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考过后这些学生最容易掉队?由于身边有这十个“坏朋友”!

高一很重要,家长们想必不会反对吧?这个时期,孩子跨过了中考的考验,经历了人生中最浪的一个暑假,带着相差不多的学习基础来到新的黉舍,然而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过了一段时间后,本来是差不多成绩考进来的学生,就开始“天上地下”了。这究竟是why?

其实,一切都是“套路”!你的孩子之所以会“掉队”,完全是因为下面这些“坏朋友”在拉孩子下水!即日,管胖子想就自己这几年的所见所思,聊一聊什么样的孩子在高中起始年级更容易被拉下水。
第一类坏朋友,叫做“自我放松”,他最喜欢拉那些觉得初三很辛苦,高一该缓一缓的孩子下水。
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在少数,因为初三的时候有很多的家长和老师给孩子灌输了这样一个想法:初三的时候努力努力,考上一个好高中,那样就等于一条腿就迈进好大学了!既然一条腿已经迈进好大学了,高中还有三年呢,先歇歇再说吧~于是一整个假期,孩子都在东游西逛中渡过,既没有进行高中课程的预习,也没有做好进入高中的各项准备,而正式进入高中后,课程的复杂程度、教师的授课进度,作业的难度和数量都较之于初中有极大的提升,什么准备都没做好,一心惦记着高一玩一玩、歇一歇的孩子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容易掉队的那批人。
在高一开学前要进行一些课程上的预习,并且在身体、心态上面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开学后也要严格请求自己,高一第一学期并不是你初三后休息的奖赏,而是为你两年后的高三做的最扎实的准备。
第二类坏朋友,叫做“自我膨胀”,他最喜欢拉那些觉得自己是“学霸”、不认真也考得好的孩子下水。
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会有一些这样的“灵异”现象:孩子平时学习并不算努力,有的甚至作业都不怎么完成,到了考前突然学习到半夜甚至凌晨,或者找个老师突击补习一下,最后成绩也过得去,有的甚至考得还不错。这是个什么操作呢?这是由于初中的内容通常难度相对于不高,注重考察单个的分割开来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这在高中就行不通了!不仅仅是难度加大了,高中的学习内容在考察中更加注重严谨性、完备性和思维的流畅,而这些都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只靠默念“我是学霸”,可能会狗带。
你以为那些又是弹琴、又是打球、高考又考得好的师兄师姐们,都是玩玩就考好了?别无邪了!对待学习,他们也比你认真10000倍!!
即使真的聪明绝顶,也需要认真的进行知识储备,踏踏实实的做好进修中的每个环节,才是真聪明!
第三类坏朋友,叫做“自我怀疑”,专拉那些觉得自己太笨了,怎么学都学不好的孩子下水。
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往往在初中的时候就比较努力,通过勤勉的学习进入了比较好的高中,在这种时候就会有很多他身边的人告诉他,这所高中里面你的同学如何如何厉害,那些传奇一样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搞得孩子还没接触高中学习,就现在内心里给自己下了个定论,到了高中我就不可了!这样的孩子在进入高中的时候就带着仰视甚至望洋兴叹的心态,在学习中只要稍有困难就会灰心丧气,长此以往,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都会出现滑坡,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往往也更容易掉队。这一类孩子掉队,完全可以说是家长和身边人的“锅”了!
能考入同一所高中,大家的智商总归差不到哪里去,真正的聪明是不自作聪明,同时也认可自己不够聪明!勤勉和认真远比狭义的聪明有意义得多。
第四类坏朋友,叫做“爱耍小聪明”,他专拉进修习惯未成型,总爱投机取巧的孩子下水。
这一类容易掉队的孩子往往看起来聪明伶俐,对待学习也还算上心,只是在学习中经常打折,老师说让大家回去阅读某本名著,他到网上去找这本名著的梗概,看完了也能侃侃而谈;老师说把这道数学题做完,他认认真真地做几步,自认为后面的都会了就找答案抄下来……一次两次也许影响不大,但是时间久了就“杯具”了。这必然会导致学习中的体会不足,在一些稍有难度的地方无法理解,而在一些需要积累的地方又往往底蕴不足,就好比长期吃快餐的人,看起来也吃得饱,但是对身体健康肯定有影响。
今天你可以用手机搜出作业的答案,明天的试卷上却没有手机可以帮你忙,进修中最大的捷径就是不找捷径……
第五类坏朋友,叫做“不拘小节”,专拉生活习气很糟糕,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孩子下水。
你以为生活习惯对学习没有影响?不存在的!试想你的孩子进了寄宿学校,不经常换洗衣服招致旁边孩子的白眼、总是迟到让班主任为难,或者因为时间观念差、个人比较邋遢、糊口技能较差、不会与人相处等等这些问题被人指摘。时间久了,孩子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便转入到了与“不喜欢”他的人周旋上,这对学习的影响不言而喻!
提前锻炼自己的必备生活技能还是很有必要滴,提升时间观念和规则认识,这不仅仅对高中学习,对日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助益!
第六类坏朋友,叫做“稳如泰山”,专挑自己进修不主动,总等别人催着学的孩子拉下水。
这一类的孩子有的是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到了什么时候就自然有家长来围着团团转了;有的是“视时间如粪土”的,回家以后先看电视玩游戏,等到不得不写作业的时候再来个挑灯夜战,还让家长觉得好努力的……要了解高一九门高考科目功课的学习,加上艺术、通用技术、计算机等课程偶尔也有作业安排,原本就只有三个小时的晚修时间如果再不主动充分利用,就更加捉襟见肘了!何况在寄宿制的高中,是没有“父母牌闹钟”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课上没有听懂,课后也不主动找老师或者同学解决相应问题的孩子,总以为有人会催着你来给你讲明白,可事实上呢?当老师面对一百多甚至两百多个孩子的时候,是很难适时发现其中的一个在哪里有困惑的,这个时候如果不主动点先下手为强,那么问题就会被越堆越高。由于高中的学习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时间久了,自然就跟不上了!
自主安排好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并且在学习中多主动和同砚、老师进行沟通,这些都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七类坏朋友,叫做“本末倒置”,专拉中心放置有偏差,过度痴迷学生活动的孩子下水。
这类孩子往往非常活泼好动,在班级工作和学生活动中绝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跑前跑后,左右逢源,不亦乐乎。我们讲高中的教育不止局限于课堂,这些日常工作中的锻炼和学生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自信在日后肯定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巨大财富。但!是!高中教育也不是只有班级工作和学生活动的,只有对二者“雨露均沾”,让生活与学习互不滋扰,才是比较好的状态,一些孩子在进入高中后,加入了很多的组织和社团等,每天还没下课就惦记着活动,甚至到了晚修,别人都在预习功课、写作业,他却在写计划、搞方案,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了,而当成绩出现警报的时候,很多的活动也会因为成绩下滑而受到很多阻力,最后两方面都做不好。
合理安排好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分,该活动的时候不多想进修的时候,而该学习的时候也不能让活动来占用时间,角色转换很重要。
第八类坏朋友,叫做“刚愎自用”,他专拉学习上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建议的孩子的孩子下水。
这一类孩子往往是“孤胆英雄”,在之前的学习中,建立了一套自以为放之四海皆准的“门派秘籍”,并且对此“秘籍”深信不疑,不愿做出丝毫调整。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固执坚持原有的方法经常很难产生打破,而这个时候,通常都会有老师或者身边的同学给出一些各自的建议,这些建议并不都是合理、合适的,应该针对自身情况有所取舍,但是拒绝听取别人的任何建议并尝试改变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进而就产生了掉队。
学习“周伯通”,在学习中多融汇别人的高招,针对自身的状况适时的进行调整,你才能创造出新的“绝学”!
第九类坏朋友,叫做“情绪波动”,他专拉简单被外界的干扰,一到考试就泄气的孩子下水。
这一类的孩子经常表现为成绩起伏波动很大,“状态”好的时候有如神助,“状态”不好的时候神不能助,考试前紧张焦虑,考试中惊慌失措,考试后就嚎啕大哭。他们所面临的很多困扰往往来自于外界,比如家长的过高期许、与身边朋友之间的不恰当比较、对考试产生的习惯性畏惧等等。这些娃儿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虽然表现得像个“正常人”甚至还更优秀点,但是一到重大考试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掉链子。家长往往把这情况归结为心理素质不过硬,但心理素质这玩意儿也不是三天两日解决得了的,时常的波动和被指责很容易催生孩子的学习信心崩溃,进而就可能导致掉队。
保持良好的家庭交流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需要父母们留意的,关心孩子学习和训斥孩子不爱进修是两回事,很多事情都可以有更睿智的处理方式。而学生自己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带着负担是不容易很好的完成任务的。
第十类坏朋友,叫做“自制力差”,专拉痴迷手机和搜集,对学习不上心的孩子下水。
智能手机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样的低头族也是这个产物所催生出的新的问题。事实上很多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来明确禁止孩子携带智能手机进入学校,这足以说明智能手机对孩子正常的学习成长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和干扰。很多孩子以各种理由说服家长帮助他在欺瞒老师的情况下把手机带到学校,其结果往往是等到手机的危害显现的时候再手足无措的找老师寻求帮助解决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科技的发展带来飞速变化的教育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形成也必然催生新的教育技术的革新,但它现在远远不成熟,就目前而言还是弊端远远多于好处的时期,那些鼓吹手机进校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处庙堂之高而不知江湖之远的所谓“专家”而已。手机游戏成瘾,快餐文化侵蚀导致学习浅尝辄止,与外界过多联系导致很难静心学习,网络环境浮躁催生孩子的叛逆意识,便捷学习途径导致孩子学习投机取巧,甚至于一些暴力、淫秽内容的传播导致严重的心理不健康等等等等,都会直接导致孩子们在高中学习中的掉队。
高中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在手机管理方面是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独特配合的,自觉在高中学习阶段不使用或少使用手机,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