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手打长辈?有恃无恐多因长辈溺爱,家长需改变育娃方式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家长管教方式有直接关系,孩子有恃无恐,多半是因为长辈的溺爱,如果孩子长期被家长的溺爱包围,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以后可能会成为任性、骄纵的“坏孩子”,所以家长必须要改变育娃方式。很多孩子都会做出打长辈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可以因为孩子小就纵容,孩子如果经常得到维护,他们可能会把打人当作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所以孩子做出这种行为,家长必须要训斥。
韩女士的儿子4岁大,大多数时间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对孙子十分溺爱,几乎是有求必应,韩女士很担忧孩子,总告诉孩子奶奶要对孩子严厉一点,但是奶奶却舍不得。这天孩子非要喝冰饮,因为前几天拉了肚子,奶奶就耐心告诉孩子暂时不能喝,结果孩子打了奶奶一巴掌,韩女士恰好看到了,当时就打了孩子一下,让孩子认错,结果奶奶却一把抱过孙
子,跟韩女士说:“别碰我孙子!”韩女士很无奈,随后和老公商量把孩子带回家教育,不能让孩子奶奶继续溺爱孩子。隔代养育最容易出现溺爱的问题,奶奶或者姥姥会格外宠溺自家孩子,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都可以毫无底线的原谅,理由就是“他还是个孩子”。但小问题不尽早纠正,孩子就会形成顽劣的性格,长大以后容易犯大错。所以真心疼爱孩子的家长,一定要理性一点,严宽相济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孩子犯错必须要得到惩罚。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得到惩罚,这样孩子才会记住什么事不可以做,如果家长立刻原谅孩子,孩子一定不会长记性,以后还会继续犯错,甚至变本加厉。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惩罚制度,让孩子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家在外都要让孩子守规矩。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守规矩,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言行举止都要有规矩,不能不尊重长辈,不能不讲礼仪,要尊重其他人,言语上不可以骂人,行为上不可以打人,这都是最基础的。
家长要在育儿理念上达成共识。
如果父母要把孩子交给其他家人来照顾,那么一定要在育儿理念上达成共识,要注意教育孩子的分寸,不能太粗暴,也不能溺爱。该批评孩子的时候就要严厉批评,不能一位家长批评,另一位家长维护,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保护伞,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育娃方式很重要,家长要掌握技巧,不要溺爱孩子,孩子犯错时更不可以包庇,要让孩子主动承担责任、接受惩罚,这样孩子的行为才可以得到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