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兰”的孩子为什么成不了“战菲”?

“战兰”的孩子为什么成不了“战菲”?

汪小菲和大s的狗血故事,让兰姐在直播间一战成名,妥妥的大女主人设,这也引发了我对兰姐的猎奇,在看了兰姐的自传之后,继而对汪小菲产生了好奇,又去看了他的自传《生于1981》。

因为刚看完战兰的《我的九条命》,看到汪小菲的书的时候,吃惊不小,没想到母子两人,文风差距如此之大。文风的背后,是两人迥然不同的底层性格、思维模式、及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

如果说读战兰的书,就像感受到了盛夏的繁华和热情;那读汪小菲的书,就像感觉到了秋的清冷和萧瑟。

文风的差异

一个写事,故事性极强,像读小说书一样,快意恩仇般的爽快感。

一个写情;大段的景物描写、感念,对内心感受的伤悲春秋。

不同的性格底层

张兰的小时候,父母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被迫分开,奶奶重男轻女不说,还给她起名叫“小方人种”,不吉利的意思,将家族的没落都算在一个孩子身上。姥姥疼爱之余,规矩特别多,从小被训练;5岁那年继父到了她家,对她的教诲可以用严苛来形容,实行量化教育,作息安排精确到分;母亲和继父在一起几年后,感情不睦成了大人的出气筒。10岁跟随父母下放到湖北农村,过着更加贫瘠、匮乏的生活。

即使是这样,张兰的童年回忆仍然是积极向上:在姥姥的规矩中训练了自己仪态、继父的严苛教育,为她日后的行为准则,对效率和质量的追求奠定了基石。连下放到农村之后,也能赶快的适应当地的生活,重新成为孩子王,凭自己的小小力量,照顾弟弟,改善家人生活,更别提后面凭自己的韧性和智慧换来了一纸回京调令,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能感受到张兰底层性格的豁达、具有张力、顽强、明艳动人。感觉她的童年虽苦但不涩;而且透着明媚与希望。

再看汪小菲,他表示童年是孤单的、青春期是迷茫的;他记忆中的感受父亲自己盖的小平房四壁透风、简陋而寒冷,烧煤也不顶事,只到有了电褥子才好一些;因父亲创业,家人相聚的工夫变少,父母为了生计的争吵让他心惊胆战、难以入睡;通过父亲的脸色判断生意的好坏,以此评估家庭氛围气压的高与低,父母忙于工作与生活对自己疏于照顾,独立外表下的孤独感……。

能感受到汪小菲底层性格是敏感的、感性的、对情况和他人的评价都非常在意。

汪小菲的不理解

看汪小菲写自己童年,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小时候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他的外表世界理解不到父母的爱。 并且有很多的委屈和不理解跃然纸上。

“我干什么事儿都自己一个人,不是由于独立,而是因为不得已。”

“我妈很晚才回来,做饭,做家务,忙得焦头烂额,没说几句话咱们就睡觉了。”

“每次和父亲一起出去捉蚰蚰,我心中都有点儿紧张,但也感到比任何时候都高兴。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总是缺席……”

“我一直感觉自己的童年缺失了什么,但因为他们(姥姥姥爷),那一点缺失就不是致命的。尽管在我成长过程中,内心的不安总是如影随形。”

“我童年大部分时候都感到很孤独。这种孤独感伴随着我长大,如影随形。其实我小时候都不了解那种感觉叫孤独,只是觉得心里很空,很郁闷但又无从宣泄。”

“比起被人说“独立”,我更渴望能在家人身边静静地待一会儿,哪怕只有一会儿。”

“我的童年是被争吵包围着长大的,因而我对平和的环境特别向往。”

能看得出来,汪小菲小时候没有和父母建立起较深的亲子关系。毋庸置疑,汪小菲的父母肯定是爱他的,他的童年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姑姑的疼爱、稳定的生活环境、偶尔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零花钱……,不用做家务,不用照顾弟弟妹妹,但汪小菲的认知世界中,更多的觉察到自己不像别的孩子有父母接送他放学、父母没时间和他交流、倾听他的内心感受;放学回来没有人管他、无所事事的孤独感,父母争吵中带给他的恐惧与不安。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到,造成孩子性格差异的不同在于,每个孩子对自己所感觉到的环境做出的不同解释。

汪小菲书的一句话,说明了他童年时对母爱的理解,“我们真正相处的时间很少。我心里慢慢滋生出一些埋怨,觉得母亲不关心我。”

这种种现象,这些体验感,是汪小菲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汪小菲说自己童年缺失了什么,其实缺失的是爱;被父母爱着的感觉。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差。” 虽然说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能感受到,每个孩子对爱的理解不同,需求形式也不一样。父母需要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表达,去交流,去引导,孩子才能理解到自己是被爱的,被需要的。孩子才能建立起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举个例子,当父母生了二胎的时候,老大很多时候会因为父母照顾老二,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冷落了,认为父母有了弟弟或妹妹就不爱自己了。虽然这并非事实,但孩子的感受、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孩子的行为将取决于他所相信的事实,而不在于真正的事实。

“如今,和老婆有矛盾分歧时,有时我也冲动,想和老婆吵,但大多数时候,都选择让自己平静下来。除了为我们的感情,还为了孩子。我不愿意我的孩子和我一样,也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环境中长大,这样他们的内心就能更平和,更有安全感,多一些幸福感,少一些不安。”

现在看到这段话,特别唏嘘,正如心理学中对原生家庭的认知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没有得到过,他也很难给自己的孩子。不是他不给,是他从未有过。汪小菲童年没有获得过平和、有爱的家庭环境,他也很难给到自己孩子这样的环境。 

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就给不到,只是相对童年拥有的人来说,这类人在觉察自我之后,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刻意修炼。显然,汪小菲有觉察,但没有后续的修炼。

张兰的不接纳

张兰自传中,写到汪小菲的内容是:聪明,独立,懂事……

一方面这是张兰对儿子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是亲生儿子,又是写书,自然又多了一层美化和滤镜。侧面也能看出张兰内心期待的儿子的样子。

比如张兰书中对汪小菲的描述,“从小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一路都是班干部;也活泼……,老师同学都喜欢他。”

但汪小菲对自己小时候的印象,更多的是被迫独立、孤独、迷茫,父亲的缺席,母亲的忽视……。

比如,申请去加拿大留学被拒签,汪小菲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失落、不甘、委屈及迷茫;张兰一句话就概括了:“……自此后他便消沉了好一阵。”

汪小菲谈到去到摩纳哥留学后,发现那边并不适合求学,对学校非常失望,一度产生了迷茫感,经过大约一年多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学校,自信心才逐渐提升。

而张兰的书中却写到,汪小菲之所以去巴黎,是因为巴黎生活开销比摩纳哥便宜,于是决定考到巴黎去。以此说明汪小菲的懂事,独立。

汪小菲书中提到,在出国留学期间,母亲对他的穷游被认为是不误正业,打国际长途时,会因为被母亲说“花那么多钱送你出国”而争吵起来,这些在张兰的书中要么没提到,要么廖廖数语带过。

张兰谈到和汪小菲的关系,表示“我对儿子从来不压制,非常平等,所以他对我也非常信任,什么话都跟我说,就像好朋友一样,到今天仍然如此。”

汪小菲眼中的母子关系是,“我和母亲的关系很微妙,像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我们之间的距离总是掌握不好。她工作忙时,我们过于疏远,她想关心我时,我们的联系又太过紧密。” 我觉得汪小菲对于母子的关系的认知,还是比较客观的。

母子俩人内容描述出现的“偏差”,倒不是说谁在说谎,只是同一件事情,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感受不同,双方的沟通又非常有限,所以呈现给大家的差异就会非常大。

从张兰的描述中,更能看出来,她“避重就轻”的描述,对母子关系的“美化”,一方面基于张兰的性格,以张兰的性格,她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事上面,被拒签是暂时的,目标在于出国求学,后面能出国读书,问题就解决了。她可能很难理解汪小菲为什么会陷入到情绪中。即使知道,她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如此之弱。

何况,从两人书中的描述,也隐约可以看到,因为童年的亲子关系就很少沟通,到了青春期,母子之间心灵层面的交流只会更少,甚至于没有。

就像张兰书中提到的,为办理汪小菲去摩纳哥留学,她请校长吃午餐,一餐饭花了3300元!这餐饭汪小菲也在,但这一段汪小菲在自己的书中只字未提。

就像大多数亲子关系不那么融洽的家庭一样,父母细数为孩子付出的林林总总,孩子非但没太多感受,却控诉了父母不称职的许许多多;归其原因,还是缺乏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不畅。

说回张兰的不接纳,从张兰的书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于自己,对于事业方面的描述都是比较坦诚,开放的,真实而鲜活。唯独在写汪小菲的事情上,要么和儿子的描述有出入,要么只有一些概括性的描述。

某种层面来说,其实也是张兰的不接纳,她内心是不接受,不相信、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不优秀的。所以许多问题上无意识的采取了回避;而汪小菲也会主动回避。因为不回避的话,双方就陷入到无限的争执中。

难以把握的边界感

强势的父母,很难接受自己孩子的软弱。加上爱之深,就容易参与干涉孩子的方方面面;模糊的边界,让孩子更加难以独立、成熟。陷入了一种循环。

就像汪小菲和大S的离婚大战,张兰不但参与了,还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对于张颖颖,张兰仍然在参与中……

这对母子,一个像参天大树,一个像藤蔓类植物,虽然都是植物,但根本上的关注点和生存诉求差异巨大,谁也无法成为谁,谁也改变不了谁。

两人的关系就像刺猬,虽然是母子,虽然彼此爱着对方,但却无法靠近彼此的内心,甚至连平时的沟通、接触,估计也很难做到心平气和。

与自己和解

汪小菲书中有一段话:

“深埋心底的不安全感,孤独感,时常在心头搅动的躁动不安……这些自我童年起就一直在。我想,其实这些才是促使我经常不顾后果,冲动行事的根源所在。

我身上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我常常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我其实又一直渴望一种安定,一种内心的平和。究竟什么才是我真正需要的?当我还是个“愣头小子”的时候,哪会考虑这些呢?”

看到这里时,我才发现其实汪小菲对自己是有清晰认知的,他对自己有很深的觉察。如果能沿着这份觉察,接纳自己,不依赖不仰赖于外界的认可和评价,做自己内心向往的、认可的事情,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从目前情况来看,显然没有。就如他书中所提到的,他想做一份关于临终关怀的事业,为那些弥留之际的人做些什么……。但后来他认识了大S,结婚、旅游、要小孩、开酒店;离婚之后,又做回了餐饮。

他的决策,总是围绕于当下的一段关系,与自己无关。身心不一,有时有了份觉察,反而是件裹乱的事情。

而张兰,叱咤风云的企业家、生活向她扔泥巴,她用泥巴种荷花;生活向她扔石头,她用石头垒房子;能看到趋势,能玩转流量的大女主。偏偏在亲子关系方面,少了一分洞察和克制。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最终只能改变自己,而无法改变他人;除非,对方想改变自己时。

自己,只能成为自己,无法成为别人,子女无法成为父母,无论父母或是子女如何努力,都是做不到的。

所以,战兰是战兰,汪小菲只能是汪小菲,而无法成为战菲。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只能成为你自己。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路上。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2114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