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虎妈梁旅珠谈为什么一年级就得把儿童的学习“盯”好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梁旅珠,女儿被世界7所名校争相录取,曾得到台湾媒体的广泛关注。其教育方式也在《我把女儿教进全国名校》一书中有很完整的描写。她的成功经验是,在孩子小学低年级阶段,她投入的时间最多,要求也最为严苛。
【教养心法 1 先紧后松,陪读有要领】
在孩子上幼稚园时,我带他们上各种好玩的活动,并没有要他们去背诵或学习什么。上小学以后,我觉得小学一年级很重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盯得非常紧。
★一年级、二年级培育种植提拔读书习惯
他们读的私立小学是全天班。小学一、二年级晚餐过后第一件事情,我就要孩子拿出联络簿,看看今天有哪些功课。我会带领他们在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做难一点的功课,其他像是剪剪贴贴、查资料这类比较轻松的功课,就放到后面。
我就坐在他们身边,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现。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查字典或找参考书。
休息的时候,就各自歇息,几分钟再回来一起做。一年级、二年级盯很紧,是为了养成习惯,习惯了,他们就会这样去做。
★练习做计划表
等他们比较上轨道之后,我就会教他们做计划表。现在孩子都很忙,除了学校,还有才艺课的功课,时间的利用就很重要。刚开始我带着他们做计划表,哪天他们作业比较少,就可以把才艺的功课放进来,以周为单位把这些才艺功课做完。如果每天功课都很多,就用周末把才艺功课完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时间概念。
★考试前一周,筹备考试复习计划
除了平常做计划表,我也教他们设计期中、期末的复习表。期中考前一个星期,是冲刺期,这星期所有的作息都要调整。我安排的期中考复习表,表格横轴是分课分段的考试范围,纵轴是科目,每科下面分课本、评量、习作和考卷等。
这份表单可以给孩子一些整体的概念。期末考的时候,再拿出这张表就会知道,他们在期中考时,有哪些未将读好,就在这部分做个记号,期末考时就特别加强。
这个计划表做到四年级以后,我就不再管了。他们会本身做,贴在衣柜上,自己复习。
另外,我会帮他们准备很多讲义夹跟透明文件夹,教他们收纳归档。我用标签标示,孩子把发回来的大小考卷和期中考考卷依循序收入。考试前拿出该科的夹子,曾错过的或不会做的题目一目了然,对考试前的复习很有帮助。
我希望孩子了解到只要平常按部就班的读书,就不需要熬夜读书。
我常笑说,我女儿砖块砌得很好,就很稳,砖块可以一直砌上去;相对的,我儿子砌的砖就有数日洞,常要回头一直补洞。我女儿砖砌得好,读起书来就很轻松。
【教养心法2 读书教训的「技术转移」】
三年级之前的陪伴,主要是观念跟读书方法的灌输。我重视的是历程,而且很有意识的「技术转移」我的读书经验给他们。
★三年级的学习读书诀窍:抓出大架构,比较、比较、思考、提问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我就跟我女儿说,从现在开始,她要懂得自己读书。很多小孩参考书拿来就照着条列一直背,没有去思考问题。但是阅览能力很重要,要理解内容、还要理出内容的架构。我教女儿要抓重点,要从内容中去问问题,要顺读也要会反读,而且要穿插比较。
我会示范一些读书方法,例如,在社会(历史)某一章读到1900年发生了一些事情;过了几章,又提到1900年发生了另一些事情。这其中应该有些关联,我就会引导我女儿去看,为什么同一时间发生这么多不同的事情,我会跟她解释这整个时代一些重要的观念、靠山。我跟她讲,现在你知道这两件事情是相关的,但分散在课本不同的地方,例如一个写在十二页,一个写在二八页。我就要求她在第十二页的地方,也写上二八页,在二八页的时候,也把十二页写在旁边,这样每次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去对照。
★进修记笔记
另外,我教孩子记笔记。我要他们把在课堂上听到的重点记下来,或写在课本上,主要是让他们练习很专心的听课,练习抓重点。边听边写,记几许算多少,但不能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授课内容。一开始她也只能记短短几行,慢慢就摸出窍门了。
这些读书方法的培养,我都在他们小学四年级前就训练完毕。之后我就跟他们讲,读书是自己的事,接下来若有问题,先操练自己解决问题,不会的再去找老师或问同学。如果真的不能解决,可以向我求救,我一定会跟他们一起想办法。
【教养心法3 先了解孩子,再决意要不要补习,怎么补】
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当他们来告诉我班上xx都去补习了,我也会怕。而且大家都是补在前面,都是先修班。但我的观念很清楚,孩子的时间就这么多,当你选择做这样,就没空儿做那样。而且现在的补习班,一去就要三小时,很多时间都是浪费的。我觉得补习并不适合所有的小孩,当你觉得不足再去补,才知道需要什么,如果补在前面会让你模糊焦点。
因为我女儿在小学的表现是好的,所以我们讲好上了初中就先自己试试看。若是觉得都听不懂,再想怎么补救,是要请家教;还是上补习班。
我儿子也没补习,后来是请家教老师,三、五个小孩一起上,是小班制。为什么我让儿子去家教班?因为我发现男孩子的自制力、执行力比拟差,需要有人给他提示,还要有人可以一起讨论。家教班也比较有效率,上课就一个半钟头,不像在补习班,一坐就三个钟头。
我认为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要考资优班、要去竞赛,需要特别训练;或是有些孩子能力很强,学校的东西不够,可以去补习班学夜阑人静的。另外就是运气很差,碰到很糟的老师,那也可能需要去补习。但不要看人家小孩补什么,你就带孩子也去补。
【教养心法4 目标是「追求自己的最好表现」,而不是第一名】
我过去读书的动力都是因为我可以考一百分、我可以考第一名,这种成就感可以带给我快乐,但这种成就感不够扎实。若是只靠这种成就感带来快乐,变成永远都要去追求第一名。许多在国中第一名的孩子,来到建中(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北一女(台湾学校),跟人家一比,不行了,就挫折得不得了,这就是对自我认知的错误期待。
我自己走过一轮了,所以很清楚,当你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候,其实永远都会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竞争是一直一直往上走的。所以要有一种态度,就是要暂时乐观面对,也要知道当我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到此为止时,我就要去面对它、承认它,快乐的接受它,然后就自己的条件去做出最好的结果。
我鼓励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现」。我教导孩子的观念是:不能把不喜好念书当做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读书,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
因为我自己有这些经验,所以孩子每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谈这些事情,预告这些事情。我跟他们说,我相信你们很有能力,可是有些时候即使你很有能力,你也不一定做的到。读书还是属于一分耕种一分收获的事,到了职场,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每个人的天分、才能就是不公平的,你要面对这个现实,在上天给你的条件中,去做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从小到大让他们了解的。
大家以为我教孩子读很多书,其实不是,我是跟他们沟通很多观念。所以他们在每精打细算阶段,都可以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很多变化,而不会意外的受到伤害。
我不是一个包容孩子可以随便犯错或纵容他们的软垫,但我绝对是他们可以倚靠的柱子。我让儿童学会坚强,但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不会让他倒下,我会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