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本来是ta……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无意中发现孩子舌下有个黄豆大小的小肉团,家长焦急带着孩子来医院,软软的,不疼不痒,但时大时小,破了以后又会长出来,反反复复,问医生会不会是肿瘤???



其实,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小唾液腺黏液囊肿——舌前腺粘液囊肿,多发于青少年与儿童。



何为舌前腺?



舌前腺是位于舌尖腹面舌系带两侧粘膜下层内的小唾液腺(如下图所示),较其他小黏液腺大而深,腺泡呈团块状贯串,无包膜,左右对称各一个,中间常靠菲薄的结缔组织相隔,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

 



何为舌前腺囊肿?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舌前腺囊肿是发生在舌前腺的黏液囊肿,一种良性病变,多发于青少年与儿童。常因舌体运动受下前牙摩擦、自愿或不自觉的咬舌动作导致外伤,造成导管破裂黏液外渗所致。也有可能是鱼刺、骨渣等一些食物来源的损伤。

 

囊肿常呈半透明的小泡,状似水泡,可呈蓝紫色或粉红色,逐渐增大,大多为黄豆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无痛。囊肿变大后可影响进食与发音,囊肿易被咬破,流出蛋清样通明黏稠液体,此时囊肿变小或消失。易复发,反复破损后可表现为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降低。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左图:反复发作后呈红色硬结

右图:宛如一个大水泡


有时可能长得像血管病变、化脓性肉芽肿、瘜肉、乳头状瘤。

 

舌前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不能仅切除囊肿,更要把深部的腺体摘除,如许术后才不易复发。

(手术图片预警,有晕血、简单引起不适、胆小者慎看)


图/ 行左侧舌前腺及其囊肿摘除术


术后,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均应送惯例病理检查确定病变,以防恶性肿瘤漏诊。


 




至此,或许你还心存疑义……

 


舌前腺囊肿可以不手术吗?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除了手术,还有腔内碘酊注射治疗,目前也有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但是实际临床中碘酊、无水酒精运用较少且获取不易,术后复发率也较高。


而手术操作较简单且疗效确切。


因此,建议选择手术切除。

 


手术是否会影响舌头的功能?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术后2-3天术区会出现水肿,疼痛,但会逐渐愈合,舌头运动正常,不会影响说话、进食。但腺体周围分布有舌神经分支,术后可能会出现舌尖麻木情况,一般可恢复,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促进感觉恢复。

 


术后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孩子舌头下长了个小肉团,原来是Ta……


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注意饮食。术后7-10天拆线,也可以待缝线自行吸收或脱落。术后定期复查。同时还需关注是否存在咬舌的不良习惯、牙列不齐、是否存在咬合问题、尖锐牙尖等,及时破除不良习惯、正畸治疗、调合等。

 

其实,口腔内有数百个小唾液腺分布在嘴唇、舌头、颊粘膜及软硬腭等部位,可分泌唾液,因此也皆可能发生黏液囊肿,常见的除了舌前腺囊肿,还有,出镜率最高的“下唇黏液囊肿”,以及重量级成员“舌下腺囊肿”。它们具有共性,又各具个性。

 







下唇黏液囊肿


唇内侧薄薄的粘膜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粟粒大的小颗粒,那就是唇腺。

 

一不小心受到撞击而磕到了嘴唇,吃东西咬到下唇,或不自觉地喜欢咬唇,结果下唇长出了一个“水泡”。


这个“水泡”,不痛,摸上去软软的很Q弹,颜色有点透白或带点蓝,但数天至数周都未消退。如果不小心咬破它,或有些人以为是水泡而自行戳破,可见蛋清样液体流出,水泡就消退了。但是,不久后又出现了。多次反复后,可表现白色的硬结。

      

这个“水泡”,其实是唇黏液囊肿。

PS:不要遇见水泡就戳戳戳 ( ºΔº )〣

   

遇见唇黏液囊肿,常见绿豆或黄豆大小,大的也可占据半个嘴唇,不论大小,应去医院就诊,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及附近小唾液腺,并做常规病理检查。一般可门诊局麻手术。若无法配合手术,婴幼儿需住院全麻手术或延期手术,适龄儿童可笑气镇静麻醉下手术。

 

术后会有轻微疼痛,嘴唇肿胀和局部麻木,都是正常术后反应,不会影响嘴唇活动及功能。一般肿胀会在术后3-4天开始消退,而麻木感会在术后一个月左右自行恢复。术后一般不留疤痕,但个别瘢痕体质的人有可能会在手术部位形成粘膜下的小硬结,有些会逐渐软化,与周围组织软硬程度一致。

 

一般在手术过程中,会将周围的唇腺清理干净,以防复发。但是不排除有一些隐蔽的小唇腺未能清理,或者如果再次咬伤,都可能会导致囊肿复发。

 





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不管是小孩,或是大人,都可能发生。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舌下腺”本尊。舌下口底区,薄薄的口腔粘膜下,对称地分布着一对舌下腺,请看图

 

嗯,有点复杂!


舌下腺周围分布着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动静脉分支、舌下神经、下颌下腺等重要结构。

 

舌下腺管细小,容易因炎症、结石、损伤等因素而引起缩窄、阻塞、分泌物外渗,便形成舌下腺囊肿。


那感觉就是:口底起了一个疙瘩,似水泡,不痛不痒,当变大时,可将舌头顶起来,可影响咀嚼,说话含糊不清。水泡呈淡蓝紫色,用手按来按去,柔软,无痛,能感觉到液体在流动,破溃后会有鸡蛋清样黏稠液体流出,有时略带黄色。

   

   图/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穿刺可见淡黄色黏稠液体,可拉丝


 有时,舌下腺囊肿会调皮地穿过口底肌群,进入颌下区,感觉一侧出现了双下巴,这就是舌下腺囊肿的口外型。

    

当发现舌下腺囊肿时,不必害怕和担心,但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现在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舌下腺切除术,断绝源头,疗效确定。但是舌下腺周围有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动静脉分支等重要结构,手术具有一定难度,有损伤风险。


手术可能会导致下颌下腺导管改道,术后可以吃些酸性食物如柠檬水,来促进颌下腺唾液分泌,以免导管阻塞。术后粘膜下可能会有轻微渗血,这是正常的。但若出现术后血肿,要及时处理,否则严重时可使舌体后抬引起窒息。神经损伤可能出现舌头麻木,伸舌时舌尖偏患侧,有些可渐渐恢复正常。

 

除了手术治疗,还有一些微创保守治疗,如激光消融、硬化剂注射等,但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目前有病例报道采用缝线法治疗成功,但其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唾液腺黏液囊肿常由于外伤导致,除了纠正咬唇咬舌的不良习惯、牙列不齐行正畸治疗,尖锐牙尖调合,常常无从预防。


因此,当发现舌腹、嘴唇、口底等口内出现小水泡时,不一定会自己消退,不要戳,不要拖,请及时就医。遇见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515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