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男孩们的确表现得更加大大咧咧,不女孩那么娇柔。
倘若你摸一下男孩的手,一定会发现小小的手掌有点粗糙。小小鱼的手就是这样,我有时拉着他的手,就能觉得到。
而且你会发现他们的膝盖会带着各类疤痕,或者青一块紫一块的。
大部分的父母对男孩的影像都差不多。可以大胆地放养,而且他们的外表不会那么敏感。
不知不觉中,对他们的回应就少了,可请求却很多很多。
出门的时候他有点兴奋,直接朝着阁下的卷帘门就冲了过去。而门帘的后面却是玻璃门框。我甚至来不及拉住他,由于手里提着大大的快递。
现在想想,幸好我没有说没事没事之类的话去劝慰,也没有说“别哭,要怯懦”之类的话。
在那个环境下,他以为自己犯了错,虽然很疼还是没有哭出来。可得到了我的回应后,他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
然后我询问他撞到了哪些地方,在外边休息了一会,给他揉了揉。
这时他的情绪就平静了下来,我告诉他在外边一定要小心看路,特别是玻璃门是透明的,更要小心。
而父母的回应,往往会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总是会弄一些动静出来吸引你的关注。
因为你关注了,会给他回应。这样他才会感受到你的爱。
比如父母带孩子去电影院的路上,孩子看到了一只蚂蚁,于是对爸妈说:快看,那里有一只蚂蚁!”
假如这时爸爸看着手机,肯定回应一句:“嗯!”甚至当作没听到,而妈妈也许回应一句:“快点,快点,电影要开始了。”
可忙碌的妈妈不一定关心孩子说了什么,反而想着今天晚上的饭菜怎么安排。给孩子的就是一种敷衍的感觉。
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无回应,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
如果一个小小的孩子有了这种焦虑,那他的童年几乎会被阴霾覆盖,他的内心无法感受到阳光和爱,也会慢慢失去爱一个人的能力,甚至会变得孤僻自卑。
还有很多父母觉得听孩子絮叨,挺浪费时间的,所以对孩子的话听一句就以为听懂了,或者干脆不听。
有一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她有一段时间说怕鬼,不敢自己一个人睡。
她跟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然后就没有再过问了,觉得孩子只是疑神疑鬼而已。
但是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女孩又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说自己很害怕。
那天爸爸也抱了抱她,但是没有跟她说“世界上没有鬼”这样的话,而是跟她聊了很久。
小女孩说:“是黑色的看不见,自己一看他,他就消失了。”
然后爸爸又继续跟她聊了很久,他得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孩子经常在放学的路上看到这个鬼。
这引起了爸爸的警觉,他连着几天都提前去学校外边等着孩子放学,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果断的报警了,但是父母还是害怕不已,庆幸发现地早。
他永远不会随意的否定孩子,哪怕从不假思索的常识来看,孩子说的话有多么荒诞不经。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就要学会倾听孩子,耐心地响应孩子。
若一个孩子拥有一个能积极响应他、理解他的好妈妈或者养育者,那他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感受得到了确认,他的自我会变得完整,内心会变得丰盈温暖。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一直哭闹?因为他们不被理解,或者自己的呼唤没有得到响应。
有时孩子想喝水,你却抱着他出去玩,一个劲儿地摇啊摇。而有时孩子想去玩,你以为他是饿了,然后给他吃东西。
每天晚上小表妹都要哭,每次姑妈就赶紧喂奶,可妹妹还是哭,然后就边喝奶,边尿床了。
这时她更气愤了,啪啪就是几下屁股。妹妹就大声哭着抗议。
当一个婴孩对着母亲笑着,母亲内心是喜悦的,也回应一个发自内心的笑。
而当婴孩哭泣时,母亲也会第一时间来到他们的身边,给予回应。
而且孩子更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强。
马伊琍曾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育儿心得,反思了自己放弃了自己母性的直觉,最终导致孩子安全感建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状况。
随着妹妹的成长,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
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
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120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