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工具之:决议你怎么做
要决定你怎么做,而不是堕入权力之争。
计划好你怎么做,并提前告诉孩子:“饭菜摆好以后,我就开饭”。
“我会在晚上8点-8点半(或者你认为合适的时间)为你供应作业的帮助,但不要等到临睡前的最后一分钟。”
这个工具的关键在于要和善而坚定,提前告知孩子你将怎么做,然后闭上你的嘴巴,娃儿们将在一个有指导的,有序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关键在于坚持到底,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改变孩子做什么。孩子们了解你什么时候的话是当真的,什么时候不是。他们的责任就是在试探和你的界限。
但是千万不要跟孩子说自身做不到的事。
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路边,孩子不知因为什么事在挑战妈妈,妈妈直接说:“你再不走,我就走了,不要你了。”孩子还是一个劲地坐地上哭,母亲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走了没有多久,妈妈停住了,最后妈妈走到孩子面前,直接拎着孩子的衣服把他拉走了,但孩子依然在哭。
其实,我们都知道,妈妈不会扔下孩子真的走了,但我们在气头上的时候最容易说出这样的话,可娃儿只要挑战你一次底线,就会知道你根本不可能真的把他扔这里,自己就走了。
所以,以后你再说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也很难起到让娃儿听你话的目的。
相反,当你明确表明自己要坚持的原则,然后说到做到时,即使是二三岁的娃儿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也是愿意合作的。
提前告诉孩子你将要做什么,然后闭上嘴。有家长曾经问我,孩子磨磨蹭蹭,磨蹭的都心烦死了,你越催他越慢,怎么办?
那上面举例子:你摆好了碗筷,孩子磨蹭不愿洗手。这时候你可能催促了很多次,甚至是你都吃完了,孩子还在磨蹭,你最后通牒孩子再过10分钟,你再不洗手,我们收拾了就没有饭了。相信这种场景经常会上演吧。
那我们先来说一下,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3、5岁的孩子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到了6岁左右,孩子才逐渐形成对完善的时间概念。 所以在孩子时间体系没有建立完全之前,你说的10分钟这个时间段的长短,他根本不理解没有概念。
那我们可以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简化时间,告诉孩子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5分钟,看一集动画片是20分钟,吃早饭需要30分钟,或者从沙漏工具将时间可视化。
其次,你说的越少,就会越有效。因为我们不断地催促和打扰,也会让孩子耐心越来越差、专注力越来越低。当我们给孩子的刺激过多过强时,孩子往往出现“超限效应”,他们或是因为不耐烦而“左耳进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或是因为逆反心理,而故意跟家长对着干。
对孩子说正向肯定和鼓励的话,更容易激发孩子积极的情绪,人在积极的情绪下不仅做事效率更高,也会更愿意接受挑战、寻求进步,孩子也一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比如孩子不愿意做作业,先找到孩子的优点,猛夸一顿,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了;
上次那么难的题你都做对了,思路很清晰嘛,妈妈们都不一定做得对。
然后再表示理解和陪伴,我知道你不是不想写作业,是数学有点难吗,这只是暂时的。
再适当示弱,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这个题什么意思,我没看懂,你给我讲讲。这个笔划这么多,我都会经常写错,你真厉害呀。
一套操作下来,不仅孩子的自信心会爆棚,他的积极性和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愿意去做,愿意配合,自然也就不“墨迹”了。
越催越慢,越慢越催,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件“慢慢来”的事,他总要经过一番试错的过程,才能学会调整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