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考孩子考砸了怎么办,99%家长都市做错!

新浪高考升学方案峰会
距离新浪高考升学规划行业峰会只要8天!
想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如何更好地帮忙考生及家长做好升学规划?
想知道高考升学规划行业的最新动向?
想洞察政策和技术变革后,怎样迅速打开产品和营销的大门?
各界大咖云集,海量干货等你来!
时间:11月22日 09:00-18:00
地点:北京市望京昆泰旅店
报名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或登录网址: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6-09-29/doc-ifxwkzyk0649575.shtml。
目前,各校期中考试都已结束,孩子们也陆续收到了进入高三以来第一次正式考试的成绩,这次期中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由过程期中考试的检验,让孩子清楚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及时地做出调整,对今后学习起到规范作用。
而家长们都会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单上,如果孩子不小心考砸了,家长们认为孩子们自身压力已经很大,几乎不太敢再给孩子施压。有的还恨不得给娃儿减减压。但说实话,压力有时候是把双刃剑,是一种身体力量的唤醒,一味地减压,或者是不敢高声语,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利用压力,变压力为能源,让压力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前行、实现理想的最佳动力源呢?
先来看两个例子:
事例一: 没关系即是不相信
西西是个文静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学习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进入高三后,也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西西始终住宿,父母觉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进,多和女儿沟通也要花费时间,所以亲子间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
第一次期中考试西西的成绩不理想,压力陡增,心情很沮丧。考后放假,父母问到测验的情况时,西西情绪低落地说:“没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父母听完如临大敌,西爸很着急:“那怎么办?”西妈想安慰女儿,间接说:“没关系,不行就考专科吧,专科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
听了爸妈这番话,西西顿时又生气又难过:这就给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专业吗?回到学校后,西西赌气不愿接父母的电话,复习状态也大受影响。
她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充实很自信。但自从父母那样说之后,就找不到学习状态了。 在跟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泪抱怨,本来自己没考好,压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烦了,父母怎么不妨这样给自己定性,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后,也是满腹无奈:其实孩子考砸了,我们心里也很急,看她那么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怕她压力太大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嘛。
高考前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对于考生的心理状态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考后成绩不理想,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对这种情况,就容易在压力下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合适的帮助。 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缓解孩子的压力,结果反而导致亲子间的误会,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 孩子考砸了,家长说“没关系”是为了安慰,可是对于始终绷着劲儿在辛苦学习的高三学生来说,能没关系吗?甚至在孩子心里,没考好有大关系。 家长的一句“没关系”就等于“不相信”,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建议孩子“考专科”,其实家长自己心里也未必是真心这样想的,在孩子听来,更等于是直接否定了她,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怎么接受呢?
这种情况下,家长合适的做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干巴巴的“没关系”“我信赖你”“你很聪明的,没问题的”这类话简单地“敷衍”孩子。
其次要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绩的起伏,认识到在高考前需要经历多次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很正常的,而高考前出现问题反而应该是功德,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知识的薄弱点,不把问题带到高考考场。引导孩子这样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把注意力转入查漏补缺的学习中。
家长遇到此类问题,不妨这样对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很难过……(这里可以有一些肢体语言,如抱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妈妈都看到了。不过妈妈觉得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错的题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识还有盲点、还需求巩固吗?这样可以让你在高考前把知识复习得更扎实。考试已经过去了,现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数。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的女儿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把这次考试变为成功的垫脚石。
事例二:帮忙孩子制定目标
文凯进入高三后,主动把一颗爱玩好玩的心收了起来。他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 文凯自己心里时常会后悔高一高二时玩得太多了,没好好学习,导致基础不扎实。看到周围的同学埋头苦读稳步前进,他心里也憋着一股劲,但又不了解该往哪处使,感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绪也越来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为孩子主动努力的行动感到欣喜,同时也很心疼和着急,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
在老师的建议下,他们找了个合适的时机,跟文凯进行了推心置腹地沟通: 肯定了孩子进高三以来的努力付出,引导孩子客观正确地分析了自己的实力,并根据孩子几次考试的成绩,共同确定了一个适合的努力目标。 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确定,文凯觉得对自己接下来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满了动力,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踏实朝目标前进。 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文凯正常发挥,进入了理想的学校。
一个明确具体的“跳一跳能够到”的学习目标,对考生复习备考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很多高三考生对于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有时甚至出现班里很多学生扎堆把同一所大学定为目标的情况,他们既对自己的目标大学不甚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到底适合制定怎样的目标,导致所谓的标的只是凭感觉而定,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明确的动力。 而老师一般都要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也难以做到特别细化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合适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管理目标,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孩子调整状态实现高考目标,也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建议家长可以先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各科学习状态及成绩,听取老师的意见。同时也搜集相关大学相关专业的信息,然后和孩子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目标。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标的,孩子才会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对孩子自己提出一些过于好高骛远的目标,家长要讲究策略,与孩子探讨,分析目标的不当之处,帮助孩子调整。目标确立后,当孩子的状态有所偏离时,家长也要及时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长帮助孩子的两个具体事例。 每个考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帮忙孩子化压力为动力,除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家长自身的状态。
1过好自己的糊口,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对孩子是最具影响力的。 首先,家长自己对高考也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高考确实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紧张一步,但它绝不是全部,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大学文凭要重要。若家长能淡然处之、信任孩子,这份平静淡定也会传递给孩子。
其次,家长要尽量保持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规律,没有必要做刻意的安排,比如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职照顾孩子。家长的心愿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有些娃儿会产生“父母为我做了那么多,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的想法,加重心理负担。有些孩子觉得自己是处在“监视”之下,从而产生逆反情绪,影响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