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春期孩子力不从心,怙恃可以这么做!
每当提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施展阐发,父母们都大吐苦水。
青春期是对父母的一场“大考”,厌学、网瘾、叛逆、早恋等各种让人紧张又焦虑的家庭教育难题扑面而来,令家长们苦恼、丧气。青春期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秩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等方面相关。这场“大考”很多家长都拿到了不太理想的成绩。
当你感觉面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时,说明你的教育能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飞快成长,你的教育智慧得升级了。小懂跟你一起解锁“青春期”家庭教育之道。
名词解读:
叛逆、自负与自卑
“全国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未能充分理解青春期子女的需求,沟通方式跟不上孩子的变化;超过80%孩子对初中生活不适应;最不喜欢家长“追问我和朋友在一起的细节”“对我的朋友评头论足”。
调查说明很多父母不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也不了解此阶段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对于如何陪伴孩子平稳度过身心变化的动荡期,没有预备和意识。
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应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其实,叛逆是孩子逐渐脱离童年期的稚嫩、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时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
“叛逆”是孩子在寻找自我、表达自我的外在表现。对孩子的成长而言,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使他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人感”,带来自我意识的变化。
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关注重点。如果父母仍然把成绩好不好作为衡量孩子的重要标准,冲突自然少不了。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与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许莉娅认为,当孩子不再凡事依靠父母、信赖父母时,当孩子开始质疑父母、挑战权威时,当孩子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父母不再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有准备的父母会感到欣喜,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信号。
青春期孩子的另一个性特点是,家长常说的“迷之自信”。其实,青春期孩子处在自信与自卑的两重矛盾之中。一方面,因为“成人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另一方面,因为现实能力不匹配,很多孩子充满了焦虑、抑郁情绪。
家长担心孩子自负、自傲是可以理解的。“接纳自己、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将来会有更大的问题。”
只有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才能帮其建立起独立人格,让其拥有自尊感。所谓的成长与成人,都建立在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对自我的掌控感之上。
青春期,父母一定要“看见”孩子:看见孩子是什么样的人;看见自己对娃儿的期许;看见孩子适合怎么样的教育。深入了解子女真正的内心需求。
简答题:
和孩子沟通不畅,怎么办?
“爸妈对自己控制过多。”孩子们常常抱怨。对青春期怙恃来说,另一个难题是如何真正地放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扮演着指导和引领的角色,自以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言行指责、代替娃儿做决定。当孩子自我意识渐渐形成,家长该放手的时候,许多父母仍然控制不住自己想干预的手和心。
一位妈妈一直想给上高中的女儿更多自己尝试的机会。一次,一家人去超市买手信去探望奶奶,妈妈决定让女儿去做主买礼物。在超市里女儿靠着自己的喜好和对奶奶的理解选礼物,而妈妈便擅自更改了女儿的决定。哪知女儿立刻愤怒地大吼大叫,而且在探望奶奶的过程中都没了精神。
妈妈对孝敬长辈的人情世故可能更了解,而青春期孩子的神经是高度敏感而重要的,在互动中,她非常在意父母是不是真的放手,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
父母应该认清一点:家长的信任和亲子关系的价值,远远超过工作本身的是非对错。家长要适时、适宜地“退居二线”。
很多父母与孩子交流不畅,常问“要怎样与孩子沟通,孩子才能听我的话?”其实,这种主意本身就充满了控制欲,是与孩子沟通不畅的原因。青春期孩子对于父母言行中的控制意识很敏感。
当孩子感觉被束缚,会认为听父母的话就意味着失去自我,出于自我爱护,他们会极力抵御外来的控制。
读懂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跨越沟通鸿沟。青春期娃儿需要的是友谊型父母,而不是干预管制自己的父母。
思考题:
做孩子的“教练”,你准备好了吗?
在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时,一个家庭往往会下足功夫,准备各种物品、学习喂养知识。然而,你会期盼娃儿青春期的到来、为青春期的来临做充分准备吗?实际上,很多父母并没有这个意识。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情绪忽明忽暗,好难沟通,在管理孩子的问题上不知如何是好,自身也受其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压力好大……”这个时期的家长大多有这样的苦恼。
青春期是孩子的“成人过渡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面临重大变化,“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等严重课题是孩子在这一时期必须完成又从未经历过的,他们开始懵懂探索。这个时期的他们非常需要家长扶一把。
此时,是纠结孩子对自己的不敬,悲伤于孩子的疏远,困惑于孩子的情绪化,还是充分了解这个时期的娃儿,以泰然的心迎接这个重要阶段,做孩子的“教练”陪孩子走稳人生中重要一步呢?
想必,你已经有自身的答案。
青春期,孩子愿意坐下来听你讲话的时间少而珍贵,家长应该思考如何把你的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关键要素传递给孩子,而不是只问浅层次的问题,或者传递过多冗杂的信息。
无论时代怎么变,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是不变的。初高中阶段,孩子面临社会角色的转变,家长应用“价值观”和孩子沟通,把掌控权交到孩子手中。
父母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球场上的教练,只需在球场边做出简短而重要的指导。
那么,作为教练,要传递给孩子什么呢?在这一阶段,家长教会孩子“个体精神的直立行走,坚定的自我认同,独立于社会而不倒的能力。”。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并非出自商业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613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