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常见难题:情绪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1922-1973
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
他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他做出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
情感引导是什么?
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父母在情感引导中的角色
优秀榜样
情感引导师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 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 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 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 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 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 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 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 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 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 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 控制型,也就是惩罚孩子,因为其行为举止令自己完全无法接受。
* 放任型,因为他们感到无可奈何,所以只能两手一摊干脆放弃,任由孩子熬夜、逃避洗澡、想吃什就吃什么——无论是什么要求都加以满足。
* 情感引导型:妈妈会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对孩子们说: “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今天心情都不错嘛——个个跑得跟小火车似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到外面跑去?我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个障碍跑道,屋里可不方便赛跑,等妈妈一打完电话就出去帮你们建造好不好?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后院玩可以吗?”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 孩子:“我饿了!”
妈妈:“你怎么可能会饿!我一个小时前才给你吃过。”
妈妈:“你又饿了吗?真的吗?是你的肚子咕咕叫了吗?会不会是渴了呢?”
* 爸爸: “我饿了”
妈妈:“得了吧!你怎么可能会饿!”
妈妈:“是晚饭时没吃饱吗?是不是你今天健身的时候太卖力了?”
* 孩子从秋千上跌落下来
“好了,艾登,你自己站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了,根本不疼,快起来!”
“要不要让妈妈抱着你休息一会儿?”
“也许我们应该在树荫下喝点果汁。”
“我们待会儿再尝试好吗?”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为了训练我的女儿学会使用便盆,她每成功一次我就奖励她一张贴纸。” 父母还为她制作了一张光荣榜,经过一周的贴纸积攒,孩子可以赢得一次去玩具商店的机会或者其他奖励。
“如果你马上下车,妈妈就给你一块饼干。”
“如果你不下车,我就不让你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妈妈知道你喜欢在车里玩,因为妈妈要你下来你才生气,但是对不起,宝贝,我们必须进屋去。你能帮助妈妈吗?”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我们从不惩罚孩子,而是让他承担后果。” “我们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我叫你用Excel,不是Word,你这个白痴!”(老板对员工)
* 四岁的彼得从他三岁的妹妹珍妮手中抢走了水管。妈妈命令他物归原主,彼得无视这个命令,所以被妈妈施以“暂停活动”。
“彼得,我知道你也想要水管,但是珍妮正在用它。请还给她,然后问她可不可以在她不用的时候给你玩。”如果他继续无视妈妈的指令的话,她还可以坐下来和他聊聊。
* 作者5岁的儿子到后院玩球
妈妈提前提醒:“如果你因为玩球而晚回来吃饭的话,就必须和大家一起吃完,否则的话你可能就来不及吃甜点了。晚餐七点钟开始,而你要在七点半钟去洗澡,然后上床听故事。”
如果他晚十分钟进来的话,那是他的选择,我不会干涉。
但如果他在七点半到来的时候跟我抱怨: “妈妈,我还想吃甜点。”
我则会说: “我知道,我也希望可以给你一些,但是晚餐已经结束了。明天如果还是同样的情况,你还会因为贪玩而错过你的甜点吗?”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722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