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钱,生几个孩子怎么了?
我没钱,生几个孩子怎么了?
文 | 雾满拦江
(01)
近日,河南柘城召开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动员会。
针对全县三孩以及以上家庭,征收抚养费。
征收标准,为夫妻双方上一年纯收入的3倍。
可以一次缴清,也可以分期付款,但不可以超过5年。
舆论哗然,认为柘城吃相难看。
当地解释称:征收抚养费这种事……呃,合法规,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是什么意思?
(02)
近日有俩专家,建议设立生育基金。
建议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无论大小,统统先罚一笔钱,除非等你生下两个孩纸,这钱……再另说。
人民日报气哭辣。骂这俩二货高级黑。
但没有最黑,只有更黑。居然还有专家冲上来添乱,建议不仅要设生育基金,还要对丁克家庭克税:
(03)
从柘城到专家,双向合围。
生孩子罚你。
不生更罚你。
搞得大家好难办。
那大家到底该不该生涅?
(04)
这世界,太阳东升,公鸡打鸣。猫逮老鼠,狗子拴绳。
挺正常地。
但我们的认知——却不太靠谱。
(05)
生孩子罚多少钱,不生该罚多少,一直是困扰国人的心结。
早年,生育是国人的信仰,可以没爱情,不能没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对生殖如此执念,原因不外乎三个:
一是自然环境险恶,物种繁殖成为重中之重。
二是生存规则苛酷,古有诛九族之罪,动不动就会被人把基因连根铲除。多生几个,徜遭不测,说不定有侥幸漏网的,就会开花散叶。
三是医疗水平差,婴幼儿存活几率低,寿命太短,必须多备份几个副本。
那是一个过于漫长的以数量拼生存的时代。古老的执念写进基因,许多人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考虑繁衍子嗣。
(06)
明末,玉米作物进入中国,国人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
清康熙乾隆朝,人口数量过亿,许多人得以寿终。
1958年,毛泽东写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人口突破6亿辣。
于是就有人开始瞎操心:这都人口6个亿了。如果再让大家敞开生,那人口很快就会60个亿,600个亿……哎呀妈,地里统共才几株苗,够不够大家啃的呀?
担心人口无节制增长,引发社会危机。
计划生育渐渐浮上水面。
(07)
假如不搞计划生育,人口会不会无节制增长呢?
历史不能乱假如,这个问题不好答。
然鹅,我们只知道人会消耗自然资源,却忘记了:
人本身就是自然界最优质的资源!
唯恐人口无限膨胀,不过是静止片面思维。
以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会停滞在靠天吃饭。以为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增长。以为中国人的环境,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却忘记了——生育信仰,只是恶劣环境下的生存策略。
一旦环境变化,人就会因应而变。
从数量生存,进入质量生存。
(08)
数量生存,就是大家常说的越穷越生。
后面还有半句:越穷越生——但后半句……就值得商榷了。
学界早有共识——生育是优质长线投资,越生不会越穷,人力资本是破局致富的根本。
……但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越生越穷呢?
——是被罚穷的!
如河南拓城,冲上来就要让你三年收入归零,让你陷入资本贫困。试想五口以上之家,凭空被抢走三年纯收入,不穷怎么可能?
这导致一些人认知错乱,以为贫穷是孩子带来的。
恢复理性,别再让孩子背黑锅了!
但现在说这个话题,除了廓清我们的认知,不复再有实际意义。
——经济增长,让我们进入质量生存时代。
(09)
最近姚晨有个演讲:
在她事业如日中天时,她和经纪人双双怀孕,火速回家生娃。
生下宝宝回来,姚晨和经纪人又双双怀孕,继续回家生娃。
生下两个孩子回来,环境已经大变,此前的优势不再,郭芙蓉感觉好尴尬。
——这就叫质量生存。
——此前,环境严酷,人命如草。大家拼命生,期以后世。
——而现在,无论女性男性,生存不是问题,事业成为首选。消费主义倡兴,看不完的电影,跳不完的舞。听不尽的好歌,约不完的会。人人都有一种生命的尊荣感。人的价值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人口增长断崖。
现在你忽悠也好,罚款也罢,全都不管用。人太聪明了,会因应环境调整生育策略。你非要让人做出不符合环境策略的选择,这该多缺心眼?
(10)
老纸说:最优的策略是无为而治。
无为,不是什么事儿也不做。
是不违背规律,不拂逆人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顺势而为。
比如说,同样是计划生育,无为而治的策略,不是惩罚生孩子多的人,而应该奖励生孩子少的人。
确实该有抚养费这么个名目。但抚养费,不是罚款,不是用贫穷惩罚生育家庭。而是政府出资,奖励响应优生政策的人,拨出款项让其享受高质量生活。
如果当时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案,有些家庭会选择质量生存,有些家庭则会选择数量生存,生育观念呈现多元。虽不会避免人口断崖,但至少会将断崖推后50年。而50年后,我们有更多的认知智慧,更多的经验,更富足的财力,更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的道理,面对人口老龄化,生育观念淡漠的现实。专家们开出来的罚款方案,统统是给患者吃毒药,老鼠舔猫咪鼻梁,完全不对路子。
无为而治,是善待数量稀缺的年轻人,对生育家庭给予补贴补助。至少要补偿女性为了生育及抚养子女,所付出的事业代价。
给妈妈发工资。
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做的。而我们的观念,落后于现实太远,还需要加大力度扭转。
(11)
说到鼓励生育,就会有人极端化,担心再次出现生育高潮。
想得美。
经济发展赋予了人的尊严,低生育率已是万难扭转。许多发达国家重奖生育家庭,如德国、如法国、如日本……日本甚至连奶粉钱都由政府出,可是大家不仅不肯生,甚至都不会谈恋爱了。
中国已进入了这个阶段,尽管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一系列社会问题始终很严竣。但国人的价值体系已发生根本扭转,年轻人更关注生活质量,更关注自我价值。想把他们骗入产房,真的好难。
德国生育子女的父母,有14个月的育儿假期,还有政府补助的父母金,三年不带薪的育儿假,在此期间雇主不可以解聘员工。如此优厚的条件,德国女性生育也只达到1.47胎——奖励政策,根本无力扭转人口减少的颓势。
(12)
今天的问题,不过是在为此前的错误认知付出代价。
如果今天再错,此后就是漫长的埋单期。
什么样的认知是对的?
什么样的认知,又是错的?
第一:不要极端,不要夸大问题。大家正常生育,你非夸大成大家疯狂生个不停。现在大家追求自我价值,你又想象成所有人都不生了。这叫无事生非,人为制造社会问题。
第二:不要片面看待事物。个人抉择也好,国家政策也罢,都是两难之选,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而人的作用,就是尽量体现积极价值,降低消极因素影响。
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问题,只是时下人们的生存策略,环境一变,一切都变。静止的观念会把暂时的策略,误读为永续存在,反而会因人为干预带来更多麻烦。
第四:尊重人性,尊重客观规律。人性是条狗,谁牵跟谁走。正面引导,远比惩诫更有效果。
第五:认真说事儿,别掺杂私心。背离良知的建议,最好不要乱提。不靠谱高级黑,越少越好。
一个国家,也如一个人。认知对了,就会顺风顺水,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幸福感。如果认知失误,就会竹蓝打水,枉费图劳。遇到问题或事情时,别问凭什么,少问为什么,要问清楚是什么。不管多么复杂的社会问题,都不过是人性的自然博弈,会因你认知的明犀,变得简单而浅显。说到底,世上最大的麻烦,就是总有人闲吃萝卜淡操心,无事生非插手别人的生活。世间最大的智慧,就是相信别人,相信群体的选择,必然有其合理性。
雾 曰
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
当人咬了狗,咬狗的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被咬的狗狗,也没感觉到委屈,看到这一幕的路人,也没什么感觉——这才是更离奇的新闻。
真的有这样子的怪事发生,当事人的静默,到了可怕的程度。这让我们看到这时代的人心人性,已呈现出一个无力解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