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想
本文由:凌想亲子心理(lingxiang127)
授权发布
有多少妈妈为此自责,自责完了,忍不住又吼,年复一年陷在怪圈里,每隔几天就破产一次。
问题是,吼了,自责了,破产了,孩子的问题还是依旧,甚至更糟。
问题是,这种头脑里的活动,总有些“只可会心不可言传”的玄妙之感。
下面是我总结的四种觉察小方法,非常接地气,每一个小办法都有具体的路径,不妨照着做做看。
父母们说: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却还是忍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
前几天,我偶然看到清代名臣左宗棠的一段话,说的就是如何觉察,如何践行,把方法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这段话,如果换几个字眼,就是在教父母们怎样觉察啊。
我们看育儿书时,要仔细揣摩书中的专家、做得好的父母他们遇到情况时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当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要急着做出反应,而是停顿几秒钟,想一想:
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行动对照起来,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改进了。
正如左宗棠所言,“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书上看到的知识、道理,当时明白了,懂得了,以为学会了,但是,在生活中一遇到具体事情,又会凭本能行事。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本能冲动之前,加上觉察,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借鉴好的做法。
慢慢地,就会变得自然一些。再后来,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由发挥了。
妈妈在厨房忙碌,听见孩子哼哼唧唧喊了一声“妈妈”,妈妈心里有些烦躁,但还是走了出去应付。
可以想象,带着这种拒绝、不耐烦的情绪去面对孩子,又是一场让人心力交瘁的哭闹纠缠。
“假设再次回到这个场景,我站在厨房门口拦住你,让你设想一下,孩子用这样的语气喊妈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分别怎么应对?想好了我再让你出去。”
这位妈妈足足想了20多分钟,才磕磕绊绊、勉勉强强想出了几个应对的方法。
过后,她对杨杰老师说:“谢谢你把我‘堵’在厨房,让我明白,不光是教育,过去几十年的成长过程,我都是一个爱逃避的人。”
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我们抑制住冲孩子大吼大叫的冲动,让自己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
1.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很多人会说:我怎么猜得出孩子有什么感受?他就是不乖,就是想折腾点事!
一是你愿意用心去体会孩子当时的感受。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用头脑去评判孩子的行为。
很多大人都习惯了用头脑去评判好坏、权衡利弊,习惯了用大道理说服自己、说服孩子,他不重视自己的感受,也就很难体会到孩子的感受。
二是你要相信,所有的问题行为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没有人愿意当“坏”孩子,没有人愿意明知故犯,这些大人所谓的“错误”“问题”,只是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潜意识本能地用扭曲的、变形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多些耐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也会让你的觉察更明晰、更准确。
我的读者群里有一位妈妈,她非常有智慧,把孩子教育得心性开朗、活泼大方。她还经常在群里为大家解答问题,分享她的育儿心得。
我曾经和她长聊过。才知道,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姐弟几个,她是最不受喜爱的那一个。
妈妈对她有多不好呢?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觉得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
所以,她从小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远离妈妈,越远越好。
长大后,她果然做到了,如今她生活在大洋彼岸,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两个可爱的孩子。
“有这样一个糟糕的童年,我却感觉你的心态很开朗平和,好像没有留下太多的阴影,更没有把那些糟糕的心态传递给孩子,相反,你还有很多育儿的智慧。你是怎样做到的?是不是看了很多书?”
我看的书不算多。不过,当我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时,我就会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我的妈妈怎样做?我就按照我希望的妈妈的做法去做。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做法,我会想:当初我妈妈是怎样对我的,我就按照和她相反的做法做就行了。
我们总觉得觉察是一件有点玄、不好把握的事情。其实,觉察可以很接地气。
那就是,在你被情绪支配着冲动行事之前先停一停,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孩子的位置上,你希望父母怎么对待你?
我想,没有几个“孩子”会想:爸妈吼我一顿就好了,我就欠被狠狠地骂一顿、打一顿,挨顿揍我就记住了。
身为父母,身为“资深儿童”,我们更要时时记起曾经的初心——记起自己也曾经有过小时候,也当过孩子,也撒过谎、偷玩过游戏,也很烦父母的唠叨,也害怕父母的巴掌……
只是,当我们长成大人,这些就都忘记了,好像我们天生就是大人。
和孩子相处,就是需要我们能保持一颗敏感的童心,时时记得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孩子。
如果你有一对让你感觉糟糕的父母,那就和他们反着来——
不用看太多书、学太多育儿方法,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是个很好的家长了。
就是当你的情绪起来的时候,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你的情绪。
如果说,孩子的行为是导火索,那也需要你的心里有炸药,情绪才会爆炸。
上课时,老师点名漏掉了橙子,我催促橙子赶快举手告诉老师,橙子却迟迟不举手。我的急和气一下子就起来了,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
当我及时觉察,我看到,原来自己心里有着一个羞怯、不自信的小女孩,她即使尿裤子了也不敢喊老师。从小到大,我一直讨厌自己的羞怯,所以,我才会把自己的急和气投射到橙子身上,把他的行为解读为胆小、羞怯。
如果没有觉察,一点小事就会引爆我们的情绪,还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孩子的错。
自己心里清净了、畅通了,就会更平和地对待孩子,更好地看到孩子。
我们看到的是问题、是错误、是自己身上排斥的东西、是自己渴望又不可得的东西。
当我们有了觉察,才能更好地看到行为背后的渴望,看到孩子真实的情感,看到真实的自己。
1. 多看看心理方面的书,一边看,一边和自己对照着分析,扩大自己的认知界限。
2. 个人成长和工作坊也是很好的途径,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更快、更深地看到自己。
3. 还有就是,平时多做觉察的练习,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试试看,当你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种种纷乱的情绪、念头,你会和一个真实的、脱下层层盔甲的自己在内心相遇。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性,能省事就省事,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擅长自动驾驶。因为思考会耗费能量,在资源短缺的原始社会是不利于生存的。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如果这一天用脑太多,我们就感觉很累,就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补补。
所以,为了节约能量,大脑对某一类经常出现的问题会形成一条发达的神经通路,也就是固定的反应模式,一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在瞬间做出本能反应。
比如,一遇到难题,就想逃避;孩子一哭闹不听话,就烦躁得想大吼制止;老公做得不如自己所愿,第一反应就是指责……
这些都是靠本能驱动的反应,是我们日积月累形成的固定模式。
这些模式也许曾经管用,也许保护过我们,但当我们现在一再地为此感到痛苦、困惑、自责,陷入恶性循环,这就说明,我们需要改变了。
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在本能冲动之前,加入理性,加入思考。
一次又一次的代替,原有的反应模式就淡化了,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认出自己的情绪,看到孩子的感受,选择最优的方式来应对。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3813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