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为什么势同水火?
有时候,亲生母子之间时常势同水火,
是爱太多?
还是有谁在作梗?
隐含的意义
希希特别抗拒幼儿园,
经常因为上幼儿园的工作与妈妈激烈对抗,
妈妈为了他能找到喜欢的幼儿园已经搬了几次家。
去年,希希终于找到了他喜欢的幼儿园,
过程是这样的:
妈妈带希希来到一家新的幼儿园参加开放日活动,
希希看着教室里墙上的画高声说:
“谁画的画,这么难看!”
妈妈赶紧教育希希:“不要这样说别人的画,多不礼貌。”
幼儿园的老师却说:“小朋友画画不肯定要画得好看,
如果你愿意,你想画多难看都可以的。”
一会儿,希希指着收纳架上的玩具说:“谁把娃娃弄坏了。”
妈妈回应说:“是别的小朋友吧,咱们不认识,不要管它。”
幼儿园的老师却说:“玩具就是小朋友玩的,玩着玩着坏了,是很常见的。”
后来,希希上了这家幼儿园一直到现在。
注意到没有,
当希希问那幅难看的画、和那个坏了的娃娃“是谁干的”,
他隐含的意思是:“我想知道如果那样干了,你们大人会怎样?”
妈妈显然没有听到孩子的问题里“隐含的意义”,
所以她一直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不爱好之前的那些幼儿园,
最终造成孩子与她之间就幼儿园问题的长期对抗。
孩子在测试你的反应
那么,父母如何轻松发现孩子问题中的“隐含意义”呢?
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其认知结构发展[1]中提出:
0~2岁是感知疏通阶段,
2~6、7岁是前运算阶段。
通俗地说
当6岁之前的孩子在泛起问题时,
“找到答案、明辨是非”这个认知思维是成人模式,对孩子来说还过于复杂,
孩子还认识不到该当去解决问题,
而是先看大人的反应,并通过大人的反应来逐渐学习(形成认知),
比如:
有一个孩子把玩具弄坏了,
所有孩子都会等着看小孩儿怎么办;
比如:
她跟小朋友打架,
她会看妈妈怎么反应。
她只是在测试你的反应,
你就不要试图给她办理方案,
而是要首先关注她、并询问她的感受,
让孩子的心情得到平复,
然后耐心地重复正确的行为给她示范。
Jean Piaget继而提出:
6、7岁~11、12岁是简直运算阶段,
11、12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
通俗地说:
6、7岁乃至十一、12岁之后,
孩子的认知思维才能成熟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所以,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
爸爸妈妈要特别关注6岁之前的宝宝认知体系不成熟的特点,
多给孩子一对一的关注和理解,
加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探寻和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不要急于指正
不要急于指正、责备,
不要过早地让孩子置身于成人才有的对错是非的认知环境里。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学家比杜尔夫,
在他的书《养育孩子》中坚定地指出:
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
那些很早脱离父母一对一关爱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
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和脑发育易发异常。
如果父母忽视了0~6岁孩子的认知特点会出现什么结果?
请看以下对话:
父母:“你要去哪儿?”
孩子:“出去。”
父母:“出去干什么?”
孩子:“不干什么。”
这是一个著名的对话模式,
类似的对话模式在很多家庭里是很常见的。
有没有发现:
出现类似对话时,孩子已经自动关闭听话模式,开始出现攻击性(包括消极对抗)特征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615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