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去情绪化管教《 no drama discipline 》

读书笔记|去情绪化管教《 No Drama Discipline 》


小土叨叨:这篇的作者是蘭藤是位幽默的才女。


正文共:4345 字 1 图  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



 去情绪化管教 No Drama Discipline


 

各位小土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数据分析员,坐标华盛顿。为了和女儿斗智斗勇,更首要是为了能斗赢,从育儿书里寻找答案,在实践中增长经验,开了个公众号:焚琴煮面 fenqinzhumian。



00

为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江湖规矩,说书之前先报个字号,这本书的题目是No Drama Discipline,中译本叫《去情绪化管教》。我简称:没戏管教。


我为什么会特别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因为这些内容对于我自己本身和成年人的沟通也很有帮助。


这段请屏蔽我妈:根据我自己不太全面的观察,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方说讲究权威,喜欢控制。


身为一个前乖乖女,现叛逆中年少女的我,有很多的心理阴影。


简单举几个例子:


一听见“听话”这个词就烦,为什么要听话,凭什么要听话,你根本就不懂我,我为什么要因为听话而听话;


一听见“我都是为你好”就烦,为什么你觉得是为我好就是为我好,凭什么你想为我好就要为我好……好了,我会控制我自己……现在可以把我妈放进来了。



01

书的作者什么来头?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danielj. siegel 和 tina payne bryson。


先说这位danielsiege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儿童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掌门人,写出了若干孩子发育和教育的畅销书:《全脑教养法》(the whole brain child)等。


再看看tinapayne bryson, 儿童发育和神经生物学专家,情绪治疗师, 一直工作在儿童发育和教育研究第一线。


这二位头衔和成就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想必目下当今大家已经都服气了,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02

核心思想


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大人如何管孩子,它传达的是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正面沟通,如何去控制情绪。

 

管教(discipline)的目的是教育(teaching),短期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当下的不当行为,临时是为了塑造他们的大脑和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明辨是非,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


让他们成长为自律并且负责任的青年、中年、老年……继而把这种种优秀品质代代相传,改变世界拯救地球! 是不是很激动人心?

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良好的关系是沟通的关键。目光要放长远,所有的爱,理解和沟通都是为了养出一个有同理心和责任心的孩子。


孩子的大脑是在不断变化的(changing),成长的环境会不断地改变大脑(changeable)。所以作为孩子的主要养育人,我们要尽可能地去给他们提供正面的影响。


正面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一定是长期有益。另一方面,负面的影响也不是永久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一切都可以改变。



03

教人先正己



在和孩子建立连接之前先处置惩罚好自己的情绪。


1. 问自己三个问题:why, what, how。我为什么要管束孩子,我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我要用什么方法去实现这个目的。


2. 平静自己,清除脑海中的预设立场,由于预设立场会让我们无法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


3. 根据你对孩子个性的理解和她/他的年龄段特征去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想好相应的处理方法,不要僵化不要教条。歧说我有时候用骂,有时候用打,非常灵活。(开个玩笑!警察叔叔请回吧)



04

建立连接的四个方法


1 表达安慰


要真诚地由心发出的安慰,假的安慰孩子会察觉,从而激起反效果。当然演技尤其好的除外(比方说我,戏精本精,可以说是最会演掏心窝子的妈妈)。


通常和孩子平视会让他们有平等交流的感觉,但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仰视,而且身体放松。就像小猫小狗卖萌的时候一样,这样孩子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2 肯定,肯定,一定(validate)


完全肯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你是真正地理解她/他。此处特别注意,肯定的是情绪不是行为。孩子有权有所有感受,悲伤愤怒等等等等。如果他们太小无法分辨这种情绪还需要家长帮忙分辨,但不代表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肯定情绪不是接受行为,更加不是溺爱。在情绪上接纳和肯定,但是在行为上要指出孩子的不对,设定界限和规矩,一个知道界限在哪里的孩子反而更有安全感。一个技巧:“我理解你,你这个行为是不好的。”


肯定情绪和指出行为不正确,不要使用“但是”这样的转折词,以并列语句说出。这样不容易引起反感情绪。因为转折语气会让前面的肯定显得不真诚,从而令后面的纠正更难接受。

3 倾听


倾听孩子想说的,用接受的态度。而不是做出一个倾听的姿态然后掺进去自己大段的说教(妈,你来看看这段)。


记得有一次我女儿早上不想上幼儿园,我很真诚地蹲下,仰视她的眼睛:“宝贝,妈妈知道你不喜欢幼儿园,妈妈小的时候也不喜欢去,等你多交朋友多学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喜欢了。”我女很平静地说:“妈妈,我很喜欢幼儿园,但是你给我把衣服穿反了。”


我们总是会用自己的思路去判断别人,对孩子更是。不要想当然,觉得他做A一定是因为B,然后跟人家说:“我理解你,是因为B你才会做A的。”


如果判断错误的话……会显得咱们很傻不说,伤感情,因为孩子会发现你只是想显得很在乎他想什么,而不是真的在乎。

4.   回应


用你的语言复述你所听到的,这样孩子知道你肯定她/他的情绪,理解她/他的心情(没办法,亲生的孩子送给别人也不合适,只能凑合过了)。


不复述出来,孩子怎么知道你真听了还听懂了呢?九九八十一关咱都过了,不能在最后这一下子让老海龟把咱撂海里不是。


回应了,孩子才知道你是真的听了,才能跟你走心。要处不好,等青春期完全不跟你交流的时候有得后悔呢。(妈,后悔不?)



05

重新引导的1-2-3



1-2-3 Redirect

 

1.    Definition:Discipline =Teaching. 管教是为了教育,而不是为了惩罚。牢记初心啊同志们。


2.    两个原则:


(1)  管教需要合适的时机。需要孩子和大人都冷静才能有好的效果


(2)  原则要保持一致,但是不能僵化。


你希望教会你的孩子开车,如何遵守交规,处理路况,而不是当交警,在他做错的时候开罚单。


3.    三个结果


(1) 自我认识:帮助孩子认识和体会自己的情绪。

(2) 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妈妈挣钱不容易,以后要娶个媳妇回家孝顺她,并没有!)

(3) 整合与修复: 帮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大脑整合功能,成为情绪更稳定的人(地球有福了)。


06

具体如何重新引导?


1 Reduce words


废话少说,你看电影里坏人都死于话多。


谈话内容包括四步,切记每一步都要精炼,这样四步加一块才不至于太啰嗦。

第一步,肯定行为背后的感觉;

第二步,描述行为;

第三步,提供别的方法;

第四步,结束,换话题,别废话。


2 Embrace feelings


接纳感受,接纳了才是自己人,后面才能谈条件。


如果情绪经常被否定或者忽视,会对孩子造成困惑,让她不知道如何去反应,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3 Describe, not preach


描述而不是说教,客观描述发生的事情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说教。注意你的语气和动作,只是简短描述,不要加入自己主观判断,不要长篇大论。注意引发孩子参与谈话和思考。


4 Involve child to find solution


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因为如果是她自己提出的办法,那么她跪着也要办到。

用真正好奇的语气来提问,比如下次我们怎么样可以避免这样,我怎么样能够帮助你。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同理心,也能锻炼他们正视自己的行为,明白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处再次提醒大家不要想当然,我曾经问我女儿:“你最近晚上睡觉老是起来找人,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她干脆利落地说:“不解决。”瞬间把天聊死了。


5 Reframe a no to aconditional yes


将拒绝转换为一个有条件的同意。


拒绝总是令人难受,而且你也不是想拒绝,也许只是当下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变成一个延迟的yes,这样孩子也学会应对挫折。如果能够让孩子一起想办法,就更好。


有一次我女儿在车上的时候想要吃饼干,可是当时我们快要到家吃晚饭了。于是我说,如果你吃了饼干的话就吃不下饭了,要不然等一下吃完晚饭再吃吧。我女儿马上说:“那我现在就吃一小口尝一下吧。”很完美对不对?想得美,然后她就开始第二个一小口,第三个一小口……是为三分颜色开染坊。

 

6 Emphasis the positive


强调正面交流。


与其告诉他不要做什么,不如告诉她要做什么。如果看到好的行为,就无情地表扬。这样他知道你的期望值,也会往好的方向努力。


7 Creatively respond


有创意的反应。


在创意回答的时候,家长调动了自己的理性大脑,有趣幽默好玩的回应更容易得到关注,更有效,因为进化决定大脑喜欢新奇。虽然好想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但是长远看来,花一点时间创意回应更有效,反而减少摩擦。


8 Teach mindsight tools

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此处Mindsight是本书作者们所创立和推广的一套孩子情绪控制的方法,包括用手掌模拟大脑各部分功能,放松身体体会情绪等等。



07

小结


 总结:此处是给暴脾气父母(我本人)的希望


  1. 并没有每次都会奏效的魔法,专家也有搞不定孩子的时候(很安慰,然而专家毕竟能出书赚我的钱)。

  2. 不要气馁,即使并非每次都奏效,你的方法依然是对孩子大脑的塑造有帮助(真的吗?还是为了防止我要求退款?)

  3. 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建立感情链接(嗯,就好比我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减肥)。

反省了自己,勿忘了初心,清除了偏见,让我们再来说一次口号:Connect before Redirect!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111899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