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白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白 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2022年12月10日晚上,清河县心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心理爱好者共同参加了《浅谈非自杀性自伤》线上学习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李爱武老师掌管开场发言

目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已被视为广泛而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群体中有很高的发生率,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主要分为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和对他人实施影响或者控制这两大目的,这些青少年群体令家长束手无策,使老师一筹莫展,他们没有安静的当祖国的花朵,在外界看来,这些游走在悬崖峭壁边缘的孩子亟需帮助,那我们应该如何在早期就能知晓甚至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呢?我们应该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今天由徐老师带领大家学习“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知识。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徐朔老师《浅谈非自尽性自伤》

徐老师主要从“非自杀性自伤”的定义、特征、动机类型、心理学的解释、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评估和干预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定义

非自杀性自伤(NSSI–non-suicidal self-iniury)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而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与纹身等鉴别),包括但不限于(割伤、烧伤、打伤、烫伤、撞头、药物滥用等)。个体通过NSSI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情绪,改善人际冲突以及获得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并且引起各种生理效应,从而成为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二)非自杀性自伤的特色

《一种想要活下去的呐喊——是否意味着不危险?》(王浩威)的研究表明,反复发生NSSI行为的青少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其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其他研究表示不同的自伤方式所占比例为:最常见的自伤方式为用刀割(71.2%),其次为用力抓(32.7%),击打自已(26.9%),干扰伤口愈合 (19.2%),咬 (15.4%),烧伤(13.5%),针扎(7.7%),吞咽危险物品 (7.7%),拽头发(5.8%)等。

发生nssi行为青少年的独特特征如下:

  • 认为自己是无能的。

  • 认为没有人可以信任。

  • 经常有沉重的罪恶感或内疚感。

  • 感受别人情绪的能力和心情表达能力较弱。

(三)非自杀性自伤的动机类型

非自杀性自伤的动机类型主要有调节情绪、自我惩罚、模仿标新、顺从解离、抵抗自杀、寻求快乐和影响人际等。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四)心理学角度对自伤的理解

(1) 精力动力学的解释

古典的精神分析的观点:在Freud 看来,自杀自伤是一种主要来自个体无意识层的原发性内部冲突所致。对以前是爱恋着的,现在痛恨着的客体的强烈的、攻击性意向的内向投射(introjection),使个体感到对自己愤怒和敌意,其结果就是抑郁,继而自杀或自伤。

(2)行为主义的观点

自伤自杀式强化的结果,自杀自伤也是模仿或者学习来的。

(3)共同作用理论

  • 个体心理因素:性格、情绪调节障碍

  • 环境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生活事件、父母关系(经济困境、工作压力或事业困扰、慢性疾病或残障、心情疾患,其中以抑郁症最普遍、药物滥用、婚姻关和、离婚、配偶死亡)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等

  • 神经生物学因素

(五)特别需求关注的青少年群体

有过如下经历的青少年群体特别需要关注:过去有过严重的创伤;病理性的依恋关系;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冲突、家庭暴力;童年期寄养经历;有精神病史(返校后);人际关系障碍;被校园欺凌;网络成瘾;被性侵等。


(六)评估和干预

综合评估:自伤史、频率、严重程度、部位、时间、意图、心理状态、后果等方面的信息。

当个体存在反复割伤或烧伤自己的皮肤表面;在自伤行为前有一股急迫的情绪压力;身体上的痛苦伴随着放松、满足、愉悦以及麻木感;对于社会污名化景象的侮辱与恐惧,导致自伤个案极力遮掩伤疤、血渍,以及其他自伤留下的证据等情况时,基本可以评估为非自杀性自伤。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交流互动

(一)咨询师应遵循的治疗原则

  • 把握核心:重新养育,建立健康安全的依附关系。

  • 咨询师的状态——高度权势巨子又温和关怀。

  • 不要被来访者的伤口吓到,不要讲道理和威胁她。

  • 让来访者意识到她被充分认识,以建立信赖关系。

  • 保持一种父母养育子女的态度,持续不断的灌注希望。

  • 允许自己慢慢来,以建立一种安康的依附关系。

  • 鼓励自伤者接受并采用治疗师的正面想法,以取代自己的负面自我形象。

  • 协助来访者在新的正面想法上建立自己的力量,从而发展出健康的独立性。

  • 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允许反复和倒退。

自伤,孩子情绪的表达,更是求救的表达 ——清河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第9次研讨会

(二)对父母的一些建议

  • 要直面她的伤口——不要让她的伤口隐私化。

  • 出现反复时,不是训斥或表现出绝望,而是体谅:可以看得出来你又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想要跟我谈谈吗?或者找你的咨询师,我们要先处理伤口。

  • 对于孩子的感觉,要尽可能保有最大的耐心。

  • 让孩子有时间讨论他们的问题或烦恼。

  • 对孩子的口头保证或安全感,必须前后一致。

  • 夫妻之间要练习沟通有关孩子的事。

  • 避免角色反转(让孩子成为父母的角色)。 

  • 表现出自我价值感、冲突解决能力,以及处事弹性圆融的正向典范。

父母们,理解我们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

抱抱你,孩子,你已经太辛苦!

抱抱你,孩子,请记住,你永远都有求助的权利。

父母、老师、你信任的成年人,还有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也许他们会更加理解你的感受,也更能陪伴你一起走进这个无望的漩涡,再一起一点点努力走回到生活轨道上。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218343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