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小学化教学,科学幼小跟尾之“生活准备”篇

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心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该做哪些准备?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到,幼儿进行生活准备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较快顺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
1
逐步调整一日作息
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幼儿。
2
帮助孩子养成优秀的卫生习惯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制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1
引导孩子做好小我私家生活管理
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2
引导孩子学会分类整理
和存放个人物品
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提供存放孩子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指导孩子慢慢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3
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时间观念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定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孩子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
防溺水演练
防震演练
1
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孩子了解校园、社区、交通等情况中的安全要求,学会保护自己。
2
指导孩子学会求救的方法
指导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选择有效的乞助方法,如:知道向成人求助或拨打求救电话。
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孩子的自理本领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
1
引导孩子承担恰当的劳动任务
和孩子一起制定劳动计划,鼓励幼儿自主确定任务分工并有计划地完成。成人要关注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和指导。
2
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
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要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
3
引导孩子尊重身边的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帮助孩子了解父母及老师、食堂厨师、幼儿园保安等的工作特点,讨论他们付出的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服务和便利,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END】
图文编辑:林苗苗
初 审:井 然
复 审:唐红梅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一心一意为孩子,踏踏实实做教育,是我们庆范实验幼儿园永远的初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3622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