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故事|父母身高不高,怎样让孩子突破遗传身高呢?

01
遗传身高的困境
02
记忆犹新的检查
我想到女儿有个同学的妈妈是市妇幼保健院生长发育专科的医生,于是我电话联系了她,简单反馈女儿的情况后,便赶紧在网上预约挂了号。
9月12日,我们到了市妇幼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就诊。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我对这天仍记忆犹新,因为我们一整天都在做检查,取号-排队-抽血-测量身高和体重-测骨龄-拍CT-骨密度-子宫B超-乳房彩超,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为性早熟。
1
.09.12

当时孩子身高143.5cm、体重37kg,实际年龄11.1岁,骨龄12.1岁,骨龄超前于实际年龄一岁,目前身高落后于同龄孩子身高,预测成年终身高为150cm。
虽然我提前告诉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听到检查结果时,内心还是不愿意接受的,惊慌与焦虑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一是担心孩子长不高,就业方面会受限制;二是想到现在学校一些专业对身高也有要求;三是害怕这会影响她以后的择偶。
医生建议通过生长激素治疗干预身高,她向我介绍生长激素一般有水剂和粉剂可选择。我听到“激素”两个字时,心里其实有点打退堂鼓,担心激素会让孩子发胖,害怕激素影响孩子的健康。
为了打消疑虑,我咨询了医生,生长激素安不安全,有没有依赖性或者后遗症?曾主任耐心地解答道:“我们体内有很多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孕激素、降钙素等,它们都是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而外源性生长激素可补充自身生长激素的不足,生长激素用于临床治疗矮小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也是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只要做到遵医嘱使用、定期复查,还是比较安全的”。听了主任的话后我才放下心来,决定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03
风雨之后的彩虹
10月6日,孩子第一次用药,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使用,还交代了运动、饮食和睡眠的配合,我特地准备笔记本记下她说的每一步,生怕自己漏了或错了。
2
.10.06

后来,女儿开始自己注射,可能因为还不熟练,加上有点紧张,打针后局部偶尔有鼓包,孩子有时候会哭闹,我跟她爸内心的压力非常大,因此女儿停用过一段时间。
身高管理师时常关心和询问我们的情况,跟她反馈了孩子的现状之后,她主动约我们再次指导,手把手地教我们掌握配药技巧、持针手法、进针角度、注射速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再学习,再结合工作人员发送的详细视频,这一次的注射非常顺利,我们又重拾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内心的忐忑不安也消散了。
用药期间,我们遵医嘱每个月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我发现孩子每个月的生长速度都不均衡。后来,我总结出了经验,那就是孩子的体重控制得好,身高就长得好。为了在饮食上达到更好配合,女儿从学校改为在家吃饭,能够根据孩子个人情况,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减少主食的摄入,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合理搭配。
除了使用生长激素,我们还在打抑制针,每个月的药品花销在三千元左右,随着孩子年龄和体重的增长,用药剂量也不断增加,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经济方面的压力是较大的,但看着女儿慢慢长高,我们都庆幸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3
.06.04

6月4日的复查显示,孩子身高155.1cm,体重47.3kg,实际年龄12.6岁,骨龄13.6岁。医生告诉我们,现在是跟骨龄赛跑的阶段,多长1公分就是多赚1公分,预测最多还有4cm的生长空间。我们的理想身高是160cm,继续努力追赶中~

04
身为妈妈的愿望
我想对女儿说,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后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再后来,遇见可以陪伴自己的另一半,这就是妈妈最大的愿望。
在追高的路上,虽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与金钱,但是你现在已经突破了遗传身高150cm,我觉得这些坚持都是值得的,我深知生长是一条单行线,我希望不留遗憾。
在此,我也由衷地感谢医生和身高管理师,感谢你们一路的陪伴和关心,也感恩遇见了不含防腐剂、能够让我们放心使用的生长激素。
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与故事,以上是我和我女儿的长高故事,希望我可以一直做女儿的守护者,愿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