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念书||杨舟平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杨舟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余浏览器中播放 百花香 音乐: 魏新雨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杨舟平



为什么要让娃儿读书


文/杨舟平


有个13岁的孩子问他的木匠爸爸,为什么要让他上学读书呢?读书那么苦、那么累,还要花钱。这个木匠爸爸指着家里菜地的篱笆墙对孩子说:“你如果不读书,就像这篱笆杆一样,最多当成围栏用或当柴烧,再没什么用处,对社会来说,有你不多,没你不少,况且现在已很少有人烧柴火了,围栏也很少用木棍围了,这个社会需要你的地方太少了;如果你读了小学,就会记账、会算小账,就能当小贩,能做小生意,赚点小钱花。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勉勉强强养活自身,就像还没成材的木料,木工想用吧,实在派不上用场,只好放在一边,等啥时需用边角料了才会想起它,你对社会多少还有点用处;如果你读了中学,就像盖房子的木料或做家具的木料一样,随便就能派上用场,但派不上大用场,如做不了大梁,做不成高档家具;如果你读了大学或读更多书,就像盖房子的大梁、做高档家具的木料一样,就能派上大用场,自身价值大,木工喜欢用,对房子也重要,因为房子主要靠大梁来支撑,高档家具得用特殊木料做。”


孩子听后说:“爸爸,你读了中学,做了木匠,手艺虽好,但咱家也不富裕啊,这是为什么呢?”木匠爸爸说:“爸虽有点文化,但文化程度不高,又不琢磨赚大钱的门道,一门心思想靠提高木工手艺,脚勤手勤赚钱,虽没挣下大钱,但小钱咱们不缺啊,也算小康人家。像爸这一茬人在社会上最多,这社会也离不开像爸这样的人。等爸老死了,周围的人至少还记得起爸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因为他们的房子是爸盖的。”孩子听后说:“那我就把中学上完,将来做个像爸一样不缺小钱的人,考大学太累太难了,我不是上大学的料。”木匠爸爸说:“你读完中学后,不想考大学也行,早早进入社会,成为打工族,还能给家庭暂时减轻负担。不过,你现在就想好,最好想长远些。你不扬帆,没有人替你启航。人生读书的阶段其实很短,你不吃读书短短几年的苦,将来如若吃了生活一辈子的苦,你可不要后悔和抱怨爸爸哦!再说实际点,你将来如果上了大学甚至再上研究生,卒业后又能学有所用,走正道,你就能挣更多的钱,你的眼界就会更宽,外出住宾馆就不再像爸一样要考虑价钱,吃饭就不再纠结吃不起,卖东西只要喜欢就包上,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能实现,你不论走到哪里,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活着虽然很短很苦,但只要不懒惰,不可能苦一辈子,先苦后甜就是这个道理。生活总的来说还是美好的,除了吃香喝辣,还有更美好的事值得人追求、享受。你们学校围墙上写的‘知识改变命运’的话不是白写的,就是写给你们学生看的。人常说,知识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不要一有时间就想玩手机,打游戏。你现在觉得轻松了,长大后必定活得不轻松,因为你没有学下生活、生存的本领。生活的苦,躺着就来了;而上学的苦,你得主动去吃。学习是苦,但坚持下来,老师同学就会说你帅,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将来生活的苦比起你现在学习的苦那真的算不了什么。对大多数和咱们一样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只有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杨舟平


孩子听后又说:“我学习底子差,从现在努力能行吗?”木匠爸爸说:“爸学木匠从二十岁才开始,二十五六岁就能独立做木工活了,现在成了远近有名的匠人,只要你现在努力,就不晚,考大学又不年龄限制。走千里里路,都是从脚下开始的,你不走,永远在原地。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大的,往往比人与动物的差距还要大。贫富差距一直存在,这也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孩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那从今起我好好坚持上学,在念书的年龄段好好读书!”木匠爸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2022年12月7日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杨舟平





作 者 简 介 :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中国法官文联理事,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首届中国丝路散文奖得主,《今日头条》等数家平台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情关风月》《一城烟雨》等。作品多篇入选省级中学语文辅导教材、成为多省市中考语文试题解读文章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413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