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变“废”的历程:父母不该碰这个底线

▼ 点击下方卡片,关心我,看更多教育文章
文 | 小树妈妈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背景输入“授权”
有次到同事家做客,碰巧看到她10岁的儿子在客堂写作业。
小男孩坐在书桌前,时而望着窗外发愣,时而摆弄着手中的橡皮。
作业本只写了开头的几个字。
这时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大概看出了孩子的心思说:“别磨磨蹭蹭的,赶忙写,写完给你打一盘手机游戏作为奖励!”
“那我要打3盘!”
“行,3盘,敏捷儿写啊!”
孩子刷刷刷奋笔疾书,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就写完了。
妈妈正要掏出手机兑现承诺,却眉头一皱“这道题算错了,即是这,来,改正一下!”
“那如果我改正了……你能让我打4盘电子游戏吗?”
小男孩的妈妈犹豫了一下,便容许了。
这类孩子的故事其实很常见,简直每天都会发生在很多家庭中。
家长实际上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为什么呢?缓慢你就会发现,越奖励,孩子越难管。
特别是当我们搬出这种“事先承诺”的奖励,孩子就会急速失去对这件事的热情,变得功利性强,只为好处做事。
也就是说,孩子自身的内驱力被毁掉了。
他做一件事,不再是因为喜欢而主动完成,也不那种靠主动取得成绩,产生的胜任感、自信心和把握感。
而是陷入了有奖励就做,没有奖励或者觉得奖励不够就不做的恶性循环。

“医生,如果你能让我妈妈每天都给我足够的时间玩短视频,我就接受治疗。”
01.
02.
03.
树妈说:
文章之后,再跟大家说个事儿。
快过年了,感觉妈妈应该考虑犒劳一下辛苦一年的自己,我也特地联系了AmazingSong包包的厂家,争取到12号给大家专门做一次轻奢包包专场,不过,不用担心,给大家争取到的价格十分亲民。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214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