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汇编】华夏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操演
(2021·北京)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代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磁器烧制
(·北京)2.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局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公元前141年 |
公元前136年 |
公元前129年 |
公元前127年 |
公元前118年 |
公元前 87年 |
即皇帝位 |
置五经博士 |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
颁布“推恩令” |
下令铸造五铢钱 |
崩,葬于茂陵 |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北京)4.有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北京)5.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骨耜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
(2020·北京)2.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2020·北京)4.如图《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2020·北京)6.如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2020·北京)7.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②鉴真东渡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北京)8.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 )
A.中外文化交流 B.经济重心南移
C.疆域面积扩大 D.君主专制强化
(2020·北京)10.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清朝在台湾建制 |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 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 收复台湾 |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 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 府,隶属福建省 |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019·北京)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
①实行郡县制 ②建造阿房宫 ③统一度量衡 ④修建骊山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9·北京)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李冰 B.蔡伦 C.祖冲之 D.毕昇
(2019·北京)5.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
大运河 |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2019·北京)6.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右图),横批应为( )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鉴
(2019·北京)9.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设置台湾府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制
(2019·北京)10.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农政全书》
(2021·福建)3.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
A.造福千秋 B.控流发电
C.沟通水系 D.方便航运
(·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福建)5.图3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福建)6.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 )
A.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C.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福建)7.图4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福建)8.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
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福建)9.《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 )
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
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福建)10.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福建)11.
表1所示纳税田亩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精耕细作的推广 B.手工业技术提高
C.农业经济的发展 D.水利工程的兴修
(·福建)12.乾隆时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这体现了清朝( )
A.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 B.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C.创设了金瓶掣签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020·福建)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福建)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福建)4.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这表明他重视( )
A.辨症施治 B.生态保护 C.养生保健 D.药典编撰
(·福建)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福建)6.据图可知,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杭州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海运发达 C.外贸兴隆 D.文化昌盛
(·福建)7.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
A.科学技术进步 B.娱乐方式多样
C.商品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福建)8.“(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
(·福建)9.康熙时,清朝设置台湾府,派兵八千人驻防。这一举措( )
A.荡平了倭寇势力 B.平定了回部叛乱
C.巩固了东南海防 D.强化了君主专制
(2019·福建)1.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 延续分封制度 B. 增强地方势力 C. 恢复社会经济 D. 实行中央集权
(·福建)2.“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是因为“蔡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印刷术 C. 研制了指南针 D. 配制了火药
(·福建)3.如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社会政治状况 B. 科举选才标准 C. 思想开放程度 D. 手工制作水平
(·福建)4.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福建)5.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 )
A. 陆上丝路贸易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七下西洋
(·福建)“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 抗击倭寇 B. 收复台湾 C. 领导虎门销烟 D. 率舰激战黄海
(2021·山西)2.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山西)4.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由此可知元朝( )
A. 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 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 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 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2021·山西)
5. 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九年级(1)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
A.传统习俗的变化 B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传统节日的起源 D. 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
(2020·山西)1.(2分)“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山西)2.(2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山西)3.(2分)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山西)4.(2分)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A.东罗马金币 B.西夏符牌
C.急递铺令牌 D.锦衣卫印
(·山西)5.(2分)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第一章 铁血丹心御外侮 ﹣﹣古代篇 第一节 戚继光抗击倭寇 第二节 ▲ 第三节 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 |
第二章 战火硝烟忆英烈 ﹣﹣近代篇 第一节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节 邓世昌捐躯黄海 第三节 左权血洒抗日战场 …… |
第三章 建设家园话豪杰 ﹣﹣现代篇 第一节“最可爱的人”黄继光 第二节“铁人”王进喜 第三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七下西洋 D.铁木真统一蒙古
(2019·山西)
1.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山西)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山西)3.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
宋词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满江红》 【作者】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山西)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716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