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批评为什么对孩子不管用了?答案在这里!

你的批评为什么对孩子不管用了?答案在这里!

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并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让孩子心里更不好受,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批评孩子的方式、心态、时机没有把握好。


批评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但是家长们在批评过程中,往往掺杂过多的个人情绪,而让批评变了味,样的批评,往往无效!



情绪化太重的批评,效果很差!


谁都不愿意动不动就数落孩子,但家长总有被孩子惹毛的时候,这时,工作上的怨气、家庭中的怨气、对孩子的怨气,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家长高高站着,叉着腰:“你说你怎么这么不省心!我整天这么累为了谁?你吃得好穿得好,要什么就买什么,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一通狂风暴雨过后,家长心里是稍微舒服点的,毕竟发泄过了。


你语气和缓地问一句:“知道错了么?”


而孩子呢,完全被你的气势吓昏了头,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只期盼你早点结束,也会很配合地说一句,“我知道错了”。




翻旧账的批评,效果很差!


一个人犯了罪,法律只会处罚一遍;但是孩子以前犯过的错,我们却总是旧事重提。


比如孩子这次只是不愿收拾自己的屋子,好多妈妈在盛怒之下,会联想到他以前犯过的N个错误:没完成作业、不去遛狗、丢过钥匙、挑食、上课被罚站、玩手机……


听你说完这一套,孩子都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感觉妈妈对自己百般挑剔。


性格倔强点的孩子,会很不服气地反驳你;


性格内向的孩子,会一言不发,感到非常自卑……


但是不收拾屋子这件事,孩子会心甘情愿去改吗?一般不会,因为孩子感觉自己的错误太多了,都快放弃了,“虱子多了,不觉得痒”。



不分轻重的批评,效果很差!


孩子犯错,有时候是带有侥幸心理的明知故犯,但有时候却是无意为之。


所以,有时候即便孩子犯了错,也要先给他一点轻声、善意的提醒,让孩子有个缓冲改正的时间,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孩子一顿。



那么,怎样的批评最有效果呢?




1



明确批评目的:帮孩子改正错误


孩子犯错,一定要指出来并帮孩子改正。不能因为家长今天心情好,就从宽处理,也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认为这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因一件小事对孩子大加指责,这样根本不利于孩子错误的改正。


批评,是帮孩子改正错误的方式,而不是家长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同样的,也不要把“不批评”当成一种奖励。


家长自己有情绪,找别的地方发泄;想奖励孩子,找别的方式。在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上,请坚持原则。




2



调整好批评态度:要尊重孩子


批评孩子,就是为了帮孩子改正这次出现的错误,所以请本着“帮助”的姿态,去跟孩子就事论事地交谈,而不要借此抨击孩子的人格、展示家长的权威、清算孩子的旧账。


比如,当孩子赌气打翻一盘菜时,家长最好请孩子离开饭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把不满都说出来,然后家长一一回复。


我不吼你也不打你,就是平等地讲道理讲到你哑口无言。


千万不要一巴掌呼在孩子头上,然后大喝一声:反了你了!不吃滚蛋,什么臭脾气,跟你爹一个德行!




3



让孩子体会到犯错误的后果


孩子之所以被批评过后还屡次犯错,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孩子自身没有承担任何后果,或者家长不忍心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你的这顿饭结束了,你得马上离开饭桌,但是下顿饭你可以正常来吃饭。我这么饿了女儿两次,后来女儿再也不敢了。





4



注意批评的时间和场合


当众不责、饮食不责、晨暮不责。


也就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特别是当着同学、小伙伴的面,不要批评孩子,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变得很自卑,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


最好的场合,就是孩子自己的卧室,比较私密,双方可以无顾忌地打开心扉对话。




5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先冷静一下!


很多时候,孩子惹你生气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错,也有可能是你错怪了孩子,或者说孩子无意为之。


在你最想冲上去抽孩子一巴掌的时候,努力克制一下,先暂时制止孩子的行为。


然后找个地方坐下来,深呼吸冷静一下,判断到底是孩子的原因还是家长的原因。要不然,你这通批评,就变成以大欺小的发泄了。




6



批评孩子时,全家意见要统一


无论你有再好的批评教育机会、再优秀的教育技巧,只要全家意见不统一,直接无效,甚至起反作用。


孩子抢人家玩具,还咬人,你正批评着呢,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不愿意了,心疼地一把护住:“孩子还小,你这么数落她干嘛?你滚远点,别吓着孩子……”


这样一来,孩子心里就有了靠山,以后再教育就难了。


所以,平时全家人就要多交流,达成共识,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一切以帮孩子改正习惯为目的,避免“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地相互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