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二十年后差异明显,父母别不在意!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二十年后差距明显,父母别不在意!

点击蓝字”育言” 关心育言 关注教育

       

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

孩子的成长有3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是2-4岁,

他们会通过“不”、“才不是”等语言,

来表达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观意识;


第二个叛逆期是7-9岁,

他们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经常对外界的各种规则不满,

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

                                                                                                 

第三个叛逆期是12-17岁,

他们正值青春期,

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甚,

讨厌一切束缚。



记得曾经有项调查:

“孩子慢慢长大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超过75%的父母都选择了顶嘴。

顶嘴,似乎成了绝大多数怙恃都难以忍受的行为。



顶嘴,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把孩子顶嘴,

当作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


想尽办法地想要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

轻则口头镇压,

重则武力解决。



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顶嘴?

只有经历过叛逆期,

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自力而自主的个体。

而顶嘴则是每个孩子叛逆期都会出现的行为。


顶嘴,说明孩子的自我认识和尊严开始觉醒。

                                                                                                 

他开始自我思考,

开始强烈地想要表达自己,

想要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

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内心诉求。

孩子顶嘴,

并不是“不听话”、“没修养”、“故意作对”,

而是他们采用语言的形式与父母对抗,

寻找自我,建立自我共性的必经过程。



允许孩子顶嘴,是一种智慧


看过一档真人秀节目,

里面的小宝就是一个爱顶嘴的孩子。


他的爸爸监督他拉小提琴,

总是喜欢拿着毛笔,指着他挑毛病。

这让他很反感,

忍不住生气地对爸爸说:

“别用这个指着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二十年后差距明显,父母别不在意!


爸爸批评他拉琴的位置不对,

他顶嘴道:

“那你给我贴上标签呀。”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二十年后差距明显,父母别不在意!


一次家庭会议,

爸爸妈妈一起指出了很多他的缺点,

希望他改正。

他毫不示弱地反将爸爸妈妈:

“爸爸总是找别人毛病,却从不找自己的问题,


比如说小提琴,老师都不会,是教不好孩子的。


妈妈有时候情绪控制的不太好。”



在跟父母的几次争辩中,

他都是沉着冷静、思维敏捷、直中要害。


既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又有理有据戳痛了爸爸妈妈的痛点,

让爸爸妈妈无言以对。


不得不让人佩服。

就连场外的教育专家海蓝都忍不住夸赞道:


“顶嘴的孩子有优势,

一是家庭氛围开明,

二是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

才能顶到父母的痛处。”



允许孩子跟父母顶嘴,也是父母的一种智慧。


著名教育家刘墉对儿子刘轩的教育非常严厉。


他常常在节假日要求刘轩学习中文;


在刘轩要出去玩时,要求他捡松果、扫树叶,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沟。



刘轩觉得父亲是没事找事。


于是,经常跟父亲顶嘴,对着干。


有一次,父亲责问刘轩: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叛逆?”


刘轩理直气壮地顶嘴道:


“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们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就是这样拥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刘轩,


长大后惊艳了所有人。


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学习自己喜欢的心理学,


并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专家;


他利用自己跟父亲多年斗嘴训练出来的敏捷思维,迅速反应,进入了媒体,


一跃成为台湾文化媒体人的代表;



他利用自己不服输,喜欢尝试,


喜欢挑战的性格,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


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去策划广告,成为台湾知名的创意达人和品牌顾问;


他去参加演讲比赛,成为《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


他的独立、自信、勇敢,坚毅不服输,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惊喜,


也实现了各种可能性。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

不要把孩子当成麻烦的制造者,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31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