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究竟在衔接什么?避坑避雷指南

幼小衔接究竟在衔接什么?避坑避雷指南
过去三年,每年身边都有上百个娃儿幼升小,高频问题不绝于耳。


“学拼音吗?学数学吗?要写字吗?要认字吗?”
“哪家机构好?要上延时班吗?”
“民办太卷了,公办太松了,国内学校…..”


如果是教育是长跑,那么幼小衔接相当于流动手脚、压压腿的小热身。
在热身那一刻,我们理应清晰地知道整个长跑会发生什么,热身的道理和细节是什么,下一个问题才是“怎么热身”。


很遗憾,真实情况并不是如许。
别人都压腿,你也压压腿,压得还挺标准。但实际上你不了解整个长跑的玩儿法,以及后面的过程应该做些什么。


这就是焦虑的泉源。
也是“今天衔接好了,背面问题一堆”的源头。


从优秀案例中汲取经验,结合今年自身的经历,做个小结吧!

到底需要学哪些?
” 拼 音 “
报班就报个最短课时的。不报也可。

本来打算给小黑仔大班暑假报拼音课,赶上疫情没上成。小学后,发觉老师普遍对拼音都抓的都很紧,按照老师的进度多数孩子完全没问题。


如果不放心,可以买个练习机,或者上《聪慧中小学》app,里面首都名师全程视频详解。和知名鸡娃大神包妈观点相同,和其余核心内容比起来,拼音真的不算什么。


拼音和英文会混吗?假如培养得对,不会混。具体看我前面的文章。


” 数 学 “
整体可以参考我前面的文章。

粗暴地说,数学在家一次5~10分钟,三个月,啥都学会了。


如果实在还是担心,想主动卷,去民办小学旁的书店文具店,那里卖的教辅多半是老师推荐的,不然没人买,比大V、卖书群卖的精准得多。

当年我准备了海量资料,到处线下摸底,到头来发现根本没必要。

“写 字”
看爱好。写字和手部力量和观察能力有关,大班下学期起,不晚。
当然,如果愿意,早写也挺好。


我们赶上疫情,8月才开始规律线下报班写,不算早,跟得上。
目前已经不需要上线下班了。如果真喜欢书法,多写写也挺好。

“认字,阅读”
单独认字没必要,独立阅读很必要。也就是说,通过短阅读来认字,比认字软件、卡片好得多得多。独立阅读后,能独立读题和独立做作业。

推荐纸质阅读,不推荐APP。有人觉得现成的中文分级阅读好,有人觉得杂书都看就可以。我们属于第二种。


有的家长说有用,有的家长说认字没用,
关键是,不在于孩子认了多少字,而在于这些字是怎么学来的
重复和强制记忆,不情不愿,那还不如不学。

“英 语”
参考前面的两篇文章。
英语分数比例会降低,难度会加大。至于国际升学,10年后的竞争,基本是类母语水平的竞争。


“科 学”
一个隐藏的大雷,也是隐藏的机会。

  • 功利地说,物理化学初二开始学2年,占中考200分。平均100分/年(2022年总分180,23年预计200)。语数英,学9-10年,中考130-150,14-16分/年。目前的投入完全不对等。


  • 到了初三,语数英和同水平同学拉开10/15分,是地狱级难度。毕竟1分上下也许就几人几十人。


  • 科学拉开10分,则容易得多。光物理1门,喜不喜欢物理、有没有具象思维和想象力,都能拉开差距。数学好,物理不好或者不够好的比比皆是。


  • 所以物理化学补课费的中位数,远超语数英,好的老师太少。一次课1500-2000的老师抢都抢不到,找都找不到。毕竟1分1万块也值,但是买不到。


重点。
不要以为现在的孩子,尤其男孩,都会喜欢物理化学科学。小时候好像都喜欢,到中学呢,兴趣的流失超过想象。


大龄孩子对科学的热情,未必高于他们父母一代,背后有深层次原因。


1.父母一代学习压力远远低于这一代。


2.父母一代获取知识没现在那么方便,科普书读得不多,知道得少,动手实践反而多。所以对上一代来说,很多人还是对物理化学历史课本感兴趣的。


  • 现在不同了,读了大量的科普书,去过各种博物馆。书籍、APP、视频,所有的课外读物都包装得超棒。孩子的信息量超大,一次性不经思考和实践地获取了大量相关知识。课本对他们来说,就是课本,没有什么新奇。

  • 有一些“实践”,比如STEM材料包,“科学小实验”,只是在家按照既定步骤和有限工具,重复了一遍而已。没有同学们之间的讨论、犯错,没有多重方案和不同工具解决基于真实和随机产生的问题,用限定的科学游戏,代替了基于真实的科学教育,形成了对科学的巨大误解。

  • 买一套炫酷的材料包,知识懂了一大堆,中间遇到的困难,还不如做个打鸟弹弓遇到的问题多。

  • 高成就感,高趣味度,高获得感,低真实性,低挑战度,低实践性的学习模式,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孩子知识获取的路径本质,相当于大人刷抖音。


3. 初中的学习强度下,带着抗拒或者麻木的状态去学物理和化学没什么意外。哪能还有自驱力,一张张卷子,怎么能点燃孩子们?


4.  高中物理,更是比数学更难的存在。


家长这一代,在物理化学上不擅长还好,因为高考填报志愿是总分制。现国内大学文史经济商科类专业大幅缩减,基础研究、科学类、跨学科类大幅增加。高考是选科+选科,很多大学专业要求高考必选物理、化学。如果避开,很多好的学校和专业也一并不再不能选。


5. 国际升学。


60~70%选择商科人文社科类,含金量高吗?但孩子对科学类没有兴趣,他怎么敢去啃那些专业词汇、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呢?出国的选择性也会大大降低。


孩子如果科学、理化基础强,无论国内升学还是国际升学,可选的路都会宽很多很多。


本市预计明年“科学/语数/英/政史类”的卷面分分数比是“200/150/130/100”,浙江是“160/120/120/50”,以后的科学对其他学科的比例会变高还是变低?


  • 语文。政史类降分后,承载了更多的意义,不会降低,已经卷到头儿了。
  • 数学。传统项目,也已经卷到头儿了。
  • 英语。国家不用鸡了,家长自己会鸡。
  • 科学。科学教育是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领域,是唯一一个确定性大趋势。

科学的实际价值,无论应试还是非应试,都远被低估。


预计,在大考中,对于科学领域和实践性、跨学科的应试选拔,只会提高不会降低。和语数的比例从目前的1.33:1,提升到1.5:1,或者2:1,完全不用意外。


  • 上海,已经连续两年中考出现独立的跨学科试题和物理化学实践操作,目前已经占到30分。30分高不高?历史的闭卷题总共30分。


  • 10年以后,国家对于科学类的考察提升,预计是所有学科之最。2017到2022年,统编教材课改,内容变化最大的是科学,小学低年级的内容变更程度甚至接近100%,这完全是有迹可循的。


  • 考试改革,分数比例和试题变化最大的也是科学。有些城市,名称已经不叫物理化学,就叫“科学”或者“综合测试”。也就是说“综合测试”里,已经剔除了政史类。




如果幼小衔接仅仅盯着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那么就得不断地衔接三年级、四年级、初一、初二,不断的衔接下去…

如果我们理解这一代的教育长跑,为此做了大量准备,不可能不知道如何热身,可能会有轻微压力,不会充满焦虑,不会一直随波逐流。


所以,幼小衔接衔接的究竟是什么?


根本不是衔接孩子,孩子大不了送进培训班。
在家里练习也完全够了。


是家长对学业、学习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行动能力。是家长和孩子的同盟,应对一场超长时间、超长距离的游戏的整体能力。


  • 每个学科各有特点,每个孩子个有特点。他们之间又会产生相互作用产生动态密码。


  • 一开始,我们要了解孩子,了解学科,帮他们对上频率。然后让孩子学会自己自己独立去解码。他们的方法,必定是不同的。这就是我非常讨厌流水线的原因,因为只有统一的解码方式。


  • 短期目标,容易达到,获得感强。不停地用确定性结果对冲焦虑,很有效,也很上瘾的。但解决不了根本焦虑。


  • 到最后,发现还是搞不过那些自信豁达、愿意思考和投入、资源和视野都好的群体。因为他们的焦点一直在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上,在长程游戏的策略上。玩法根本不是一个玩法。


刷题是底线,不是天花板。把底线当天花板,那就完全没有想象空间了。


我从来没有侥幸心理可以不刷题。但是,“晚点儿投降”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大样本地关注一下高年级学业优秀的孩子,你会发现什么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能接触身边的小样本,用“学霸”“别人家孩子”“智商高”等标签化地评价这些优秀案例,放弃了进一步探究的行动,是最普遍和最大的遗憾。

延时班要不要上?

  • 只要学校或者班主任要求/建议/希望孩子上,建议配合校方。


  • 如果学校没要求,父母也有时间,那么低年级不上,反而时间更多。
三点多放学,九点多睡觉,有近6个小时时间,能做太多事。
交给学校,还是留给自己,都各有好处。


  • 延时班上不上,在择校之前就应该做好计划,毕竟有的学校,是必上。


那些没上衔接班的,后来怎样了?
对于“铁了心上民办+父母都确实没时间和精力+孩子淘气需要规矩一下”的三合一家长来说,上幼小衔接班可能是个必要选择。

同时,只要不是三合一的家长,都可以思考一下破圈儿的可能性。

不送衔接班的家长,从一两成,增加到两三成甚至更多,现实就是答案。
  • 一部分是因为教育改革,民办变少了。
  • 一部分是因为家长亲自下场了,越来越搞清楚了怎么衔接。也就是没上衔接班,但是衔接的事儿反而做得更好了。就像开头提出的5分钟搞数学,花更少的钱,更少的时间,有更好的效果。



说到底,本质上,是“学习能力”起最终作用。


家长下场亲自参与,不为了省钱省时,因为外面的流水线不培养学习能力本身。而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思维模式和状态。


如果机构培养学习能力,谁不愿意外包呢?多好,还省事儿。当然,如果这样国家也不会打压了。不言自明。

我们认为小黑仔是普娃,不想让他变成“在外面上过课还表现平平”的孩子,这是打击了而不增强了他的自信。


还不如让孩子感受到:只要稍微努力,也能赶得上提前学过的娃,而且自己更有效率,这是更为真实的自信。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自信不来源于我比其他人多拥有什么,而是在于确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赶上甚至超越,且有勇气和能力做到这一点。


上小学,就没时间了吗?
首先,这并不是全部事实。
其次,这个观点真的很有问题。


在当今的教育压力下,虽然绝对空余时间很少,但弹性可以很大。
就像一盘棋,如果认为每个棋子都一样重要,这盘棋永远下不活。


所以,孩子的报班也好,平时的活动安排也好,一定有清晰的优先级。


哪些是5颗星,长远的,一定要保证的;
哪些是4颗星,单项次重要的;
哪些是3颗星,看天赋的;
哪些是2颗星,完全机动安排的。
这样的时间组合,可能并也不闲散,甚至很紧凑,但绝对有弹性,调整空间很大。


如果什么都想要,或者只要交了钱的都是重要的,也就是每个棋子都是类似重要的,那么这盘时间安排的大棋,多半会越下越死。


小黑仔在低年级,优先级如下。
  • 科学实践/语言/阅读,5星。
    着重自学能力、系统思维、解决问题。
  • 运动,4星。未必报班,随上随停,硬核。
  • 艺术和其他天赋类,3星
    投入过精力,然并无。
  • 语文数学,3星。少量刷,以后刷。
  • 旅行交友瞎玩,2星。
  • 完全自由时间,还是有的。

即,科学/语言/阅读/运动/旅行交友瞎玩。
延时班不上,所以他的时间其实还挺多的。


“家长做加法,提升自己,对孩子做减法,聚焦核心;低龄孩子做减法,提升核心能力,去除旁枝末节,大龄孩子自主做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