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育儿必看书目《爱和自在》

父母育儿必看书目《爱和自由》
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专家、科学家,都想给“爱”和“自在”准确的解释和定义。

从人类基本需求出发,爱和自由都是给予人幸福感。咱们爱孩子,难道不是想孩子更幸福吗?

当然,本书不是简单的给我们讲述这些概念,作者是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迷信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

我们家宝宝,白天主要由家里老人带,宝宝凡是做一点看似危险的动作、或者会弄脏衣服的工作等,就会被老人阻止,“不能做、不要搞、危险”等否定语言几乎是口头禅。

直到看过这本书,我才知道这些出自本能的反应,竟然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伤害。我们这一代、咱们上一代、上上一代……真正懂爱得人太少,所以说,本书也是开拓我们无知父母眼界的好书。

内容简介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第一部著作。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她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实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要一样,那就是爱!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即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咱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如果我们懂得爱孩子,我们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用性命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则。

这个阶段独特的生命现象就是,完全处在生命中,以自我为中心。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制造上,他没办法从自我中出来的。这是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六年!

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大概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了解作家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中国系统引进、实施国际蒙特梭利教育第一人;成功实践了科学教育法的本土化,博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发展和延伸了蒙特梭利敏感期理论;其创作的社会科学专著《爱和自由》与科学教育专著《捕捉儿童敏感期》开创了中国幼儿园教育界的新纪元。

精彩书摘

如果我们懂得爱孩子,我们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很多人说,成为他自己跟不能成为他自己,差别究竟在哪里?有一个天大的差别,就是儿童成为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了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他的自我。我们父母不是特别追求现实中的成功吗?没有自我,就无自我实现的可能,也无所谓成功可言。

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则。这个阶段独特的生命现象就是,完全处在生命中,以自我为中心。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创造上,他没办法从自我中出来的。这是人生命中顶顶重要的六年,或者说十二年的时间。错过这12年,再想建构自己,实在是太艰难了。错过12年,到了成人期,再以自我为中心,就是障碍和病态。

当孩子把自己建构起来了,就会用下一阶段的时间,也就是青春期到十八岁,用已经建构起来的自我跟现实的外在世界搭建一个桥梁,他把自己与外界连接了起来。

等他搭完这座通往现实的桥梁以后,他已经超越了他自我创造的历程,走向社会,他将要实现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当一个人从自我的自然人中走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就能去实现他社会的自己了。这就是成长的一个自然里程,无需培养,只求不破坏。

现在情况变了,现实的情况是,当儿童形成自我的时候,父母不让他形成自己,而是告诉他,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好。你不能成为你,你要按妈妈、爸爸的心愿做事情,帮助妈妈爸爸形成妈妈爸爸。这才是你的使命。

然后,这个人长到18岁的时候,他没法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旧处在自我中心中,父母就怒不可遏。父母有什么可怒的,这是最简单的因果报应,只是成人太健忘了,也可能是时间太长了吧。真正愤怒的是孩子,他已经难以想出办法了。

推荐缘由

1、如果你正在育儿,一定会被书中的案例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突破了我们传统的育儿思想,指导我们父母给予孩子科学的爱与自由。

2、我们曾经给儿童以爱的名义做了无数的限制,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娃儿如同笼中鸟,本书明确指明了这些错误做法的后果,给予家长警示和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