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字丨5分钟阅读
春藤说
孩子的学习常常会让家长和老师不知所措,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不太了解孩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孩子不愿意学习、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过去五六年里,接触了很多青少年和家长,发现大家有很多相似的困扰,其中一个就是,“我家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你催一下他动一下,催的次数多了,他就闹脾气有情绪,还不让人说他们,这该怎么办?”
的确,我们都知道,学习主动性和孩子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很多学生,不是一脸不在乎,你能奈我何的模样,就是非常的被动,父母反复催,他们才动一动,还总是唉声叹气,磨磨蹭蹭地对待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一般不说,甚至还破坏了亲子关系,家长们真的是:我太难了。
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搞清楚自己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具体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虽然说每个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孩子缺少学习动力最常见的情况大致分为四种:
1、孩子是不是学习没有目标?
2、孩子是不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3、孩子是不是在学习里没有获得成就感?
4、家长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鼓励?
这四种情况,听起来,好像有点抽象和笼统,接下来,我们一个个分别来剖析一下,让大家能真切地领会这四种最常见的原因,找到自己孩子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树立学习目标
第一种,孩子是不是没有树立学习目标?
比如,我们都知道中考很重要,也一再和孩子强调只有拿下中考,上个重点高中,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但是,这些苦口婆心的教导并不一定能成为孩子内化的动力。他们只是觉得家长老师一直强调中考重要,但这些抽象的道理没能真正让他们有感知,尤其对初中、小学的孩子来说,我们需要更具体直接的感受和体会。
比如,有的孩子在参观对比了不同的高校之后给自己立了志向,或者听了一些学长学姐分享的故事之后,突然体会到了努力学习可以让人生如此不同……
这些具体的、对象感强的体验,反而会让他们更受触动,行动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开始认真对待学习,规划自己的学习之路。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也有一些模糊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都是父母帮助他们设定的,他们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不是适合自己,也不知道为了实现目标具体该怎么做。
直接结果就是马上要中考了,很多孩子对自己要考哪所高中,还是一脸茫然,问急了,就随便抛一些答案给你,至于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还是含含糊糊。
这是因为这些目标没有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明确动机,更不会上升为他们对学习、对人生的路径规划。
相反的,有目标的孩子,虽然也有起伏,但是他们会向着目标持续地努力学习。就像周恩来总理一样,想着我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孩子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仅有目标,还要理解这个目标的重要性,让自己每天的行动和目标的达成建立关系,就像他们玩游戏一样,一关一关挑战、突破。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第一点就可以思考:孩子缺少学习动力是不是因为没有目标,或者不知道这个目标怎么实现。
帮助孩子拥有一个能够“点燃他们内心”的目标,引导他们分解实现目标的关键节点,把学习变成一天天实现和突破自我的体验,这样才能有所提升。
第二种情况,孩子是不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很多家长听来可能会问,学习没动力不就是没兴趣么?
其实,兴趣并不是动力本身,兴趣是影响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产生并维持浓厚的兴趣,可以帮助孩子把原本“不感兴趣”的学习和科目变成他们喜欢和擅长的领域。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孩子本来不喜欢学英语,英语课从来不听,作业也不想做,家长和老师都很犯难。
后来,无意间,孩子看了一部美剧《生活大爆炸》,特别崇拜里面的男主角Sheldon,因为男主角是个超级大学霸,什么都懂,说话还很搞笑。
所以这部美剧的每一集,孩子都反复看了好几遍,只是为了学男主角说话,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看了几遍之后,他不用字幕都能看懂剧情了。
大家猜这个孩子的英语后来怎么样了?确实,他从一个英语学科的差生,一个不喜欢学英语的孩子,变成了全班英语最好的学生,后来也顺利去了美国的名校读书。
这个孩子英语学习的进阶,就是因为他把学习跟自己感兴趣的事联系在了一起。他因为喜欢美剧,学英语就变的特别主动,特别有激情,效果也是水到渠成的。
家长也可以想一想,孩子有没有在哪个学科上学得有兴趣,是为什么?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些学科可以跟他们喜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那么,这些让孩子产生兴趣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想办法跟他们不喜欢的学科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也能对本来不喜欢的学科产生兴趣呢?
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所学科目,从而引导孩子产生兴趣和动力。
第三种情况,孩子是不是没有获得成就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说的是如果每次努力了,但是结果都是失败的,那这个人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干脆放弃,破罐子破摔,即使下一次机会来了,也不想再努力了。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跳蚤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习得性无助。他们把跳蚤放在一个没有盖子的瓶子里面,跳蚤轻而易举地就能从玻璃瓶里跳出来。
接着,心理学家用一个盖子盖住了瓶子,跳蚤每次向上跳的时候,都会撞到盖子,跳不出来。反复几次之后,心理学家把盖子拿掉了,但是跳蚤因为之前一直跳不出来,反而在有机会跳出来的时候不愿意跳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如果努力总是无法获得成功,我们可能就会放弃努力。在一些孩子身上也是一样,如果题目太难了,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他每次做都是错的,或者不管他怎么努力,家长都觉得不够好,他们完全体会不到成就感,就可能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干脆就放弃了。
如果孩子每次的付出都无法获得成功,没有什么成就感,又或者孩子的努力一直得不到家长、老师的认可,他们就干脆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放弃“继续被打击”。
所以,我们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正面的反馈和成就感,这也是提高孩子学习动力的重要一环。
第四种情况,就是家长有没有给孩子支持和鼓励?
咱们现在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请大家拿出一张纸,或者用手机,先写下十个觉得孩子做得不好的需要提高的地方,看看你们多久能写完,又写了什么。
然后,我们再在纸的背面,或者用手机另起一行,再写下十个你觉得孩子做得非常棒的地方。这一次,大家又写出了多少个,和上个练习比,是更容易呢还是更难了?
当我们完成这个小练习之后,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是不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哇,一气呵成,张嘴就来,滔滔不绝。但在表扬孩子时,却不那么慷慨呢?
其实我们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特别优秀的,和别人聊起的时候也会由衷的欣赏孩子。可是,我们习惯性想到的都是孩子的不足和问题,对孩子的优点反而视而不见。
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时关注得更多的,跟孩子表达得更多的是负面信息,正面内容却比较少。
不管我们是为了孩子的进步还是害怕他们骄傲,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被批评多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不敢在人群中展现自己,也不敢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或者用其他方式掩饰自己的不满。
经常被以正确方式表扬和鼓励的孩子,会成长的特别阳光自信,敢于去挑战各种困难,进而取得更高的成就,他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是他们赢得胜利的底气。
所以,家长们也要反思一下,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是不是也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你给了孩子太多的批评,但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呢?
心理学实验在这方面有一个有趣的比例:5比1,五次正面的评价,1次负面的评价,才是孩子能比较接受的比例。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天啊,我们可能正好做反了”。
是的,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被尊重,怎么把我们对孩子的爱与支持,正确地表现出来,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需要我们家长的努力。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平常的表现,看一下孩子究竟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了解原因后,再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相信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