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只盯着孩子,只盯着进修?

为什么家长只盯着孩子,只盯着学习?

为什么家长只盯着孩子,只盯着学习?

为什么家长只盯着孩子,只盯着学习?由于有些家长的心理进入了停滞的状态。
什么是停滞的状态呢?
昨天我在看书,突然发现书中一个地方的描述跟现实不符,于是就向我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们提问:看到发展心理学中对繁衍感的描述全是正面的,没有繁衍感的全是负面的,好像跟我们的社会现实有点不符呀……比如现在社会中最少有两亿青年人和更多的少年少女并没有很强烈的繁衍感,有很多人选择不婚,单身,我刚好相反,对自我建构的时候回忆起来的都是救赎主题的事情比较多,而不是污染主题的事情,也没有什么遗憾。
大家回答我:繁衍未必是指生孩子啊,你写出作品也是一种繁衍。广泛意义上的繁衍。你创始一种理论,开办一家公司,设计好的作品,等等,具有创造性的行为,都是广泛意义上的繁衍。
对呀,我才突然反应过来,我怎么把停滞仅仅理解为生殖停滞呢?写书,开服务公司,工作上有所成就,发明创造都算繁衍……
我知道了,是有些家长的潜意识影响到了我。特别是前天咨询的一位家长,她认为人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50岁了职业就等着退休,婚姻就剩下个形式,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感觉高兴的事情,可不就剩下孩子学习这一件事。
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任务。比如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自己的同一性混乱,搞清楚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子是怎么样的之类的问题。中年人的心理任务则是繁衍对停滞,也就是我在事业上要有所成功,照顾家庭,关照年轻人的需要等等。
青少年期的心理任务没完成,就会变得混乱,迷茫,自我冲突,甚至分裂出好多个自己来满足自己的同一性需求。中年人的心理任务如果没有完成,就会变得自私冷漠或者牢骚满腹,完全以自我为焦点,或者完全按别人的要求生活。对很多事情不关心,没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开心。不是不关心年轻人(包括自己的孩子)的状态,就会不自觉把孩子当成唯一的出口。
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不管成不成功,都会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需求。特别是女性,满足自己需求和满足他人需求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这个时候她就会加入外界停滞,但是内心想要突破的状态。学心理学也好,信仰宗教也好,都是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在心灵上追求一些东西的表现。
如果一个中年人可以在心理上找到突破发展的感觉,那么她就会养成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在讲述事情的时候会提及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困难,痛苦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但如果她的心理上进入停滞,封闭,固化的状态,那么她就很容易把这个心理顺序倒过来:认为自己曾经拥有多么美好的优势,但是总是遭遇不公,让美好的事情变成一个糟糕的结果。
前一种描述叫救赎主题,后一种描述叫污染主题。当一个人的工作,家庭,教育孩子都很失败的时候,并不是由于这些糟糕的事情导致了自己糟糕的心态,而是因为自己糟糕的心态才导致了这些糟糕的结果。
而且,我曾经多么好,但是非常倒霉,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污染心态,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我们为什么总觉得孩子爱好逃避,说话不负责任,感觉软弱经不起挫折,根源就在家长自己本身就是这种心态,总是在抱怨和不幸中勉强维持自己的体面。
人很奇怪,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可能是心想事成,也可能是人生只要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的半杯,有的人看到的一直是空的半杯。
因此,家长报班学习心理学的课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为了自己学习而不是为了孩子进修。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对自己的不幸负责,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美化理解。
人必须先自助然后才能助人,不管我们通过什么手段,先要戳破自己强装而坚固的外壳,才有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问题,敢于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才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家长,其实是在无意中顺应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才能保持兴趣,不断的继续学习更多的内容。如果认为自己是为了娃儿才学习的,那就白学了,学废了。为了孩子的理由是不存在的,不成立的,也是有毒的,所以需要搞清楚去掉才行。
孩子讨厌家长报各种心理辅导班,不让家长加什么患者家属群,讨厌家长用学来的话术跟自身说话,这些和家长学习其实并不冲突。子建议家长去学学瑜伽,练练插花,弹弹钢琴之类的,本质上是想让家长为自己着想,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开心的事情
让自己开心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实际对有些人很难。因为她习惯了为别人而活,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活成别人眼里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甚至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像一只虫子飞入了渐渐凝固的琥珀,看起来非常美丽,实际是生命进入了停滞的状态。

希望以后大家都能搞清楚这个常识:只盯着孩子,只盯着孩子学习的家长是自己的心理进入了停滞的状态,并不是像她说的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好了她就好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414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