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要我发火,孩子才听话?”基础竟是在这里……

“为什么非要我发火,孩子才听话?”根源竟是在这里……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孩子不听话,爱顶嘴;做工作磨磨蹭蹭,心不在焉;调皮捣蛋,到处惹是生非…


无论你怎么监督孩子、催促孩子、管教孩子,孩子也一定如你所愿,于是你只有发火,才能让孩子听话。

网上有人将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总结为“呼啸依赖症”,即你的吼叫声音越大,孩子就越老实。


在我们的社群中,一位宝妈无奈地说道:“感觉教育孩子好难啊!为什么我只能用发火才能让孩子配合?”这位妈妈的心情,我格外理解。在教学中,我们曾经遇到过无数类似的案例。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来讨论一下,这个令无数家长头疼的问题。


孩子是真听引经据典,

还是假装听引经据典?



生活中,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发现,有时候我们喊孩子,他明明听到了,可是却总是不回答我们。你跟他说一句话,丁宁一些事情,他跟你眼神交流了那么一瞬间,立马假装听不见,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孩子是真听不见你的话,还是假仁假义听不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孩子除了有先天的听力障碍听之外,大多数情况是“假装”听引经据典。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假装听不见的状态呢?

 


第一,孩子太过于专注做事情。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6岁前的孩子,他们做起事情来非常专注,很难让他们做到“一心二用”。特别是在儿童感兴趣的事情上,他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全放在这一件事情上;你在旁边跟他说话,他的心思根本不在你说的话上,所以就会出现假装听不见的状态。


比如有的孩子正在专注的玩积木,你让他去喝水或者吃水果,他不会回应你;孩子正在看动画片,你把精打细算苹果放到他手中,本想让他吃水果,他的注意力被电视吸引,很可能拿着苹果看完电视。


第二,孩子听不懂父母说话的含义。孩子会听不懂成人所说的话吗?完全有可能。尤其是那些习惯于用繁琐的方式表达的父母,明明一句话就能讲明白的事情,他总能绕个弯说出一大堆“情理”。要知道,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理解能力本身就有限,他根本就分析不过来父母讲话的意思,所以就只好用沉默来回应父母。

还有的家长,喜欢正话反说,更让儿童摸不透父母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唠叨的话多了,孩子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教育孩子的时候,数日家长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好像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希望他马上就能理解和记住。


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或不听话时,不是认真分析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缘故,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只是简单地说教、讲大道理。

 

父母空洞的说教,不能实际、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候,你“灌输”的道理多了,孩子反而会假装听不见,或者干脆来一句“我都听腻了”。反反复复的训斥、喋喋不休的絮聒,只会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孩子不能反抗,自然通过“无声”的沉默来“屏蔽”你所说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任你怎么说,孩子都不会重视。


孩子听话的背面,

根源竟然在这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用吼,儿童还愿意配合你呢?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通过大量教学观察及研究发现,想要让儿童看起来“听话”,就要了解孩子听话的背后秘密。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孩子对成人的“听命”意识,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儿童有时候听话、有时候不听话,在我们看来有点反复无常。1-6岁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服从意识与他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要服从成人的某个指令,孩子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即具有明白指令的能力。所以,想要孩子能否服从某项指令,我们首先得知道他是否达到了相应的发展水平。


比如3岁前的孩子,让他做某件事情,不配合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不听话,成人习惯强制性的命令孩子去做。3岁以上的孩子,我们会突然发明孩子听话多了。但这也是间歇性的,时而温柔如天使,时而胡搅蛮缠总是很叛逆。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在服从成人指令时候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他不可能突然就能服从他人的意志,也不可能突然就能明白做某件事情的理由。恪守是一种能力,孩子若要反复使用这种能力,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巩固这种能力。


因此,1-6岁阶段的孩子有时服从,有时不服从,就是这个原因。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刻,父母首先得明白,孩子是否具备了“听话”这个能力。


2、第二阶段,儿童随时会服从命令,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当孩子的服从意识发展到这个阶段,他的能力已经得到巩固,这个时间他既能听从自己的意志,也能听从他人的意志。此时的儿童,已经可以领会他人发出指令的意图,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完成命令。

3岁以上的孩子,服从意识大多都能达到这个程度,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所期望的孩子听话,即是要让孩子服从意识达到这个程度。那么,孩子的服从意识就仅限于此吗?显然不是!


当儿童的服从意识达到第二个阶段之后,会向更高层次去开展,即服从意识进入第三个阶段。


3、第三阶段,儿童渴望命令的下达。处在第三个阶段的儿童,期望成人能给他们下达命令或提醒。他们好像急于等待和履行别人的命令,并表现出无限的快乐,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


日常教学中,细心的老师或家长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做完游戏或手工,跟孩子说“我们把东西收拾一下……”话还没说完,儿童就马上动手开始收拾东西。儿童服从的太快,以至于你还没讲完话,他就开始行动了。


注意两点,

做一个会谈天的父母


  

了解了以上孩子听话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建议怙恃再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做。


1、调整说话的语气和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经常因不合理的表达方式而受到破坏。比如用命令的语调:“你必须怎样”、“我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我要求你怎样……你做不到就会……”


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表达的方式和语气很重要。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正因为父母是孩子最接近的人,所说的话才那么特别,具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当我们转换语言表达的方式时,你会发现,孩子也会快速的发生改变。


2、善用肢体语言,保护孩子在听你讲话。

聊天的时候,肢体语言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和他聊天。当我们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假设孩子小,那就蹲下来交流。拉着孩子的手,或者轻拍他的肩膀,等到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了,你跟他讲话,他才会更加重视。


通常情况下,对孩子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说话,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通往世界之路的引路人,你的平心易气,决定了孩子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


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因为你所说的话,既可能让孩子实现完美“逆袭”;也能够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你的选择,决定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