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认知 | 孤独症孩子为什么总是爱发脾气?暑假学习困难干预营开始招募啦
语言认知康复专栏将定期为您推出有关语言、智能障碍及认知举动问题的康复诊疗相关科普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豆豆今年4岁,自从确诊孤独症后一直在医院做干预。从豆豆出生起,妈妈总觉得豆豆是个“脾气不好”的孩子,动不动就大哭大闹,尤其是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妈妈为了改正豆豆的习惯,于是决定当豆豆哭闹的时候不理会他,希望豆豆能在妈妈的不理会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情,可是没想到实施的第一天,豆豆见妈妈还不满足自己,甚至不理会自己,他开始用拳头打自己的头!妈妈见状赶紧抱住豆豆,并且为了防止豆豆进一步伤害自己,妈妈满足了豆豆的需求直到豆豆冷静下来。自此之后,妈妈发现豆豆打头的频率增加,于是赶紧和主管医生沟通。
其实在孤独症儿童里,和豆豆一样表现的孩子很是多。为什么孤独症的孩子经常会发脾气呢?
在婴幼儿阶段,当婴儿感受到困意、饥饿、疼痛等,都是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孩子逐步会用手势、眼神、表情、语言等外界所能接收并理解的表达形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当孩子有需求时,逐渐不再用哭声表达需求。
但是孤独症的孩子,由于存在社交沟通障碍,因此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想法,而其他人又不能理解明白自己,因此当遇到有需求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而哭闹往往很简单引起外周人的注意,为了安抚孩子,家长会不断地猜测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因此孩子会把哭闹和得到想要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只要我哭,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孩子发脾气的这个行为,背后往往具有很多的功能,常见功能往往分为两大类:获得某物/事或者逃避某物/事。
哭闹后,孩子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活动、获取关爱和注意、获得控制权、内在自我刺激……
哭闹后,孩子逃避了:不喜欢的人/物/事/情况、注意、惩罚、厌恶的情境、情绪困扰……
在本文案例中,豆豆经常用哭闹表达自己的需求,他哭闹这个行为背后的功能是得到想要的东西。当妈妈不满足他时,豆豆便加剧发脾气的行为迫使家长让步,当他发现打自身会让妈妈立刻满足自己,在下一次次提需求的时候,他往往会直接通过打自己确保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医生不建议妈妈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采取不理会孩子的措施。
听到医生的分析后,妈妈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不经意之间加剧了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因此当孩子出现发脾气、大哭大闹等情绪行为问题,给生活造成很大的搅扰时,保持冷静,记录下孩子当下的表现,安抚好孩子后及时求医,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合适的方法表达需求,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期作者:
林淑梅
治疗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
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头颈部肿瘤手术/放疗后、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吞咽、构音、嗓音障碍,脑血管意外导致失语症、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康复评估及治疗。儿童运动、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等疾病的评估及治疗。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认证会员,获得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初级治疗师资格证、儿童言语治疗师系统培训资格证书。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313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