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座:古诗词进修方法

大咖讲座:古诗词学习方法

新课标规定:“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然而,很多孩子在应试教育下只会死记硬背,甚至对背诵古诗词有恶感情绪,更谈不上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了。

因此,近期我们邀请到有多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履历、爱哲书院首席讲师池玉玺老师,给大家分享怎样正确学习诗词。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笔墨精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池玉玺。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古诗词的进修和教学的一些心得。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的本科和硕士是在艺术学方面从事学习,后来一直对华夏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所做的工作也都是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研究教学有关系。

近十几年以来,我把首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研和普及写作上。

我现在主要的工作身份是在北京的爱哲安民未来学校担任首席讲师。这个学校是一个刚才成立不久的小微学校,在东五环边上,将府公园之内,欢迎大家关注。

我之所以过来这个学校是因为它有专门的诗文课程,单独给了我从三年级以上每周两个课时的课时量,我很是高兴,非常喜欢这个教学机会,所以过来了。

我在学校主要从事诗文和历史的讲授和教研,在外参与山东省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程,做教员培训和读本写作一些工作。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诗词的,在讨论诗词以前有几个观点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和汇报。

我之所以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教研,基本原因就是每一个人的阅历和兴趣是有限度的。

并不是说工作最好,只是说我个人感兴趣,然后我愿意把我非常无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方面,把它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构成部分。

所以有以下几个观念:

第一个是所谓的古代文化,其实并不外在于我们古代文化,不外在于我们就活在我们身上。我们中国的古代典籍是人类精神现象学的一个宝贵的丰富的资料库,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精神园地,作为反躬自省的一个参考,这是第一点。我们就在文化当中,不是古代,不属于既往的时代。

第二,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基于虚妄的民族主义,讲那种没有来由的所谓的文化自信,我们摒弃“中国人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空大的讲述,我们不这样讲,我们的核心是什么?是人要学文化,是基于这个立场来学习的。

最后落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诗词这个话题上,我认为诗词古文是汉语的精粹,这个语言本身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如果从外在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在诗词文学的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典籍和非常深厚的传统。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又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宝库。

从教育上来说,诗词的学习一直是教育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在第一个阶段,想必每一个家庭都是以这样的诗词作为开蒙,所以它有非常深厚的一个传统。

从它的地位来讲,诗在所有的文化艺术的门类当中地位是最高的

如果说到它本身的价值,其实我觉得并不恰当的一点是把好多重大的描述评价来放在它的头上,来提高它的所谓的意义,但是吸引我们的不是意义。

我们不是为了传承中国文化而去学习诗词,而是什么呢?

而是我们基于它本身的非常重要的价值,而我们自己本身又有敬意的需要,所以我们有内在的需要,选取了这样一个富有价值的对象,而开始了我们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本身的价值



01 诗词的形式之美
偶数位置的平仄错落

讲到诗词的价值,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它的形式之美。

我们知道,汉语是我们中国汉族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而汉语的精粹就是诗词古文。

无论是古文还是诗词,以及成语等文化艺术的现象,我们汉语是讲究4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这是4声,又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是一个比较古旧的说法。

但是古代是分为平上去入的,平上去入在我们的汉语当中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现象。

在南北朝之前,人们是日用而不知。在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我们开始了对于汉语的研究,借助佛经的翻译,发现了我们汉语当中本身也存在的规律。

从此之后有意识地来运用4声来融入我们的文学创作,于是慢慢地经过了隋唐的探索,形成了格律诗。

但是这种4声的现象是汉语当中本有的,我个人非常喜欢我们中国语言文字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汉字、诗词、古文、历史等等。

我曾经用了非常多的经历来学习中国的汉字,来学习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等。

甲骨文当中有一句话,好多年了,我一直记得很深刻。

大咖讲座:古诗词学习方法

这句话是描述天气的,说下雨之后“有出虹自北饮于河”,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场景的描述。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平仄是怎么分配的,虽然这一句美丽的话是刻录在3500年前的甲骨骨片上,但是它的语音的错落至少是非常符合诗词的平仄格律的要求的。

以现在普通话的4声来说,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这就是平和仄。

平当然就是平坦,仄就是倾斜。

我们汉语的所谓的平仄错落,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特别注意在每句话的偶数位置,就是246位置上,它的平和仄要错开。

回到我们刚才分享的“有出虹自北饮于河”,我们可以看一下。

“有”可以暂时拿开,“出虹自北”“饮于河”7个字,“出虹”平声,“自北”仄声,“饮于”平声,偶数位置的平仄完全是错落开的,这是自然存在的一种语言的音乐感

3500年,这是甲骨文的时间,再晚一点点,3000年之前诞生了我们伟大的文学的总集,诗歌总集也就是《诗经》

我们随便举一首,一起来读,试一试是否符合这个规则。

比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经提到,《诗经》中的 《秦风·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也就是最符合我们对于诗的一些基本要求。

我们可以来读一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除了开头的一两句没有在246等位置上注意平仄的错落之外,我刚才把24位置上平仄错落的地方都做了重读。

所以在3000年前的《诗经》里边,我们也注意到偶数位置的平仄是错落开的,到往后《古诗十九首》里边,比如: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可以看到,在汉代,也是平仄在偶数位置错落开的。

南北朝之后,我们已经自觉运用4声到诗词当中,有意识去运用这个规律,最终形成了格律诗。从此之后,这样的现象就更多了。

比如,我们肯定非常熟悉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它的平仄错落也是非常明显的。

偶数位置的平仄错落是汉语的诗词曲主要的格律要求,大家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们去体会这种形式美感。

我们刚才说这是主要的形式美感的基本规律,虽然古代和现代的语音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入声字消失了,它变化到了平声、上声、去声当中,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完整体会出来。

比如说12345的1,夕阳的夕,绝对的绝等等,现在读起来虽然是平声,但是在古代属于入声字,是仄声。

虽然有这些变化,但在汉语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少,所以我们刚才说的规律八九成还是可以成立的。



02 诗词的形式之美
韵脚

诗词的平仄之美除了平仄的错落,就是韵脚的呼应了。押韵是爽口的,爽口的同时我们就觉得爽心。

押韵是所有的人类古今中外都会采取的一种文学的修辞手法,因为这样读起来非常的顺口,尤其是古代我们需要寄送一些材料的时候,押韵就是非常便于寄送的。

比如说,古代的长篇的史诗,需要有一个人来专门记录,来把人群的历史传承下来,所以押韵是非常基本的要求。

可以说,押韵是形式美感的底线,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看现在的诗词曲歌都是押韵的,这个要求对写诗是不可以放松的一个底线。

现在所谓的很多诗人,包括在媒体上比较活跃的一些人士,写一些古体诗,形式上的古体诗,做不到押韵,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事情。

韵脚的呼应在偶数位置上是一定会呼应的。

汉语非常注重偶数位置,这样的韵脚变化给人带来一种回环往复、前后呼应的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形式美感。

除了押韵,韵脚,还有一些形式上的处理,非常有趣味。

比如顶真,前一句的结束是后一句的开始,比如说,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还有像百良体,一韵到底的这种探索也是非常有趣味。

此外有一些韵,它还具有本身具有一些情感色彩,比如说,

钟山风雨起苍黄

它的韵脚就有一些雄壮的感觉。再比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它的韵脚带有一种哀伤的感觉。

这都是韵脚自带的背景音乐。



03 诗词的形式之美
对仗

除了平仄和韵脚之外,中国的诗词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美感就是对仗,又叫对偶

对偶是两个成双的东西,它们相互呼应,偶就是成双,又叫对仗,仗其实就是相互支撑,作为拐杖、相互支撑的意思。

这两种修辞强调的意思不一样,对偶是强调成双,对仗是相互支撑

对仗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学当中普遍存在,这也是汉语这种单音节词,让我们得天独厚地有这样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我本人是非常喜欢对仗这种艺术形式的,曾经广泛作对,无论是人名、书名、成语还是诗歌本身,都特别喜欢对仗。

如果对仗工稳的话,它们的平仄相反,词性相对,这既具有语言,又具有音乐上的美感。

比如杜甫的诗,他的诗是锤炼最为精准的,他的《秋兴八首》里第一首诗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开合呼应,又非常雄壮。

又比如他的第三首,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又是非常轻巧的对仗。

诗词的对仗或者对偶还独立成为了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叫做对联

对联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尤其是春节,这是非常优秀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种成双和相互支撑,是我们中国文化当中阴阳和合的对立统一的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化呈现。

所以对联的练习不光光是言辞本身的一个练习,它还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语言本身的审美价值是最为典型的民族文化。国学,一国之独有之学,恐怕语言本身的审美是其他任何一个非母语的人,不能够领会其中的妙处的。

所以请大家特别注意一下,在我个人看来非常重大的人文素养,就是能够从形式上品味我们母语的形式美感



04 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

如何达成这种形式美感的感受力呢?

这就特别需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和学习力度。这就说到我们诗词学习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要不要死记硬背?

这个话我们可以修改一下,我们不要死记硬背的“死”和“硬”,我们要记要背,这样的话,我们才有力度地积累了语言的素材,然后有力度地积累了我们的语感。

我们老说一句俗话: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这句话非常生动表现出我们一定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形成了足够的语感,就能够自觉运用语感来进行艺术创作了。

以我个人经验来讲,要达成一个比较可观的语言的感受力,300首是一个非常可以参考的数字。

300首听上去很多,其实我们可以分到小学阶段6年当中,每年只需要学背好了50首,也就是一个学期30首不到。

这个量其实还是很低的,所以大家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在四、五年之内有力度地背会背熟300首诗词。

同时,我们也不要对于背诗有过多的反感情绪,认为这是封建余孽,不是这样的。

它是艺术欣赏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我们需要把诗词学习作为一个语言艺术的审美培养,从这样的立场来看,它就比较宽松得多了。

好比我们画画的时候,要临摹前人的作品,我们学音乐的时候要能够背谱。这些都可以做,都可以一遍一遍的练。

那为什么我们的诗词不可以一遍一遍的读,然后把它背会呢?

就如我们的感情,就如我们的思想,语言就好像是从我们心里边很自然地流淌出来,这就可以到达化境了。

小结

关于诗词的形式美感,我们说了特别多,是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教学当中,大家普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

尤其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诗词本身的审美是它所代表的母语的形式美感,是一个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特点,是民族文化最有民族性的特点。

而这对于母语的语感是非常重大的,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各个艺术门类之间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它的语言形式,它的主题内容无非就是那几样,所谓爱情、亲情、生死等等,但是它的形式本身决定作用。

我们除了形式,还可以关注到它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形式是它的骨骼,美感就是它的肌肉,我们需要借助艺术语言背后的呈现来体味它的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民族文化。

比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在强调它营造的审美境界。

我们刚才所念诵的《蒹葭》,它包含那种求之不得、缠绵悱恻的感受。

杜甫《秋兴八首》的沉郁顿挫,能够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审美享受。

我们用诗词的语言所构建起来的审美境界是无法翻译的。

我们能不能用绘画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可以;能不能用音乐,当然也可以。

但是它们都不是这种艺术语言。非常复杂的语言形式才能够完全营造出来,但又能够跟其他艺术形式相通,它们之间并不是阻隔的。

我们语言这种形式我们日常都在使用,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这种艺术语言,不像绘画、音乐,要经过长期的非常大强度的训练才可以掌握。

我们借助语言文字这种语言形式,进入到一定的审美境界之后,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

再外化为其他的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各个方面,就能够为其他的艺术形式做非常好的审美铺垫。

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讨论的,为什么诗词在我们的艺术形式当中,它的地位最高,也是更为基础的一个艺术门类



05 个人经历和体会

我自己是出生在山东一个山村里边,本来是没有什么机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

但是像所有的传统家庭一样,家里带着背诗,我们家族人又多,经常到这一家考考我背诗,到那一家考考我背诗,结果无形当中引起了背诗的兴趣。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电不稳定,常备一个煤油灯,停了电就把煤油灯拿出来点着,当时我妈教我背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她就在大盆里边放了水,然后点了煤油灯,这就是“月黑见渔灯”,然后“孤光一点萤”。

后来她又拨动了水面,水波荡漾开来,映出点点灯光,让我体会“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就是由于诗词的积累,我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学习兴趣。

除了文史方面的兴趣之外,其他的艺术形式我也很有兴趣。

比如,我在的时候已经在北京上学了,当时白先勇先生组织的青春版《牡丹亭》票价很便宜,有老师送我这个票。

我是第一次听昆曲,当时激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我觉得人间怎么可以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我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戏的,虽然它是非常经典的古老的艺术形式,但是之前一句都没有听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后来反思这个事情,那就是诗词给我做好的一个审美铺垫,以及后来遇见古琴也是这样的,审美铺垫的作用是非常值得大家重视的。

包括我自己的学生很多都是学习艺术或者是书画或者是音乐的,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他们家的小朋友弹钢琴,现在已经跟我学了两三年的诗词了。

我们从一个反例来讲,现在艺术家对于诗词的隔膜是非常严重的。

我的本科是在中央美院读的美术史系,现在这些书法家和画家,尤其是国画家,他们在诗词方面的修养是极端贫乏的。

书法家没法自己创作内容,只能写前人的成语,什么厚德载物,这些都写烂了,没有办法来自己创作诗词。

画家也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画作上题写一两句精到的语言,或者是题画诗。

诗书画印本来是文人画的四个构成要素,但是现在已经不太具备这样的艺术修养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06 如何正确学习诗词

前面我们一起讨论了诗词的好多的价值,相比较起来,我们当前的教育和文化语境当中,它也有很多特点。

我们可以说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资源,但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一定要非常有效地转化成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它的传承。

如果我们不在教学当中实现我们文化的传承,恐怕其他的途径就非常少了。

对于诗词的教学,其实我们在课内做的还是很不够的。即使我们现在语文课本当中增加了一部分篇幅,不足以实现诗词的文化传承目的

我们先说它的当前的一些优点,比如说它的艺术语言,跟绘画和音乐比起来,它的艺术语言就是我们的日常使用的语言,当然经过了一定的提炼,所以我们要入门的话是最为容易的。

那么同时它因为是借助语言的,只需要借助语言这种非常抽象的材料就可以实现,对于空间和物质载体的要求是最少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节奏快速、压力巨大的时代,短小精干的诗词可以让在我们非常零碎的时间里面展开学习和欣赏,同样给予我们非常好的精神滋养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面,诗词学习,无论是对于课内学业繁重的青少年,还是压力山大的成年人,总会有5分钟拿得出来。

有这样的一个空隙,我们不妨有机缘让诗词进来,让我们感受艺术,感受美好,抚慰心灵,滋养生命,同时也是我们进行艺术自救、审美自救、文化自救的一个最佳的选择材料。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孩子们都被迫在应试教育的肆虐之下,这也可作为一种非常好的多元文化的重要构成来学习。

虽然语文课本上增加了一些篇幅,但是我教这个课,所以我非常熟悉,所谓增加的篇幅都是在排版的时候,这儿有个大空,填什么?

放一首诗词,即使组成了这个主题单元,在学习的时候,组织性也不是很强,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诗词的这种单篇学习,当然是好的、可以的。但如果我们把它组成主题单元式的学习,就能够更好讨论一些问题,形成一个主题。

这种所谓的单元化学习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热点,我们组织起来总是比单独的要更有力量。

组成一个诗词单元之后,就可以看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

比如说爱情诗,我们从人的邂逅、婚恋、美好的生活或是不幸分开后彼此之间的相思,以至于生命终结之后。

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彼此之间又构成了一个小的意义单元,这是事情的完整性。

还有一些主题,比如学梅花和雪的主题,我们就会了解到历史上在文学写作的传统上,有一些形成的小传统,了解传统之后,对于细节才能理解得更加到位。

除了这种主题化的学习之外,对诗词的入门之后,还可以做很多的深入探讨。

比如之前我曾经探讨过、大家一定很熟悉的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经典篇目。当然我们可以从其中体会到母爱,体会到亲情,这个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

但是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他作为游子,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可以出去游了,他为什么没有能力自己补衣服,要让母亲来补?

这样就联系到我们文化的传统,有一些家常工作的性别区分,就可以看到妇女的“妇”右边是个笤帚的帚,扫地好像在我们的传统当中是妇女的事情。

在我们的文学写作传统当中,好像这些工作都是女性来操持的。

我在课内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女生小朋友对我怒目而视。

好,我们知道这个活是女士来干的,那为什么是母亲来做,而不是孟郊的妻子来做,这个时候我们去翻孟郊的年谱。

我们就发现,原来孟郊一生穷苦,到了50多岁才考中了科举,还写了一首《登科后》。经朋友介绍,他解决了婚事问题,一直到53、54岁才结婚成家。

所以他在穷苦之际,漫游讨生活的时候,还没有妻子,所以他就只好劳动自己的母亲。

如果他不劳动母亲又没有妻子,没有人给他缝补衣服就出门了,会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呢?

我们去讨论诗词,去找这些相关的材料,也能看得很清楚。

像岑参写的一首诗,他说河边的酒店非常值得投诉,为什么?

因为这家的小女儿可以有配套服务,主人小女能缝衣。

我们可见缝衣服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代的生活,涉及到文学写作的传统,涉及到孟郊自己的生平,都可以带着孩子们做这样的一些主题研究,是非常有趣味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516089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