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儿好书:《被答应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概要
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本岸见一郎的书,叫《被答应的勇气》。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担心被他人拒绝,或者是否拥有拒绝他人的勇气?你要连接一个客户,在没有对接之前,是否担心会被对方拒绝呢?
你的朋友或是同学向你借钱,如果不想借,你有拒绝他的勇气吗?你是否思考过,大多数人走的路就肯定是适合你的路吗?大多数人的选择就一定是适合你的选择吗?
今天这本《被拒绝的勇气》将会告诉我们答案。这本书的理论基础依然是阿德勒心理学,这本书将重点探究成功与幸福的区别、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期待、怎么做才能活在当下,以及如何摆脱烦恼找到真正的幸福。
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一个获得真正幸福的真谛,就是拥有拒绝从众的心态,有勇气答应从众,在奉献之中追求自己的价值。
岸见一郎的书我们已经讲过《幸福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包罗今天这本《被拒绝的勇气》,他的学术基础都是阿德勒心理学。
在这里我们先说下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全名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是个别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
阿德勒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提出了很多反常识的理论和颠覆性的看法,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这些:
阿德勒心理学第一个代表理论是“目的论”。在心理学领域里,心理创伤的产生和治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针对这个课题,弗洛伊德提出的是“原因论”。大体意思就是人的过去经历,严重地影响着你的当下,尤其是童年的经历,将会是你现在痛苦的主要根源,并且无法改变。
比如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虐待,导致不能信任他人,不能与人社交,只要和别人接触就会紧张,泛起手脚冰凉或四肢发抖。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观点,这个人就要经历漫长的痛苦过程,最终也难以改变。
阿德勒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即便是经历了痛苦的过去,导致了现在的不幸,也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认为,重要的不是已往的经历,而是我们要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重点不是过去本身,而是你要如何诠释过去,你要赋予过去的经历什么意义。
阿德勒认为因为我们对于过去经历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现在的痛苦也是可以改变的,他说所谓的情绪创伤,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它是为你当下目标服务的。
我们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因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虐待,长大后有了社交恐惧症,阿德勒觉得探讨这个症状的起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找到这个症状的目的才有意义。
用阿德勒的话说,社交恐惧症的目的很简单,在逃避社交。如果想要克服社交恐惧症,当事人快要改变自己的目的,让自己发自内心的不排斥社交,这样内心的创伤才会得到治愈。
其实这有点像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只有直面困难才有可能赛过困难,如果你总是逃避困难,那么困难就永远也解决不了。
面对我们的心理创伤也一样,只有直面自己的心理创伤,才有可能被治愈,不能总是停留在我的心理创伤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总是逃避它,那么这个心理创伤就很难痊愈。
阿德勒心理学第二个代表性的理论是“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是源于人际关系,这里包括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比如我们跟配偶生气的时候,为什么要生气?我们对孩子失望的时候,为什么要失望?当我们嫉妒朋友的时候,又为什么?是因为有了比较吗?我们有了自卑的时候,又是为什么?是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还是对自己不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针对这些问题,阿德勒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我们在所有的关系中,都要认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然后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轻易插手“他人的事情”,这个就是“课题分离”,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很多,也会少了很多的纠结和烦恼。
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内卷的厉害,做家长的都很焦虑,面对这个现象,做家长的要怎么办呢?首先就要分清哪些是家长的课题,哪些是社会的课题。对于那些不能改变,也无法控制的,就不要太过于纠结;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也可以控制的地方,努力一点,多想一点就够了。
阿德勒心理学第三个代表理论是“情感共同体”。阿德勒认为想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建立“情感共同体”。
这个“情感共同体”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自己和他人或是一个群体看成是一个整体,并能在这个整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往小了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往大了说,一个家庭、一个公司、整个社会,都可以是一个情感共同体。
只要能在这个“情感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归宿感。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价值是建立在对他人或是群体的贡献上的,并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上的。
网图,侵删
要建立“情感共同体”,有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是“自我接纳”,客观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第二个是“他者信赖”,能够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这里多说一句,不管在哪种关系中,要么你选择无条件相信,要么你就选择不相信,这些都好过猜忌或是怀疑;
第三个是“他者贡献”,把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建立在为他人奉献上。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阿德勒的“14天治愈疗法”。阿德勒说只要能够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能在14天内治愈任何患有心理疾患的人。
有一天,一个极度抑郁的妇女来找阿德勒,阿德勒告诉她:“如果你能按我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在14天内治好你的抑郁症。”妇女问:“你要我做什么?”阿德勒说:“从现在开始,你坚持14天,每天都为他人做一件事儿,到时候你的抑郁症就会痊愈。”
妇女听阿德勒说要天天为他人做一件事,就质疑的问:“为什么要我每天为他人做一件事儿,他人为什么不能为我做一件事儿?”阿德勒听妇女这么一问,开玩笑的说:“对于你来说,14天可能不够,要30天才行。”
这个“14天治愈疗法”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他者贡献”,当你可以帮助他人的时候,你的价值感就提升了,当你的价值感提升以后,你的自尊就体现出来了,一个自尊的人才会超越自卑,当你不再自卑了,你就会更容易接纳他人、相信他人,从而感受到幸福。
网图,侵删
追逐幸福的误区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文化传承的影响。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民族,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无一不在讲述着如何获得成功,怎样能避免失败。
影响我们千百年的孔孟儒家思想,也是充满了积极入世的智慧和引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在说成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说成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更是在说成功。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民族。
网图,侵删
第二个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猛的发展,渐渐的大家把成功变得狭隘了。大家下意识地认为,你赚了钱就成功了,你出了名就成功了,你的权力大就成功了。客观事实是即便“功成名就、富甲一方”或是“权倾朝野”,你依然可能感受不到幸福。
回到当下也是一样,人人追逐成功,让孩子考名校,让自己进大厂,就这样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急速奔跑,目标一个比一个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银行存款不见多,自己的焦虑烦恼不见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快速的奔波中,渐渐地就迷失了自我。这个有点像我们之前讲过的“放羊的小孩”的故事,首先,你问小孩:“为什么要放羊啊?”小孩说:“赚钱呗。”,接着你问:“赚钱干什么?”小孩说:“娶媳妇呗。”,然后你再问:“娶媳妇干什么?”小孩说:“娶媳妇生娃啊。”最后你问:“生娃干什么啊?”小孩子挠挠头说:“生娃接着放羊呗。”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放羊的小孩一样,执着于放羊,放不下手中的羊,归根结底没明白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
成功和幸福不一样,成功看的是结果,而幸福其实是一种体验,体验更注重过程。成功是指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考上大学了,进了大厂了,买车买房了,娶妻生子了,财务自由了,事业成功了等,而幸福不是这些,只能说这些是幸福的一部分。
网图,侵删
那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身心放松、喜乐、平安的情感状态,往往真正的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独有的,比较个性化的一种存在。幸福可以是一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可以是亲朋挚友的促膝长谈,可以是看一本好书,刷一部好剧,也可以是一次难忘的创业。
唯一不同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留意幸福并感受幸福。考上大学很幸福,考不上也可以幸福;财务自由很幸福,财务拮据也可以幸福;创业成功很幸福,创业失败也可以幸福,我们不能把成功和幸福混淆了。
正如日本三木清说的一样:“自从人们把成功与幸福,以及不成功与不幸福等同看待以来,就再也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了。”
追逐幸福最容易陷入的第二个误区:完成他人的期待,就能幸福吗?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邦尼是澳大利亚一位做临终关怀的护士,在8年的陪护工作中,她接触了很多即将逝去的生命,在与这些将逝者的交谈中,她获得了受益一生的秘密,人在临死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终其一生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中,会不会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父母的期待,配偶的期待,儿女的期待等,我们耗尽了一生,满足于他人林林总总的期待,却依然不幸福不快乐,随之渐渐老去后悔不已。
正如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写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因此我们说,有勇气拒绝他人的期待,尤其是不合理的期待,敢于走自己的路,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网图,侵删
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一个建议,主动进入人际关系中。
岸见一郎说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是来自糟糕的人际关系,同样,人们一切的幸福也是来自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人们的幸福并不取决于富有的程度,而是取决于我们与他人、心与心的关系以及我们的人生观。就像阿德勒说的:“人生的意义与幸福在于贡献,在于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随着年龄、经验、阅历的增长,在受过一些伤害,也伤害过他人之后,渐渐地就会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进行人际关系交往。和熟人在一起,我们不再那么坦诚;和陌生人在一起,我们不再那样的热情;和父母亲人在一起,少了些许尊重和体谅,我们越来越自我封闭,渐渐陷入到恶性的循环之中。
网图,侵删
这个时候,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既没有新朋友,也没有老朋友,有时候想找个人说说话,似乎都很难,孤独感油然而生。
可我们要知道,人类天生就是群居动物,这和我们远古时期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群居意味着可以相互照应,意味着更安全,群居之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就像生命线一般,关系在,生命在,关系不在,可能就意味着难以存活,因此对彼此关系的珍惜,对破环关系的恐惧,也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直到今天,当我们和他人关系和谐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愉悦、平安和喜乐。相反,当和他人的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痛苦。
因此,要想获得幸福,我们就要主动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点:一是在事儿上分清界限,看看到底是谁的“课题”;二是积极主动去帮助他人,为“情感共同体”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越是在超越自我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我们就会越充实,最终越容易感受到幸福。我们要知道“施”比“受”更为有福,只要你能坚持为他人做点什么,你一定能够感受到幸福。
如果你每天都能为自己的配偶做一点什么,比如主动做饭、主动洗碗、主动给配偶揉揉肩等,用不了多久,你们的夫妻关系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夫妻关系好了,夫妻之间的幸福自然而然就来了,同理,和朋友同事之间也是一样。
第二个建议,培养自我价值感。
阿德勒说人的一生,归根结底是在寻找安全感和价值感。那么一个人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他所成长的环境,父母是否爱他、呵护他,父母的关系是否恩爱,他成长的环境是否和谐等。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成长的环境有归宿感的时候,他的安全感就不会太差。关于安全感我们在分享《自卑与超越》的时候说了很多,大家可以听听那本书。价值感是什么呢?价值感是指来自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肯定。
简单点说就是价值感高的人,更容易接纳自己和更加自信,因此他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相反,如果价值感太低,就不太容易接纳自己,容易自卑,也很难感受到幸福。
造成价值感低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一直生活在一个不被他人接纳的环境中,最终导致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有了偏差;
第二、不能正面解读自己生理上、心理上的严重缺陷,导致了自我价值感降低;
第三、人生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和困难,难以胜过的时候,也会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
因此,要想培养自我价值感,我们要学会“如何赋予意义”,不管是童年的经历还是你身心的缺陷,或是你遇到的磨难,你都可以赋予它们不同的人生意义。意义不同,价值不同,人的心境也会随之改变。
所以,面对自己的不幸,有的人只会顾影自怜,而有的人却可以谈笑风生;面对同样的打击,有的人可能就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会越挫越勇。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他们赋予了人生经历不同的意义。
第三个建议,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活在当下。
你会发现我们很多时候,会被过去的事情束缚,会为未来的事情担心,但就是不能活在当下。有的人放不下过去的荣誉,有的人走不出逝去的感情,也有的人忘不掉昨天的伤痛。
这样的人没有活在当下,他是人在当下,心在过去;还有的人忧虑未来,他目标远大,还必须要实现,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那才叫人生,殊不知实现目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要知道,当你不能忘记过去,就没有了当下;当你不能活在当下,也就没有了未来。其实,昨天已过,明天未来,只有当下才是我们唯一可以经历和拥有的。
因此阿德勒说:“抓住当下,让每一个此时此刻都过的充实,你就会达到心灵的满足,获得独一无二的幸福。”
所以,我们说要放下过去、看淡未来、活在当下,真诚奉献、帮助他人、提升自我,这样做幸福自然就会来敲门。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1201222187.html