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之后,为什么越来越难管教?怙恃很可能在这些方面做错了

孩子上初中之后,为什么越来越难管教?父母很可能在这些方面做错了

这两天朋友总是跟我吐槽,说自己的女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三天两头跟自身吵架。

朋友的女儿上初二,在我印象中是个很是乖巧懂事的孩子。

我问朋友到底怎么回事,朋友说女儿最近总爱好看言情小说,她一气之下把那些书都扔了。

女儿知道了非常生气,不仅当时和她大吵一架,接下来的好几天对她都不好脸色,还总是因为一点小事跟她发生矛盾。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着或一般或类似的经历吧?

不管是乖巧懂事的女儿,还是可爱活泼的儿子,似乎到了初中以后,都会变成“问题少年”、“问题少女”。

初中阶段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是学习方面的“进阶”,更意味着心理和心理的进一步成熟。

作为家长,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咱们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这些方面做错了。

一、把娃儿当成附属品

在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会日趋成熟,会更有主意,更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再甘心被父母长辈“下令”、“指示”,这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会把孩子当成“被保护”的一方,也简单下意识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

想要和初中阶段已经步入叛逆期的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瓜葛,父母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

我们在和孩子日常对话的时候,要学会从下令性的口吻转变为请求、询问性的口吻。

比如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帮自己拿一样东西,不要直接了外地对孩子说,你把什么什么给我拿过来。

应该询问孩子,你是否可以帮我把啥什么拿过来?

尊重孩子,把孩子视为和自己一样平等的“大人”这类思想,应该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

只有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尊重,内心才不会形成反感和叛逆的想法。

二、不和娃儿沟通、交流

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总是觉得,只要我让孩子吃好喝好,有衣穿有房住,我这个怙恃当得就算称职,孩子也会也变越好。

物质上的满足的确能够为孩子带来快乐,但精神的空虚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填补的空缺。

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和你对着干?为什么你说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听?

首先问问你自己,你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内心需求?你知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

就如同我那位把女儿的言情小说扔掉的朋友一样,她并没有和女儿沟通、交流,而是直接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无效的,因为这种做法只会激发他们更严重的叛逆之心。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生理会逐渐成熟,会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和性吸引。

女孩喜欢看言情小说,喜欢那些帅哥偶像,或者男孩子开始格外注意形象,喜欢在女孩面前耍帅等等行为,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孩子上初中之后,为什么越来越难管教?父母很可能在这些方面做错了

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孩子的一些不妥当的行为和做法。

三、总是逼着孩子学习

初中阶段,可以说是所有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学业的压力或许还不太明显,但是到了初三,中考的压力就随之而来了。

于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就天天在孩子耳边唠叨一定要好好学习。

平时在家的时候,对孩子看得也特别紧,以至于让孩子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长期处于压力过载的环境当中,哪怕孩子是个学习天才,也终有一天会崩溃。

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劳逸结合。

家长们需要督促孩子学习,却也不能逼孩子太紧。

如果发现孩子的状态不佳,那么可以抽出一天的时间,带孩子出门玩玩,放松一下。

当孩子感到压力减轻之后,再重新投入学习当中,效率就能够回升了。

孩子太难管,其实真不能完全怪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各位家长都能够采用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那么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渡过初中阶段和青春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