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末了会成为什么样

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最后会成为什么样

点击蓝字 ╱ 存眷我们

家校社共育助儿童健康成长



作 者 | 林昔

编 辑 | 星善



导读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出言无状伤人六月寒”。


别让语言成为割断亲子关系的一把刀,别让孩子一个人悄悄地伤心、失望、失望,别等到来不及时,才发现孩子的心已经渐行渐远。


一天去上班,在等待红灯的间隙,一位骑电动车载着儿童的妈妈停在了我旁边。


车一停下,就听到她用及其恼怒的语气对孩子说:


“说你多少回了,你咋就是不长记性呢?作业作业不写,天天被老师点名喊家长。我的脸都被你丢光了,养你有啥用,光晓得惹我生气。”


妈妈的训斥声很大,引得一起等红灯的路人纷纷侧目。


孩子低着头坐在后座上,两只手牢牢抓住扶手,指节泛白,一声不吭。


我一抬头,正好看到了路口一角立着的、写有“好好说话”四个大字的鼓吹牌子。转头再看看这对母女,突然有了许多感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出言无状伤人六月寒”。


这个妈妈在公众场合,把孩子的尊严踩在脚底,旁若无人的呵叱孩子,这不就是语言暴力吗?


语言暴力,常常“杀人”于无形。只言片语就会中伤你最亲的人,并且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伤害。


最近这几年,媒体报道过多起因为家长责骂孩子,导致孩子轻生的极端事件。在这些喜剧里,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家庭因此破碎,父母痛不欲生。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所有的妈妈都会选择好好和儿童沟通,而不是口不择言、恶语相向。


但是很可惜,这个天下一家上没有如果。



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最后会成为什么样


中国人讲究含蓄、谦虚。谦虚的本意是赞美精打细算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可在父母这里,谦虚式教导却走了样。


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求助的案例,就跟虚心式教育有关系。


这个妈妈平时为人谦和谨慎。她的儿子从小对学习书法特别感兴趣,在这方面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神抖擞,孩子也因此获得了很多成绩,家里挂满了孩子的书法作品和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


每当有朋友来家里,看到孩子的作品时,都市忍不住夸赞几句。


但当有人夸赞孩子时,母亲最常常回应的一句话是:


“学了这么多年才取得了这一些点的成绩,不值得骄傲。”


却不想妈妈看似谦虚的话,被儿童听进了心里。


逐渐地,孩子对书法失去了兴趣,家里的毛笔和宣纸被他丢在一旁,落上了一层尘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做过与这位母亲类似的事情。


他们好像从来不会赞美孩子,认为表扬会让孩子戒骄戒躁,只有时刻鞭策,孩子才会不断进步。


却不知道,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儿童脆弱幼小的心上。


更有甚者,不仅不赞美表扬孩子,还时时的打压孩子。


四川有位高中男孩在高考后选择了他杀,在他的遗书中这样说到:


“爸爸从小生活得很辛苦,受了很多磨难,所以望子成龙心切,对我期望很高。


我考了98分被质问为什么没有考满分,拿了次日名的成绩,却被爸爸嘲讽只是个第二而已。


想得到爸爸的一句肯定,几乎比登天还难。”


自然,男孩的自杀或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未在爸爸何处获得过肯定,成就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一定是原因之一。


“自己不会飞,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网上的这句话,形销骨立的就是这样的父母。


他们把自己的失败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用孩子的胜利来消除自己的焦虑,甚至变相挽救自己的人生。


父母认为自己是鞭策,是“恨铁不成钢”,美其名曰是“为你好”,却没有看到这类自谦到极致的打压式教育,是怎样地伤害孩子,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消极。


他们没有接收到父母想表达的爱,反而更多地感触到了被嘲讽、被轻视和不认同。


以放弃孩子自我感受为基础的父母自谦式教训,是一种隐形的语言暴力。


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最后会成为什么样


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最后会成为什么样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是由美国两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在小学教学中验证并提出的。


大概意思就是:在人际交往和管理工作中,如果你对对方有了积极的期望,而且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出与这种期望相应的特质。


比如,老师鼓励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考好”,“老师知道你是用工的孩子”之类的话,孩子就会开始努力,成绩也就慢慢地提上去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赢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进展得更好;反之,则只会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泰国曾经拍过一部公益短片,冲动了很多的人。




短片中的妈妈,总会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落后于所有人,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告诉孩子:“你已经做得很棒了,只要再努力一点点。”


在妈妈一次又一次“再努力一点点”的鼓励下,孩子在球场上超越了自己,创造了奇迹。


去年,先生单位有位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名校。一时间,这位同事成为了单位里教育孩子的模范,其他同事纷纷找他传授经验。


为此领导还专门安排了一次会议,让他上台给大家做个分享,我也趁机去旁听了一下。


同事说:


“其实我没有资格在这里跟大家做分享,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几乎什么都没做。”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大家都认为他太过自谦了。


过了一会,同事说:


“如果确实需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可能是我一直在跟孩子好好说话


无论孩子的成绩好还是不好,我从来不会责怪他。


因为我知道,他也很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就好像我们都想把工作都做好一样。


但是有些事情我自己都做不到,更何况他只是个孩子。


如果我因为工作没做好受到领导的训斥,我心里会不好受;而我要是因为他成绩不好去训斥他,作为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他只会更加难受。”


后来,我跟这位同事交流得知,刚开始他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孩子根本不愿听他说话。


但是这位爸爸很有智慧,一直坚持用温和的态度和友好的语言去和孩子说话。


因为他相信量变会产生质变,时间久了,孩子就能感受并接受善意,就能和他成为朋友。


事实也是如此,孩子最终给了他积极的回应,并逐渐理解了父母,爱上了学习


不管是公益短片中的妈妈,还是这位学霸的爸爸,他们都是用友好的态度、积极的反馈去和孩子交流,迎来的,都是孩子向他们期待中的好的方向成长。


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




学会好好说话的父母,孩子最后会成为什么样


有句话说得好:“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起舞。”


当下社会背景下,养育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的压力都特别大,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行为时,父母难免会说些责备的话,伤了孩子,气了自己。


更何况,孩子对父母的话语和情绪极度敏感,他们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贬损而失落好久,也会因为父母的一句夸奖而开心一整天。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