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抑郁的孩子,多半有这5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都没听到过!

容易抑郁的孩子,多半有这5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都没听到过!



人民日报公布了一组数据:

“大约每 4 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检出抑郁。”

是不是触目惊心了?


之前,一听说抑郁,会觉得这种事情离我们很远。


但这两年,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


孩子还未成年,精神却已经不堪重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高抑郁率的背后,是一个个被日常焦虑情绪绑架的无辜孩子。


我的一位对儿童心理非常熟悉的朋友就提过,在他看过的孩子里,很多都经常说5句口头禅:

1、烦死了/愁死了/累死了。

(充满无力感,有些孩子很暴躁,有些孩子是心力交瘁)


2、真没意思。

(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提不起兴趣)


3、我没胃口/不想吃东西。

(经常性的食欲不振,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4、我真没用/都是我不好。

(没有自信心,对自己和人生感到失望,容易习得性无助)


5、我睡不着/总夜里被噩梦惊醒。

(经常性的失眠,很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这些负面情绪,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附着在孩子身上,影响他们的成长质量,甚至有一天会突然压垮孩子。


美国心理学博士布丽吉特·沃克在《帮孩子摆脱焦虑》这本书中说:

“孩子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跟焦虑有关。”

焦虑,会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孩子身上体现,像压抑、逃避、害羞、叛逆、悲观甚至缺乏自信、生气等情绪反应,都是孩子们应对焦虑的方式。


孩子学习、成绩都很重要,但让孩子在情绪上保持「日常健康」,也是父母们不该疏忽的一面。


图片来源:电影《小偷家族》

1

焦虑有好有坏


日常,遇到孩子一些「不要紧」的情绪纠结,比如:

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学习;

惧怕上某个老师的课;

跟朋友之间有社交问题……

你是不是也这样安慰孩子:

“没事,过段时间就好了。”

可事实上,焦虑和抑郁,就是会因为这些小情绪小问题没及时解决,结成了一个个「疙瘩」,最后越缠越大,导致孩子再也无力解开心结。


焦虑是慢性的,它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消失,并且它们会隐藏,会转移,会反反复复。


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很多父母误以为,焦虑会随时间推移自己消失。


如果父母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被忧虑、恐惧、内疚等情绪支配。


他们很可能在时间推移下,身心疲惫,意志消沉,甚至抑郁,对生活学习感到绝望。


图片来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那么,是不是孩子所有的焦虑情绪都有害呢?


也不是。适度的焦虑,反倒能提升孩子表现力。


比如「孩子害怕成为倒数第一」、「不想输掉一场比赛」或「害怕明天演讲不好」,他们会在这种紧张的情绪下,激励自己表现的更努力更谨慎一些。


一个大原则是:

只要这些焦虑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大多都是一过性,无害的。


图片来源:电影《熔炉》


2

管理焦虑

是孩子的终身课题



1、给坏情绪,起一个「焦虑绰号」


在我们惯有的思维里,孩子对某件事敏感、焦虑、不喜欢,我们就要避免孩子接触这类事物。


但行为心理学家们认为:

让孩子适当「暴露」在这种焦虑或不喜欢里,能帮孩子从心理上「脱敏」。


对待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试试给焦虑起绰号的办法。


比如,孩子有社交焦虑,父母就可以用轻松的语气,游戏的形式,给这种焦虑,起个名字叫「懦弱虫」。


图片来源:电影《生日》


日常引出各种情境,让孩子做好打败「懦弱虫」的心理铺垫,比如:

父母:“晨晨,你想加入同学们的游戏,可是「懦弱虫」又出来阻止你了,怎么办?”


孩子:“嗨,你这个「懦弱虫」。”


父母:“快想想办法,怎么赶走它。”


孩子:“我先深呼吸。”


父母:“可「懦弱虫」不怕深呼吸。”


孩子:“那我就试着小声打招呼。”


父母:“「懦弱虫」有点怕了,但还不够怕……”


这样的情境预演,能增强孩子面对焦虑的心理素质。


孩子害怕、担忧、不自信时,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脱敏」,这样,再遇到被焦虑裹挟时,孩子就不至于一时心急,走上极端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