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l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变”与“稳定”

同步教学 l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变”与“稳定”

——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例


河北廊坊市教育局 彭亮

河北廊坊市第一中学 蔡雨明



摘要:在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之下,探讨今天的历史课堂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创新求变,以“变”应“不变”。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手段,以便更好地服务高中历史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城市化;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变”的是教材、情境、理论、方法、手段、设计。不变的是育人,是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历史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通过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变”中求实效,在“变”中谋发展,以“变”应“不变”。

一、“变”的是教材,“不变”的是育人

中学历史教材是中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支撑。21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本轮课程课本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变学科体系为学习体系,变“教本”为“学本”。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版修订)》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质作为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1

知识容量大

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这一课为例,本课是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第11课,是本次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原先教材没有的内容。

从内容上看,分为“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这四个子目。

第一子目“城市化的演进”叙述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关系,并且概述了近代以来城市化在世界和中国的演进过程。第二子目“居住条件的改善”,按时序梳理了19世纪50年代、70年代和20世纪以来居住条件改善的具体表现。第三子目“基础设施的发展”分别叙述了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第四子目“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又在前三个子目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问题等。这节课知识容量大密度大,散且杂。对教材内容如何取舍,也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

更新内容陌生

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尤其选择性必修二这本教材,多学科交叉的内容非常多,本课在旧版课本中并未涉及,对老师而言是全新的挑战,需要自己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搞清楚,再去进行深入的备课。

新教材确实出现了新的变化。但徐蓝教授在《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一文中强调: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造就学生核心素养,是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的。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体现的我们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也是我们教学不变的目标。

二、“变”的是情境,“稳定”的是导入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每个课堂“不变”的开场白。导入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如旧知复习导入法、悬疑设问导入法、师生谈话导入法、故事典故导入法、引用材料导入法、电教媒体导入法等。这些是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的。

1

历史地图导入

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两个维度。运用历史地图来导入新课,不妨把历史和地图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本课导入1】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两幅地图(廊坊市1990年和2000年卫星图),分别是1990年和2020年廊坊市的地图,请大家对比两幅图片,你能发现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市区的局限在扩大。

教师:这是城市化发展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共同来学习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地图与文字相比,更具直观性和简洁性,以地图导入新课,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形成鲜明的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新知的欲望。

2

视频导入

我们在本课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借助乡土资源以视频的方式来浮现导入。我们选取了我们生活的廊坊市建市30年发展影像。

【本课导入2】

教师:廊坊建市30余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的长高长大,也是我国二级城市发展的典型缩影。我们生活在廊坊,感受着她的美好,也见证着她的变化,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城市化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共同来学习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通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加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和热爱,感悟新时期中国城市化的日新月异和整个社会活力的空前释放。

3

名人名言导入

名人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一种积淀,对后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名流名言导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导入3】

教师: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美好!”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共同来学习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堂导入,就像一出戏剧的序幕,我们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导入,目的是引学生入胜,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因此,导课的方式是多样,可以创设不同情境材料进行导入。但导课的环节是不变,是为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新的课堂教学,为熟悉新课创造条件。

三、“变”的是理论,“不变”的是初衷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的现象和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论源于实践,又对我们日常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的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和掌握教学理论等。不管我们应用何种教学理论,都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不可能改变我们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初衷。

1

合作探究

材料一 1820—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四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图(以上具体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本课中,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教学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思想,他认为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去做。后来布鲁纳又提出了“发现法”,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思考事物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或者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当然,这种做法也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求。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派的一个分支,它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简言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小组的协作作用,运用已知的材料去探求新知,建构知识的一个过程。

我们的设计意图,就是通过设置“问题链”,以便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结合史料运用已有知识去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方便他们认识到中国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认识和理解。分析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进一步培养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好的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衷。

2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的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也属于建构主义理论学派,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基于此,我们在课前设计了预习案,根据预习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再提出促进其发展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

例如:“概括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这个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是很容易解答的。但“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这一问题,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问题的难度,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可以突破这一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人本主义

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就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还是强调,教育应从“人”出发,教育活动的核心是进一步完善人。

本课所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就体现了教育的人本化,课前预习,重视他们原有的知识背景。在课堂阶段,通过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发挥个性,更好的培养学生。

4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家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至少有以下八种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八项智能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促进了人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能。

在课堂上,我们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学生的语言智能可以被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也得到提升。本课中学生对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帮助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自我认识智能。

四、“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能力

能力是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运用知识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自动化与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变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变化的是采用何种方法,达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的。本课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1

图表法

【设问】:观察图表(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通过图表的观察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2

讨论法

小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小组代表发言的环节设置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就为其形成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奠定基础。

3

探究法

探究法是在探究理论指导之下,具体的教学方法,首先创设一个合理的情景,如:“面对城市化问题,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对这个问题的假设。学生再对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检验,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

4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直接讲授学科相关知识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解释、归纳等传授学科相关的知识、概念、定律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能够使学生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系统性的知识。但是要避免满堂灌。例如:“城市化的概念”就需要教师通过教授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准确概念,从而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和分析问题。

因此,无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和历史思辨思维。

五、“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辅助

狭义的教学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交换的工具和媒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有黑板、历史地图册、历史教科书等。现代教学手段包括教学课件、多媒体和计算机设备等。

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以其能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标准。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是用于辅助教学,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

翻转课堂

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探索,推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的运用。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先学后教”。课前做好导学案,包括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和课后巩固案。学生根据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内容,课上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的方式加深理解,提升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在这个过程起到引导的作用。课后通过习题对新知加以巩固。

本课中,我们的预习案设置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如:“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表现在哪些方面?”“梳理西方国家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成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课上,在预习的基础上,再通过相关材料对重点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我们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手段,唤醒、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更好的辅助课堂。

2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多种类型的可移动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作为接入设备,使用多种类型的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从而实现包括传统移动通信功能、传统互联网功能及其各种融合创新服务的新型业务模式”。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我们可以通过腾讯公司的社交软件在假期及时同学生沟通,也能在网课期间利用各种直播软件来教学。

本课中,我们利用电子大屏,提前给学生播放了有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些视频。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丰富,这些视频,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极大的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能更好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学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优美的图案、真实的音效,直观生动的再现客观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本课的课件中,插入了三个视频,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更好的辅助学生学习。

因此,我们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是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以便我们突破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而不能让这些手段主宰课堂教学,更不能把教师自身成为其奴隶,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者,整堂课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就是PPT的“翻页者”或是“点击者”,看似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实际上让学生过眼烟云,导致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错。

六、“变”的是设计,“不变”的是指导

张汉林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指出:教学设计是指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学习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教学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始终,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教学设计是“多变”的。

1

教学设计对象多变,分层教学设计

将学生按照一种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在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到课后作业的布置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1.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

本课A层次的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辩证认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环境特点等之间的关系;面对城市病,提出相应对策。

B层次的教学目标:知道近代以来中外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过程。探讨城市化发展对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暴露出来的问题。

2.教学过程的分层设计

比如我们设置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2)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B层学生的,相对较简单。选B层学生回答,正确率较高,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信心。第二、三个问题针对A层,或B层中程度较高的同学,设置的问题更难,这些同学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可以提高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对于B层的学生,作业以适量基础题为主,巩固其基础知识。对于A层的学生,作业应布置适量发散类、有难度的,综合类的试题。通过作业分层,有效的指导学生提升完善自己,提高学科素养。

B层:“在该城的某些部分……地下室的潮湿程度根本不宜于给人居住……有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而富人阶级却可以住在富丽堂皇的居室里锦衣玉食。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

A.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B.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C.环境污染造成室内居住环境恶劣

D.人们的居住条件尚未得到改善

A层:下表为近代前期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据此判断该时期(B)

 A.地域间的差异不断缩小

B.江南地区城市化发展较快

C.近代化运动效果显著

D.北方明显落后于长江流域

2

教学过程设计多变

1.导入环节,调动气氛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在导入环节,利用廊坊30年发展的视频,将学生带到历史教学情境中,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点和关注度。

2.新知讲授,丰富内容

(1)整合资源,优化教学

新知讲授,整合资源,优化教学。在依据课标,理解课标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将本课主题确定为“城市化之进程”、“城市化之影响”和“城市化之未来”。并且补充相关史料丰富教学内容。

【设问】:根据图片(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并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利用图片的史料,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创设情境,突出主题

创设相关情境,突出主题思想。

【设问】:面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并畅想理想的宜居城市?

徐蓝教授在《统编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新气象》一文中,强调新课程的编写突出七大主题教育,第七个就是生态文明教育。本课的立意就是通过认识城市在发展中的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通过以上设问,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城市化过快发展导致的一系列城市病,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生的见解不见得深厚,但他们的参与、体验更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3.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本课小结】:本单元我们通过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学习,更好的认识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改造了自然,自然也会改变我们。我们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我们。

小结引用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语出《荀子·天伦》,意思是万物各自得到了自然融合的和合之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相应的滋养而成长。还有丘吉尔的名言“我们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我们”。这些名言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深化人的活动与城市的关系,以此来升华主题。

教学设计是多变的,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这是不变的。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变”与“不变”,我们在文中所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高中历史课堂下“变”与“不变”是协同统一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种种方式、方法、手段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都是为了育人、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初衷。

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都要以“变”应“不变”,更好的创新“变”的形式,服务于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衷、服务于学生学会学习等。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421405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