‘仰望星空’,不能‘脚踏实地’。”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执行校长姚欣波说道。
近两年,社会学家项飙提到的“附近消失”时常被提及,用来概括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远方世界、渐渐丧失了解当下生活环境的兴趣这类现象。而拉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的鸿沟,缺乏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力无疑是关键。姚欣波提到“背书包”事件——家长接孩子放学时,会将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的肩上。有时,来接娃儿的不一定是父母,还可能是家中的老人。看到年迈的祖辈接自己下课,一些中小学生依然选择将沉重的书包递给老人,自己则在一旁悠闲地走路。这些孩子在校表现并不差,有的还是同伴眼里的“热心人”——姚欣波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漠视亲人的付出,对附近人和事物缺少同理心,或许正处在“附近消失”的状态。
面对血缘至亲,孩子的认同和感念为什么会“消失”?在天津市第三中学情绪教师赵霞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家长的教养及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经过长时间跟踪研究,将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4种,分别是权威型、专断型、忽视型、放纵型。权威型家长重视孩子的个性,也适当约束孩子,帮助他们形成较强的自控力、抗压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专断型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甚至惩罚、打骂孩子,导致孩子比同龄人更易感到焦虑,变得孤僻、不自信;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与约束,放任自流,导致孩子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控力相对于较弱,自尊水平较低;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几乎是溺爱状态,孩子对家长或他人缺乏尊重,甚至会变得霸道、自我为中心、固执,很难与同伴和谐相处。赵霞据此分析孩子看不见家长付出的原因,“教养方式与孩子日后是否懂得感恩有直接联系。懂得正确教养孩子的家长,大多明白一句话以什么语气、什么方式说出口,所传达的信息完全不同,孩子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赵霞强调,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当孩子处于物质丰裕的当下,精神层面却极其匮乏,容易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沟通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此外,一些家长仅仅重视娃儿的学习成绩,忽视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实则剥夺了孩子体验生活、感受艰辛的权利。“当孩子缺乏对眼下生活的感知力,很难对家长的付出抱有感恩之心。”
爱是互动,不是单方面支出
初中的道法课有一则讲述亲子关系的案例:女孩与母亲发生争执后选择离家出走,身无分文的她走到一家馄饨店,老板看出女孩很饿,便给她端了一碗免费馄饨。吃完馄饨的女孩对老板连连道谢,甚是感激。老板说道:“我只是给了你一碗馄饨,你的家长从你出身至今不知为你煮了多少顿饭、缝了多少件衣服。在他们的付出面前,这一碗馄饨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没有馄饨店老板的那席话,女孩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答案无从知晓。
在姚欣波眼中,孩子之所以不懂感恩,大多是因为家长给予太多。“在事事包办代替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以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强大到不需要被爱。”当孩子不断接受爱,但不输出、互动的途径时,他们的内心就可能变得麻木。“要让孩子学会爱,最重要的是先让他们意识到爱是互动,而非单方面持续付出,家长可以适当地在孩子面前示弱。”
姚欣波曾在一次亲子活动中提出让家长与孩子给对方写信,给彼此一个“爱的出口”。“大多数家长听完孩子念的信,泪洒活动现场,与孩子紧紧抱在一起。一些娃儿步入青春期后,很难与家长更加亲密,也不会直接表达爱意,尤其是男孩。这样的活动,为亲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机会。”亲子哭着拥抱彼此的画面,姚欣波至今难忘。
同样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大鱼带着小鱼如往常般在海里游荡,当游到更远的海域,大鱼问小鱼:“孩子,你感觉今天的水怎么样?”小鱼惊讶地回答:“哪里有水?”赵霞指出,小鱼就好比如今生活在家长溺爱中的孩子,由于足够被爱,司空见惯,而感觉不到爱的存在。不善沟通的家长只会默默付出,不会以拥抱、谈心等方式与孩子互动,也很难在放工后说出那句“我太累了,今天你试着做饭好吗”。“这种现象大多源于家长对传统家庭模式的传承。多数家长易将他们与自己家长的沟通方式与相处模式,带入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过程。要想有所转变,需要家长的强烈意愿与有效行动,他们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家庭相处模式,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赵霞说道。
没有基本的敬仰,何谈感恩
两组数据大概能够说明问题。赵霞曾在中学生群体之间做过一次调研。“有多少人的内衣物是自己洗、自己清算?”举手的孩子只有一半甚至更少。她继续发问:“你们在家做过饭吗?”此时,举手的孩子屈指可数。
赵霞表示,这样的结果,无法与孩子的年龄及该阶段应有的生活能力相匹配。“我没有直接问有多少人的内衣物是由家长清洗并清算,而是换了一种更积极、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鼓励,希望他们能看见家长的付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另一组数据是姚欣波给出的。在“感恩亲情”系列班会上,她从面向初一学生的调查问卷里发现,有部分孩子近两年年才知道自己家长的生日,还有将近一半的孩子表示至今不知道。“不知道自身家长的生日,很明显是多年来没有送过一句生日祝福,或在生日当天为家长做一些事情以表达内心的爱和感恩。”那次班会让姚欣波意识到,做好感恩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通常会与家长取得联系,一些孩子会在教师与同学面前对家长采取冷漠态度,甚至可能恶语相对,令人尤感“刺目”。“他们还不形成年龄段应有的担当,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家人。若亲子之间缺乏基本的尊重,又何谈感恩呢?”她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做好当下事,珍惜眼前人。
面对小事时的视而不见,很可能堆积成日后的冷漠与无情。在姚欣波看来,这样的状态若长期持续,极易发展成为孩子的性格缺陷,“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日后能承担起社会赋予他的责任吗?”赵霞也对此表明担忧:“这样的孩子与家长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当他们步入青春期,更容易受同样缺乏人生经验的同龄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会做出令自己和家人都抱憾终生甚至危及社会的事情,不得不引起警惕。”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4013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