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谁的镜子?——谈央视纪录片《镜子》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央视纪录片《镜子》:影片讲述了一群年龄各异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辍学,到武汉的一所培训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历程。结尾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个圆满的大结局:16岁的家明真的做背包客去旅行了;聪明有思想的泽清依然不上学,继续上网玩军棋;张昭和女友分手,准备复读……因为影片真实,所以内容很震撼。
影片始终贯穿着泽清的有磁性的童音: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这部纪录片中父母一直在积极配合着学校的教育,那些来学校探望孩子的父母痛苦的表情、心碎的眼泪深深地刺激着我。父母是爱孩子的,这种爱一直都在,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感觉不到?到影片最后,父母小心翼翼的陪伴与尽力满足孩子需求的退让,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做一个好父母,可是,为什么结果依旧不令人满意?我们已经尽力去做,但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不满意?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就像一个数学难题,让我苦苦思索。
因为我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为人父母,我深知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处不在,如果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个镜子为什么总是照到我们不好的那一面?我们的爱哪里去了?同事有一次谈起自己的女儿,一个人大附中的年级前十的学生,有一次妈妈吃饭时说自己闹肚子了,女儿的第一反应是立刻把饭菜分餐,说是怕被传染。妈妈始终没有听到女儿对自己一句关心的话。我们怎么看待身边的这种现象?我们用什么衡量我们学生的“优秀”?我们现在太重视智力教育了,忽视了人类自身的能力素质的挖掘与体验。
我不能对影片中的每一个孩子进行分析,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整部影片中,所有的孩子都缺少一种浓浓的爱意,缺少一种真诚。当我们多数人去指责父母做得不对、要求父母做出改变、让步时,我们在乎的是一些客观事实,忽略了我们的孩子身上缺少的那种爱:那是对父母的爱、对自己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在我们一再强调孩子出现问题的各种社会原因、家庭原因时,对孩子爱的教育缺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几个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们对父母关爱的忽视与冷漠。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自残,为了寻找存在感可以痛打自己的父母,他们的举动背后是爱的缺失。如果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射出来的是父母身上爱的缺失;那么父母身上反应出来的爱的缺失折射出来的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缺少爱的氛围。
孩子是最真实、最直接的镜子,他没有谎言、没有掩饰,直接而迅速地折射出家庭,社会,我们的教育,最后直抵我们的人性。我以为,当我们看到这部纪录片时,不要仅仅把他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或者仅仅是问题少年的教育片、伦理片,恰恰是这几个孩子,让我们看到了从点到面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